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城内轻轨、地铁、快巴联网,城外“海陆空”并驾齐驱。按现行我市交通规划,重庆虽地处内陆,历称“山城”,但今后交通不但“小重庆”通畅,“大重庆”畅通,它还将以坐拥“三江”(长江、嘉陵江、乌江),地处中西部“桥头堡”之优势,内引外连,发挥“枢纽”功能,加速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互通。
主城出行
地铁轻轨挑大梁
轻轨和地铁是今后主城区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近日,从市建委传出消息,轻轨6号线32个站点定了,一期工程年内开工。可望同步开工的还有轻轨3号线二期工程。而在此前,我市已建成投运轻轨二号线,大大缓解较场口至大坪、杨家坪沿线交通压力,加强了大渡口与九龙坡、渝中区的联系。地铁1号线朝天门至沙坪坝段、轻轨3号线南岸二塘至江北龙头寺段都已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建成投运。
根据《重庆市主城区轨道交通线网控制性详细规划》,主城区2050年前,将在2737平方公里内,规划“九线一环”共10条轨道线路,总长513公里,共设车站270座。
除轻轨地铁网络外,我市还规划了呈“五横六纵一环七联络”、覆盖整个主城都市区的快速路网。它多与环线高速相连,形成对内、对外快速出入通道,时速最高可达80公里,双向六车道。规划至2020年完成,届时,半小时主城不再成为梦想。
此外,我市的普通公交线路和各种交通工具的“零换乘”站点都在优化、建设中,今后市民出门不出500米就有公交车可乘,主城都市区未来出行将通畅便捷。
畅通“大重庆”
高速路舞龙头
“大重庆的畅通主要取决于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和正在建设的一批城际铁路。”
据市交委相关人士介绍,“8小时重庆”的成功实现,最初完全依托的是一批高等级公路。到去年底,我市新增高等级县际公路2000公里,各区县间已至少有了一条高等级公路相连。今后“4小时主城”目标的实现,将更多借助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
据介绍,至去年,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1000公里,连通区县达26个。按远期规划,2020年,全市将建成“三环十射三联线”高速公路网,全市各区县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如:新规划的“三环高速”将双桥、铜梁、合川、长寿、涪陵、南川、万盛、綦江、永川等11个区县(市)连成一线;“江南通道”将南岸、涪陵、丰都、忠县、万州、开县、城口串在了一起……
到2010年,我市将基本建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骨架和一批枢纽站场,公路交通将实现交通“西部领先”,距主城最远的巫溪、巫山、秀山等县城,驱车“4小时”基本能抵达重庆主城。
同时,铁路也正在成为“4小时重庆”的有力帮手。渝怀铁路开通,动力车组投运,黔江、酉阳、秀山等渝东南地区的进城时间缩短,今后重庆至万州的城际铁路建成、菜园坝火车站“短途”身份变革成功后,万州等渝西北地区进主城也将再次提速。
枢纽连五湖
“四网”通四海
我市规划的一批高速公路网建成后,陆上通行,重庆与成都间公路里程降至260公里,至西安667公里,至武汉860公里,至长沙820公里,至昆明794公里。朝发夕至的“8小时周边(省会)”基本实现,省际高速通道也将增至19个。
我市正打造航空枢纽,江北、万州、黔江和库区旅游机场四个机场建成后,将形成“一大三小”网络格局。而江北机场,根据民航总局和重庆市的联合批复,其定位已升为国内大型枢纽机场,终端规划控制发展用地达到36平方公里,有4条平行跑道和东西两个航站区,总体格局为“南客北货”,外围交通实现“三横四纵”。今后,由重庆发往全国及世界各地的航线及航班量都将有大幅增加。
我市坐拥三江,水上货运优势独据。我们每天所享用的生活物资,一半以上通过水路运达。我市目前正启动三条水上高速的建设打造。其中,今年水运计划投资已达35亿元,今后还会逐年增加。寸滩港也将成为内陆保税港区。至2020年,长江、嘉陵江、乌江“一干两支”高等级航道为骨架的内河航运体系形成,我市“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得到体现。
根据国家铁道部计划司对《重庆铁路枢纽规划方案》的审查,我市将建设成为继北京、广州等城市之后的中国第五大铁路枢纽。其中,期待兰渝(兰州-重庆)、渝黔(重庆-贵阳)、渝利(重庆-湖北利川)、南涪(南川-涪陵)四条铁路新线将会尽快开工。
自驾游迷
期盼路路通
■陆彩平 私营企业主
47岁的陆彩平有两个外号,一个叫“路踩平”,一个叫“活地图”。因为从31岁拥有自己的第一辆车开始,他在国内的公路上一共行驶了60万公里,其中30万公里是自驾游。“坐飞机去的地方,对我来说,根本不算去过……”凡是国内行政区划的省会城市,陆彩平全部亲自开车去过,黑龙江、新疆和西藏,他都去过两次。对于重庆的内外交通,陆彩平如数家珍。
陆彩平说,重庆二环八射的规划高瞻远瞩,十分理想。就目前已经开通的几条高速路而言,已经基本上把重庆与周边城市连接起来了。不过,到目前为止,仍有三个瓶颈需要全部打通:渝宜、渝湘、渝邻三条高速路。
首先,连接重庆到华东地区的渝宜高速,目前只连通到万州,如果要从重庆到位于华东地区的武汉、宜昌,只能借道湖南,至少要绕道300公里左右;其次,往北边的渝邻高速,目前只有重庆段开通了,而邻水、安康、西安等方向完全没有很好地开通利用;最后,往东南方向的渝湘高速至今只通到南川,全长才88公里。如果这条路全线贯通了,就能把酉、秀、黔、彭这些黔东南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全部带动了。
“我现在身强力壮,事业稳定,至少还能再自驾游20年……”陆彩平说自己经营的企业发展顺利,而且自己能安排的时间也比较多,他一定会把自驾游进行到底。他希望20年后,重庆与周边所有的高速路统统打通,重庆真正成为整个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城市,乃至长江上游的交通中心城市。
渝中通畅
主城皆活
■刘绍璋 市政协委员
刘绍璋一直热切关心着主城区的交通状况,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数十页的调研报告。他认为,渝中区是重庆中央商务区和水陆客运交通枢纽,一旦渝中区的交通瓶颈破除了,整个重庆的市内交通就活起来了。
刘绍璋说,对比国内外大城市中心区,渝中区的交通出行主要依靠公交车,特别是未使用大容量快速度轨道交通,目前仅有一条轻轨二号线。
刘绍璋建议,尽快利用现有条件,发展轨道交通和地下交通,比如修建地下快速公交线路。而在一些新区,则可加快城市快速公交线路的建设。
同时,他说,利用富余铁路运力,开通城市铁路列车也是一个发展方向。鉴于菜园坝火车站功能即将变化,利用主城火车站和铁路资源,开通城市铁路作为我市轨道交通主体的补充和辅助是可行而且必要的。刘绍璋建议对城市铁路进行公交线路改造,特别是复线改造、车站改造和车辆改进,并与城市公交有效衔接,实现零换乘。
重庆两江环抱,合理利用已经成熟的水路交通也是缓解重庆交通瓶颈的一个有效途径。刘绍璋说,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地下交通和水路交通,当所有的一切都按规划中合理实施和应用,市内就可以真正搭建起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东南西北畅通无阻。
解堵良方
用活滨江路
■周明华 明星的哥
周明华开了14年出租车,热心公益事业,把见义勇为当成分内的事,是市内有名的明星的哥。目前,他在市公运公司开出租车。
“每个的哥都很关心交通状况,一遇到堵车,心里就发慌……”周明华说,他在市内跑了十多年出租,城里几乎每个角落都找得到。他说,进到渝中区的三个堵点:临江门、七星岗和中兴路几乎成为的哥的心病。
他分析说,目前,不管是巴南区、渝北区,还是九龙坡区,甚至是北碚区的公交车都把终点站设置在解放碑,这犹如“万箭穿心”。所有的车都朝着解放碑开进,本来进渝中区的道路就不宽敞,堵点出现是必然的。
周明华说,目前北滨路和长滨路的路况良好,但是没有很好地利用。很少有公交车走这两条线路,所有的公交车都往那几个瓶颈里堵。
他建议公交车在线路设置上更考究一些,比如一些区县的公交车可以就在本区范围内营运,只要换乘方便,价格合理,一样可以达到方便乘客的目的。而长滨路和北滨路应该规划更多的线路,利用好这两条路。
周明华的愿望是,今后市内所有的路都不堵车了,城里道路四通八达,公交车、出租车各行其道,各找各的钱。
□记者 冉启虎 易守华
网络编辑:王敏
TAG: 华龙网-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