32年后,从废墟上崛起的新唐山并没有忘记那场灾难带给人类的警示:一双双警惕的眼睛,时刻关注着地下传递出的信息,建筑、生命线工程、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预防、紧急救援系统……在鲜血和生命面前,唐山人痛定思痛,筑起了一道道守护生命的城市防线。
现场篇
从不设防到8度设防
“地震本身不会伤人,夺命的是建筑。”抚今追昔,原唐山市建委调研员、时任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的孙仁昌感慨万分。对地震的防范,这位76岁的老人,强调最多的就是建筑本身。
震前设防6度等于不设防
“地震过后,我从废墟里跑出来,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孙仁昌告诉记者,当时,所有唐山人都像发疯似地冲进倒塌的房屋中,用手刨被埋的亲人。作为唐山市建委的工作人员,除了救人,孙仁昌最关心的就是建筑的本身。“当时,整个城市设防的烈度标准是6度,其实设防6度就等于不设防。”孙仁昌透露,震前,唐山80%居民住的是平房。而且平房是异常沉重的石灰煤渣顶,许多人是直接被屋顶砸死的。还有许多平房直接用砖石垒起来,都没怎么用水泥,那就更不抗震了。唐山其余20%的楼房是砖混结构,也就是将钢筋混凝土楼板直接搭在砖墙上,地震一晃,楼板很容易就塌下来。根据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计,“7·28”大地震使全唐山市95.83%的民用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或完全倒塌。
震后建楼先除恐“高”症
“当时,人们都像惊弓之鸟一样,害怕全部写在脸上,特别是对楼房的排斥成了一种本能。”今年71岁的马玉华,住在唐山市中心的曙光小区,这是震后唐山最早一批建成的高层居民小区之一。记者在现场看到,所谓的高层楼房,其实只有6层,一般都只有5层楼高。“我并不是第一批搬进这个曙光小区的居民。”马玉华告诉记者,在震后的唐山,虽然新建的楼房有厨房,有厕所,生活十分方便,舒适,却没有人愿意去住楼房,大多数人都要求住平房。“为了消除人们对楼房的恐惧感,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孙仁昌表示,抗震救灾指挥部首先搞了“抗震实验楼”,搞防震试验,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的确能够防震后,才开始大面积地修建楼房。与此同时,指挥部也将试验的结果告诉广大市民,逐步消除了人们对高楼的恐惧。
重建8度设防不可动摇
“你知道8度设防吗?”走在唐山的居民小区里,随便拦下一个人询问,都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答案。巨大的灾难让唐山人记住了这个专业术语。原唐山市规划局局长,时任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规划组成员的赵振中就此表示:唐山的“8度设防”指的是对建筑进行设计能够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也就是相当于大致6级地震,这在全国城市中并不多见。唐山市的建筑设计如果达不到这一抗震设防的最低要求,就将实行一票否决制,这在唐山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唐山的城市建筑就像一个个火柴盒一样,缺乏变化。”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唐山人都对唐山的建筑有着这样的评价。事实的确如此,大多数唐山市老城区的建筑,都是地震后按上世纪七十年代标准建设的,规则、整齐是其外表上最大的特点。记者发现,这些老房子的内部无一例外都十分坚固:厚厚的条石地基、14至16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内墙……“如此坚固的建筑,是在铁一样的规则下建成的。”原唐山市委第二书记,时任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的郭耀臣老人告诉记者:为了配合新唐山的恢复重建,设计专家们特别设计了内浇外挂、内浇外砌、砖混构造柱、框架四种抗震结构。“震后,唐山所有建筑物均按8度进行抗震设计,已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说起这一点,90岁的郭耀臣仍感到十分自豪。
借鉴篇
哪怕千日无震绝不一日不防
“哪怕千日无震,绝不一日不防。”还没走进唐山市地震局的办公楼,一幅巨大的标语映入眼帘。唐山市地震局震防处处长赵硕告诉记者,大地震之后,唐山未敢有哪怕片刻的松懈。正是这样,唐山才有了一双双关注地下信息的 “警惕眼睛”,一道道捍卫生命的城市防线设置,这正是灾后四川急需思考与借鉴的。
层层把关质量是重中之重
“质量是建筑的核心,更是建筑的良心。”尽管已经过去30年了,郭耀臣对当时一位副市长的违规事件仍然记忆十分深刻。“无论是规划,还是施工过程,还是建成之后,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把关。”郭耀臣告诉记者,当时的一位副市长率队前往距离市中心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大工地视察,检查工程质量。刚好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又遇到天降大雨,这位副市长就在检查的单位吃了午饭。由于天冷,该单位又给检查组成员们借用了驱寒的军大衣。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杜绝任何徇私舞弊的情况出现,尽管不是什么大问题,但郭耀臣仍然对这位副市长作了严厉批评,在会上作了检讨。“铁的纪律非常重要,对四川来讲,大灾之后的重建,面临着巨量的资金,四面八方涌来的物质,以及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阿坝等地大面积的重建,质量问题是重中之重,如何堵住在重建过程中出现的漏洞,这些都需要负责重建的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就此,郭耀臣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恢复重建将困难估计多些
“假如灾难明天来临,你将怎么应对?”原唐山市规划局局长、时任唐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规划组成员的赵振中告诉记者,恢复重建时期,指挥部成员每天在心里回答着这个问题,心里的弦一直绷得紧紧的。
在地震预报面临世界难题的同时,提前预防就成了抗震工作的重中之中。这位老规划专家表示,唐山市在规划、城市建设的用地选择方面,就尽量回避了地质不安全地区,采用当时的较高标准,现在看来,这些高标准的采用还是正确的。据其透露,震后不久,规划部门就在市区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地震地质安全性评价,划分出适宜建设地区、基本适宜建设地区、基本不适合建设地区和不适合建设的地区。“四川地形复杂,灾后重建的问题也比在平原上重建的唐山大。因此,在设计、建设上举全国之力乃至全世界之力,以高标准来恢复建设,将困难估计多些,对灾难来临如何应对等问题多想一些,不仅非常重要,还是当务之急。”这是赵振中对四川的建议。
关注地下 构筑城市防线
赵硕告诉记者,大地震后,唐山新建居住小区增加绿地面积,并增添取水设施,城市交通增加对外出口,供电,采用对电源循环供电,供水也采用多水源循环供水。地震部门在全市建立了地震专用光缆传输系统,每天24小时检测地下水温等等各种地震预防要素,不断汇总分析情况,一有地震等情况,就会在10分钟内分析出地震的震级、时间和位置等三要素,进行地震预报和防震部署。
目前,唐山市区各种建筑物、城市生命线工程等均具备了8度设防功能,主城区街道设置合理,建成了高密度的“井”字型城市交通网络,城市外围形成圆形外环高速公路,与城市主要街道相衔接,圆形外环路又与多条“X”形的国道、省道和京沈等高速公路相连接,形成了“一旦有地震,就能迅速把居民马上疏散转移”的抗震型交通体系。
赵硕建议四川,组织专家对地震带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为避免地震灾害及次生灾害,做出详细的规划,制定出适合四川震区城市的设防等级,或高于8度,达到最高标准9度。与此同时,四川也应立即建立和完善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好生命线工程,编织成一张无形的保护网,让广大人民真切地感受到政府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的决心。
明日预告
“汶川大地震”波及面极广,能量释放巨大,处在地震区域的人们究竟应该如何来面对这场灾难并战胜灾难,比震前生活得更美好?曾经遭遇过大地震的唐山人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请继续关注本报明日报道。
本报特派记者杨东涂劲军唐山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