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七月的青海高原激情似火,美不胜收。在喜迎北京奥运的激情中,青海各族人民又迎来了第七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来自世界各地的自行车运动健儿将又一次与这块秀美多情的土地热烈拥抱。
因为有了这一赛事,青海的大山大河,蓝天白云,草原田野,森林湖泊,多彩的民族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一次次展示在世人面前,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世人热切关注的一道靓丽风景。随着环湖赛的鸣枪,伴随着滚滚车轮,“大美青海”也将再一次向世界展示风采……
中国夏都——西宁
西宁地处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两山对峙之间,市区平均海拔2261米,夏季平均气温17-19摄氏度,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胜地,有“中国夏都”之称。
西宁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文化与藏文化的三大接合部,是青藏高原人口惟一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有汉、回、藏、土、蒙古、撒拉等34个民族。塔尔寺是我国六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西宁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素有“海藏咽喉”之称。
西宁是青海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交通和商贸中心。目前已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的两小时车程半径旅游圈,利用已开辟或正在开辟的环青海湖旅游线、黄河源旅游线、唐蕃古道旅游线、宗教朝圣旅游线、世界屋脊旅游线、青藏铁路旅游线等十条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展示塔尔寺、青海湖、原子城、日月山等著名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富有青藏高原魅力的民族风俗文化。
彩虹之乡—— 互助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全国惟一的土族自治县,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互助县平均海拔2700米。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独具特色。民族风情独特,文化底蕴深厚。土族有自己的节日——安召纳顿节,每逢节日,土族人民举行跳安召舞、玩轮子秋、赛马、唱花儿等传统活动,安召舞、轮子秋、“花儿”、刺绣、传统美食等别具韵味,深受游客青睐。“土族婚礼”、“土族盘绣”、“六月丹麻花儿会”、《拉不仁和吉门索》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族轮子秋曾参加过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还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参演;北山国家地质森林公园和土族故土园整体开发工程已被提上重要日程。
唐蕃古驿——平安
平安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中心腹地,为海东地委、行署所在地。平均海拔2066-2300米。
平安是唐蕃古道和“古丝绸之路”南线重要驿站,自古商贾云集,市井繁华。距县城25公里的夏宗寺森林公园四季长青,郁郁葱葱,似如仙境,具有1600多年历史的佛教寺院——夏宗寺就座落在此林区,还有著名的洪水泉清真大寺,使游人流连忘返。
从湟水河畔的平安县城向西南方向行约三十余公里,在临近巍峨的阿米吉日神山脚下,便是平安县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峡群林场,在这块风光迷人的林地里,层峦叠翠,林木浓郁、山泉流水、山花烂漫、景色十分秀丽。
彩陶故乡——乐都
乐都县是青海省东部湟水流域著名农业县,位于湟水下游,老鸦峡与大峡分界东西,拉脊山与青石岭雄踞南北。地处湟水河下游,温和适宜的气候为资源生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土地、森林、草场、水利资源丰富。
乐都素以明代佛刹瞿昙寺而驰名,1974年发掘的柳湾原始社会氏族公共墓地,更加引人注目,这里出土了大量的彩陶,使大批游人、学者前往揽胜考稽。
瞿昙寺位于乐都县城南21公里处的南山脚下。它是我国西北保存最完整、规模宏阔的明代建筑群。这里清泉流水,林木葱郁,寺院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红墙青瓦,幽雅古朴,风景宜人,寺南十余里就是连绵数百里的莽莽雪山……
青海门户——民和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海东地区,全省瓜果蔬菜主要产地之一。位于省境东陲,东部和南部与甘肃省毗连,故有“青海门户”之称。
民和年平均气温7.9℃—8.1℃,最高达35℃。光热充足,光照时间长,无霜期为170天—200天。气候适宜种植各类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是青海重要的粮食蔬菜、瓜果种植基地。
主要矿藏有石膏、白云岩。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还有七里寺药水泉、东沟瀑布、三川杏雨、允吾梨花、娘娘天池、黄河古渡、野花宝山等自然景观。其中七里寺药泉是闻名遐迩的疗养与旅游胜地。
草原门户——共和
共和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角,北靠青海潮,南临黄河,东以日月山与东部农业区为界,西与柴达木毗连。
共和县以畜牧业为主,并有一些小块农业区,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淳朴,草原景色优美。境内有“草原门户”和“西海屏风”之称的文成公主进藏途经的巍巍日月山,有举世闻名的青海湖,湖内有鸟岛,还有三块石、二郎剑、海心山等岛屿,湖滨建有藏族风情特色的151帐房宾馆。
近年来,以美丽的青海湖为中心,以草原风情为主导的特色旅游业在共和蓬勃发展,成为该县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连续举办6年的环湖赛为共和县旅游业锦上添花,吸引了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农民画之乡——湟中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古代“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镇,这里山川秀美,景色明媚,交通便利。雄浑博大的自然景观与奇异神秘的人文景观相映生辉,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条件得天独厚。最负有盛名的则是位于湟中县莲花山坳中的塔尔寺,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独具特色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群加国家级森林公园、上五庄水峡、大源南朔山、上新庄药水滩、莲花山旅游风景区等自然景观,有以塔尔寺为代表的藏传佛教文化景观,以“卡约文化”、“西羌文化”为主的早期古人类文化景观和被誉为“高原明珠”。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这里的农民画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由此有了“农民画之乡”的美称。
海藏通衢——湟源
湟源县位于著名的日月山脉东麓,湟水河源头,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藏文化与汉文化的结合部,扼唐蕃古道险塞,据南丝绸之路要冲,是通往青海西部牧区和西藏的重要门户,素有“海藏咽喉”、“海藏通衢”之称。
湟源县有2000多年的历史,境内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日月山等旅游景点享誉国内外。近几年,湟源县把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多方融资搞建设,投巨资完成了日月山景点一期工程建设,以日月山为龙头,以湟源老街、城隍庙、北极山及其它景观为依托的旅游网络已初步形成。
高原小江南——贵德
贵德县是黄河上游最大的绿洲,是青藏高原上一块耀眼的翡翠,位于青海省东部 ,境内川青水秀,瓜果飘香,绿荫翠碧,丹山奇峰林立,民风纯朴,物产丰富。清澈的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县中部,两岸林木茂密,风光旖旎,这里既有浑厚的文化积淀,又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既有高原景色的粗犷与博大,又有江南风光的娟秀与文静,被誉为“青海的小江南”。
贵德县旅游资源丰富,上百个旅游景点遍布全县。闻名全省的“古八景”和“新八景”相得益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丹霞地貌、清清黄河、温泉药浴、高原绿洲”四大旅游品牌和“高原梨都”的雅号名扬省内外,在整个黄河流域独一无二;河谷两岸气候温和、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春看梨花映雪桃李争艳,秋则硕果累累,一派江南风光,还有众多千姿百态、巧夺天下、神奇优美、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观可供游客观赏。
鸟类乐园——刚察
刚察县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因史称“环海人族”藏族首领部落“刚察族”而得名。刚察自然资源丰富,草场辽阔,总面积1365.5万亩,自古以来畜牧业就很发达,水草丰美,素号“乐土”,是青海省环湖重点牧区之一。县境南部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举世闻名,鸟类每年开春之际从遥远的南国竞相飞来,营巢产卵,孵化育幼,深秋之际又成群结队地飞返南方。有斑头雁、黑颈鹤、棕头鸥、大天鹅等163种,青海湖盛产裸鲤,俗称湟鱼,渔业资源丰富。
油菜花海——门源
门源回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隅,海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它宛如一柄璀璨的金勺镶嵌在祁连山的腹地上,山川壮丽、资源丰富。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盆地,平坦开阔,县境西北部为高寒草甸山区,东南部为山林沟谷,大通河自西向东纵贯全境。
门源是青海省重要的商品油料基地、藏区青稞良种繁育基地、牛羊育肥贩运基地。境内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1条,水能理论蕴藏量为56万千瓦。以大通河为主可建32座装机容量33万千瓦的水电站;境内有众多的野生动物和食用药用野生植物资源。中国最大的油菜花海、中国最美的祁连山草原、青海最大的仙米林区等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构成了高原独特的旅游风景线。
夏都后花园——大通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北部,东邻互助土族自治县,西接海晏县、湟中县,南与西宁市接壤,北与祁连县和门源回族自治县相依。大通是青海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青海省重要的电力、建材和电解铝工业基地。(作者:萧柳 湘君)
TAG: 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