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科)仅100天就抢通了曾被认为 “两三年才能修通”的映秀至汶川公路,受到温家宝总理的高度赞扬,四川交通部门干部职工创造了修复、修建公路史上的奇迹。“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使我们经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推动了交通抗震救灾和加快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省交通厅党组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冲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形成加快发展、构建枢纽、打通通道、支撑高地的交通发展新思路。
今年以来,省交通厅转变交通规划建设理念,开展高速公路、内河水运发展规划的调整工作。围绕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提出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推进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通过建立省政府交通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努力创新构建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多元主体、市场运作的高速公路建设新体制。
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过程中,省交通厅坚持提高行政效能,转变机关作风,在服务民生、抗震救灾中得到体现。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省交通厅投入抢险救灾人员3万多人,机械设备7500多台,抢险车辆5500多辆,运输车辆6.5万辆,船舶132艘,全力投入抢通保通和抢运保运。用较短时间抢通了通往所有重灾县区和绝大多数乡镇的公路,为抗震救灾物资和人员运输及时提供了重要保障。经过百日奋战,公路抢通保通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所有乡镇公路全部抢通,国道213线映秀—汶川于8月底恢复通行能力,禹里—擂鼓公路也即将抢通。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省交通系统正在加快前期工作进度,确保年内开工一大批灾后重建工程项目,发挥公路灾后重建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