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海方
人们印象中,如果想检测公路的质量,都要通过钻孔挖坑的方法,隔一段打一个孔,慢慢地进行;至于维修路面,那更得“开膛破肚”。但是,有一位留学归国人员,通过他的努力,竟然使公路检测就像给公路做CT一样,不仅每小时可检测上百公里,而且对路面没有任何破坏性;维修公路,也不再需要开挖。
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得主、我省仅有的六位“中原学者”之一、郑州大学教授、我国高速公路无损检测与快速维修技术专家王复明。
他将自家多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购买试验设备
1991年至1993年,王复明在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参加完成著名的战略性公路研究计划(SHRP),并在路面结构反演理论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SHRP计划是美国国会批准实施的重大科技计划,王复明是参加该计划的唯一一名中国学者。1993年4月项目完成后,看到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大潮即将来临,王复明毅然谢绝美方挽留,带领全家回国。
然而,使王复明始料未及的是,当时人们对公路无损检测技术反应不仅冷淡,甚至怀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王复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缺乏检测试验设备。一套落锤式弯沉仪动力无损检测系统需要16万美元。王复明向有关部门写了一份又一份科研项目建议书,不厌其烦地向人们介绍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然而,马不停蹄地跑了一年也没有结果,身心俱疲的他终于病倒了。
要想尽快起步,只有自己想办法解决试验设备问题。从医院出来,王复明果断把自己和妻子在美国工作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并向银行申请了60万元贷款,终于凑齐了设备款。“我只想着要早点开展研究工作,至于什么时候能把款还上,根本无心顾及。”王复明说。
不顾冷落、争议甚至嘲讽,他带领团队奋战十几年
设备买回来了,王复明又面临另一窘境,很多单位不欢迎他们去做无损检测现场试验。“设备太先进了,人家害怕检测出质量问题,都不欢迎。”王复明说。
但这时,王复明的研究工作开始受到国家重视。他申报的“高等级公路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被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随后又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资助。“有了科研经费,不仅解除了我高息贷款的压力,而且给我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激励。”王复明说。
但更大的困难还在后头。由于公路设计和养护评价中许多重要指标仍然以传统检测方法为基础,路基路面检测技术规程也是依照传统检测方法而制定的,王复明所从事的无损检测新技术一度被认为是“不符合中国国情”。但王复明没有气馁,他带领团队拉着检测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这个省到那个省,既做技术讲座,又做现场试验,并提供免费检测服务,一干十几年。凭着这股韧劲,2001年以来,无损检测技术终于在国内公路行业受到重视,如今已推广应用于27个省市区,累计应用里程达20万公里。
非开挖维修技术,为高速公路病害快速处置开辟了全新途径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任务的日益繁重,传统的以开挖为主的维修方法已明显不适应形势的需要。看到有的高速公路通车不久就“开膛破肚”,王复明十分痛心。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展开多学科联合攻关,王复明成功开发了以无损检测技术为基础的高聚物注浆成套技术及装备,使我国在道路非开挖维修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无损检测和非开挖维修紧密结合,不仅能够“对症下药”根治病害,而且节省工期和经费,避免了开挖式维修造成的交通封堵等弊病。2007年,省交通厅和省科技厅联合在京港澳高速公路安阳至新乡段实施该项技术示范工程,应用80天即修复病害面积约30万平方米,与以前采用的开挖维修方法相比,缩短工期70%,节省经费50%,共节省维护经费7200万元。随后,郑洛高速公路、郑汴高速公路、郑漯驻高速公路等先后全线应用这项成果,王复明和他的团队也创造了一年维修13条高速公路、修复病害面积60万平方米的奇迹。②6
TAG: 大河网-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