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如铁
“解放思想有多深入,发展的天空就有多广阔。”9月9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公司总经理岳文海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在他的背后,机场新航站楼流线型的屋顶闪闪发光,如同一只巨大的银鹰展翅欲飞。天空中不时有飞机呼啸着起起落落,一派繁荣发达的气象。
作为中原改革发展的排头兵,郑州机场近年来正是因为勇于解放思想、创新进取,在安全保障、基础建设、经济效益、精神文明等各个方面均实现了令人惊叹的跨越发展,飞翔的天空越来越广阔。
民航人的“枢纽梦”
张煜是郑州机场贵宾服务部的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不久前来了一个韩国考察团,其中有人20年前来过郑州,一来到机场新的航站楼,就不停地惊叹道:“这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其实,震惊的不仅是外地客人,即便是我们当地人,近年来也时常为郑州机场的飞速发展感到惊喜。
郑州是以铁路、公路交通枢纽而闻名全国的城市,而在郑州民航人的心里,也有一个“枢纽”梦,就是把郑州机场建成全国重要的航空枢纽。
要想实现这一心愿,基础建设需要先行。随着形势的快速发展,原航站楼等设施利用已经接近饱和。在省主要领导的直接关注和部署下,2005年,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因为体量巨大,工艺复杂,按照行业内惯例,建成至少需要四年,但郑州机场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全部完工,整个工程不仅建设速度快,而且获得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真正体现了又快又好。国家民航总局领导高兴地表示,以前机场建设速度深圳是标尺,以后就要称“郑州速度”了。
改扩建后,郑州机场航站楼面积达到近13万平方米,停机坪达到26万平方米,停放机位从以前的14个增加到31个,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200万人次。今年,国家民航局正是看到了郑州机场蓬勃发展的大好势头和后劲,在全国民航网络建设布局中,第一次把郑州机场正式确定为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之一。
文明服务也是生产力
说起解放思想的重要性,郑州机场上到总经理,下到普通员工,都有很深的体会。两年前,他们自己就针对当时发展中的问题和方向,展开过解放思想的大讨论。近年来机场每一步重要发展,也都得益于解放思想的深入和落实。
文明服务也是生产力,郑州机场要想在全国民航有地位,服务就要有自己的特色,树自己的服务品牌。这一重要理念,就是在当时解放思想大讨论中确立的。
从那时起,郑州机场的服务重新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服务项目被细化为1400多项,6个服务督察小组逐项落实,公司领导一项项地检查验收;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项目陆续推出:儿童游乐园、母婴室等面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的监督;投资50多万元的全国首家机场服务热线电话96666开通,这是集投诉、问询、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24小时服务平台,广大旅客可以足不出户,一个电话就知机场事。
辛勤的努力获得了良好的回报,在2007年国家民航局第一次组织的全国文明机场检查时,郑州机场在100多个机场中脱颖而出,以第一的成绩囊获了全部五个奖项。今年他们又成为全国文明单位,是全国所有机场中仅有的两家之一。
为中原崛起提供腾飞平台
如果说20世纪的铁路大发展拉出了一座郑州城,那么在知识经济为主导的21世纪,大力发展空港经济,就成为在中原崛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省委书记徐光春指出:“要充分认识航空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我省航空业发展的紧迫性,大大激发发展航空业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河南航空业跨越式发展,为中原崛起提供腾飞的平台。”郭庚茂代省长在视察郑州机场时指出:“沿海发展靠海港,内陆发展靠空港,要实现内陆地区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民航运输业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龙头作用,把郑州机场建设成为国家门户枢纽机场。”
领导的指示极大地鼓舞了郑州机场全体员工建设航空枢纽的决心与信心,解放思想大讨论使大家的思路统一明晰。
2005年,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不到300万人次,2007年,一举突破了500万人次。今年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是航空业的“冬天”,很多机场客流量大幅下滑,但郑州机场上半年客流量增长速度达到15.17%。近三年来郑州机场的旅客、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7.6%和19.3%,是同期我省经济增长速度的1.98倍和1.38倍。
郑州机场早已不满足于仅仅作为中原窗口,在新的发展时期,借着思想解放大讨论的东风,他们将通过自身的跨越发展,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发动机”,为中原崛起构筑好坚实的腾飞平台。②9
TAG: 大河网-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