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常说,“修路必先修德”。刚步入筑路队伍时,老师傅们叮嘱汪少营,筑路人干的是良心工程,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从那一刻,他就把心和魂都系在了公路事业上,凭着对事业的无限追求,凭着一股永不服输的劲头,用真情、用心血来修筑优质工程。2005年,他担任京沪高速公路二期工程九标段的项目经理,该标段包括9.003公里的路基工程、11座中小桥和24道涵洞,工程造价1.7亿元,是国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业主单位要求必须建设成为“部优工程,‘鲁班’精品”。深知交通局党委把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他,是通过这项工程,锻炼施工队伍、积累筑路经验、树立企业形象、创出行业品牌。为把这项国家重点工程干成精品工程,他带头做起,对每个环节严格把关,与施工一线负责人一起研究方案,合理排定进度计划,科学安排工序衔接;严把材料进口关,严禁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狠抓过程控制,切实增强质量自控力。在路基施工会战中,有的施工人员为赶进度,对含水量偏高的路基土进行了碾压,造成密实度不达标,他发现后,立即要求施工人员重新返工。工程技术人员不理解,埋怨他说,监理都没说什么,咱为什么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他严肃地告诫大家,干工程要凭良心、凭责任,不但要听监理怎么说,而且更要经常想想“责任”要求我们怎么干。我们干工程的准则就是要“比甲方还甲方,比监理还监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责任意识,我们筑造的工程才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
在他的带动和管理下,这种思想认识很快就成为全体参建职工的共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京沪高速九标段工程在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指标,在全线各标段中都名列前茅,各分项工程合格率、优良品率都达到100%,得到了业主单位和工程监理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全线各标段的典范。靠这种“一流的质量、一流的速度、一流的信誉”,在全市公路行业树立了质量信誉、打造了道桥品牌。
(二)
路桥施工常年要野外作业,工作环境和条件十分艰苦,但从事路桥建设是他一生的追求。路,伴随着他的人生,占据着他的心灵。干他热爱的道桥事业,再苦再累也觉得是甜。2004年,独流减河特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正值数九寒冬,室外温度达到零下十几度,施工难度很大,由于灌注桩要连续作业,那时候经常是三更半夜还在灌注混凝土。作为项目经理,职责要求自己必须靠前指挥,别人倒班,他不休息,总是亲自把好关键环节。有一次,夜间施工量大,等灌注完了,他的手脚已经冻僵了,过后才发现,手、脚、耳朵都起了冻疮。在与青县交界的道路施工中,由于地形复杂,土质沙化严重,一系列技术难题摆在面前,再加上这项工程地处交通枢纽,过往车辆很多,既增加了施工难度,也影响了工程进度。为保质量、保工期,他带领技术人员反复试验,组织技术攻关,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白天不行,晚上干,实在太困了就在路边躺一会,爬起来再干。就是凭着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连续奋战7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在计划工期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程施工任务。看着用汗水和心血铺就的通衢大道,他和工友们既自豪又激动,有说不出的欣慰。
2006年,组织上任命他担任道桥工程处主任,面对300多名职工的期盼,承担着近亿元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他深感担子的沉重。为了单位的发展,他从建章立制抓起,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促发展。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制定了详尽的工程施工规范,大力倡导精细化管理理念,积极推进“阳光操作”法,实行“量化和计量支付”、“单项工程承包”的管理模式,单项工程进行内部招投标,以标书形式明确经济指标和质量要求,工程实行集中管理、分项落实、相互监督,确保质量和效益。经过认真剖析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确立了“以制度理财、用统筹聚财、抓龙头控财、用指标管财”的目标,组织人员编制、修订、出台了《财务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非生产性开支控制(试行)办法》等九大系列,共计31项管理规定、细则、办法。对工程所需的大宗物资,坚持货比多家,公开招标,让干部职工心明眼亮,让请客送礼的行为在道桥处没有市场。为了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每年都购置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公路施工设备,工程施工硬件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在他的率领下主动走出去,在河南、河北和山西等外省市承揽了多项工程,使“静海道桥”走出天津、走向全国。
(三)
多年来,汪少营一心扑在工作上,与家人团聚少离别多,心里感到非常歉疚。在京沪高速二期九标段工程施工中,他父亲被查出患肺癌晚期,将不久于人世。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家里人没有把父亲患病的消息告诉他。当他得知父亲病危时,正是工程施工最为紧张的时候。作为工程的主要负责人,他实在离不开工地。为了工程建设,他只想“忙过了这几天就回去看父亲”,可是直到父亲离世,他也没能回家看上父亲一眼。父亲临终前仍在不停地念叨着他的名字,这件事给他留下了终身的愧疚和遗憾。作为儿子,他不能在父母膝下尽儿女的孝心;作为丈夫,他愧对妻子;作为父亲,他愧对孩子。在家人面前,他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亏欠,但他无怨无悔。他用自己的努力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他参与和主持建设的大陈路、京沪高速正线(九标段)、独流减河特大桥等20多项重点路桥工程中,有6项大型工程被本市市政局评为质量“金奖”工程,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2005年被市总工会评为“十五”立功先进个人,2006年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
记者刘洪奇 通讯员崔景梅 许其利
TAG: 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