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从“输血”到“造血”
这是一个偏僻山区贫困村庄的巨变:曾经荒芜的山包披上了浓密的绿色,依山而建的农家“小洋楼”随处可见,水泥路、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忙碌的农民们把刚刚收获的“娃娃菜”装上自家的卡车,送往西宁的蔬菜批发市场……
这是记者在湟中县共和镇苏尔吉村看到的场景,这个20多年前人均收入不足200元的贫困村,经过政府多年的帮扶,特别是通过整村推进和辽宁扶贫援助项目、特色产业开发等,一跃成为湟中县浅脑山地区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群众收入年年有提高,家家盖起了二层楼,2007年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样板村。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省变化最大的是农牧区,感受最深的是农牧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牧民生产致富的热情,而持之以恒、形式多样的扶贫开发工作,则为我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插上了翅膀。
从1986年开始,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并把扶贫开发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我省及时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开发工作机构,首批确定贫困乡86个,并从此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工作。
“起初,扶贫工作基本上是救济性质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输血型’扶贫。因为当时的状况是全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有限的扶贫资金只能以撒胡椒面的形式撒下去,虽然没有立竿见影地实现脱贫致富,但至少解决了许多困难农牧民的基本生活问题。”一位从事扶贫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回忆道。
真正把扶贫和开发联系到一起,并有意识地变“输血”为“造血”,则是从1994年至2000年国家实施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400元以下,牧民人均纯收入500元以下的标准,国务院核定我省贫困县为14个,贫困人口91.7万人,加上省定贫困乡38个,贫困人口27.8万人,全省总计贫困人口为119.5万人,占当年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37%。
省委、省政府依照“组织各方、通力合作、扶贫济困、治愚治穷、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注重效益、持之以恒”的方针, 7年中,重点实施了青南牧区温饱工程、东部干旱山区综合治理工程和异地扶贫开发工程,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4.86亿元。至2000年,全省贫困地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8.07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8.96元。同时,贫困地区的水利、公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得以完善,为之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以来,我省精心组织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青海省扶贫开发规划(2003——2010)》,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消除贫困、富民强省”两大历史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统领扶贫开发工作,采取开发、转移、资助等多种形式,彻底转变扶贫方式,注重扶贫开发效果。至2007年,全省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7.29亿元,重点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实用技术培训、产业化扶贫、异地扶贫开发、科技扶贫等一系列扶贫项目,开创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形象地说,整村推进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选择群众脱贫致富积极性高,并有一定资源优势的贫困村,将扶贫资金和其他项目资金集中捆绑使用,发展一个产业,扶持一个龙头企业,使之在较短的时期内发展壮大,以此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04年以来,全省共投入扶贫资金11.14亿元,在40个县(市)的1032个贫困村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不久,“蔬菜种植村”、“牛羊育肥村”、“花卉村”、“乡村旅游村”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乡村大地,103.69万贫困人口直接收益,“小康村”、“示范村”层出不穷。
扶贫先要“扶智”。扶贫“组合拳”中的最前瞻之举是教育扶贫和“雨露计划”。教育落后,文盲率高是造成许多地区贫困落后的主要根源,实施扶贫开发的20多年中,无论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还是《青海省扶贫开发规划(2003——2010)》,办教育、抓“两基”始终是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与之并进的是2006年启动的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雨露计划”,通过成人扫盲、科普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数十万农牧民或成为种植业大户,或走出家门成为“挣钱能手”,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日臻完善。
把自然环境恶劣、无发展空间的贫困村整体迁移,再以整村推进的方式进行扶持开发,这种异地扶贫的方式也是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一大亮点。多年来,6.6万贫困人口因此实现了安居乐业。
20多年的扶贫开发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留下了一道辉煌灿烂的轨迹。据统计,按照2000年的贫困标准,截至2007年底,全省贫困人口已从2000年的197.6万人减少到了86.8万人,7年减少贫困人口110.9万人。
扶贫开发 改善民生
时代在变化,但一些原则却始终不能变。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发展民生,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始终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始终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大决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部署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将改善民生问题提得很高,同时把扶贫开发放在了重要位置,这将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省藏区生态保护得到加强,经济得到发展,民生得到改善,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我省藏区地处高寒缺氧地带,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集中在这些地区。因此,我们要抓住当前这一机遇,加快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其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把改善民生当作当务之急。
基于我省省情,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要立足于“小财政,大民生”,就是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切实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要制定特殊政策扶持贫困地区,譬如,把产业开发扶贫作为扶贫的主要方式,按各地实际、按不同产业优势搞一些集中连片、效益性强的产业,以产业带动,用产业扶持,由“输血”变为“造血”。对产业开发产生的利益,应实行“多予少取”,或“只予不取”。再如,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重点支持实施整村推进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带动贫困农牧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加速提高农牧区人口的素质与技能,以此达到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目的。
我省地处三江源头,生态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因此,扶贫开发要和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针对我省独特的物种资源和自然气候,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和旅游业很有潜力和优势,应适时调整结构,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和生态农牧业,开辟增收渠道,减少和防止返贫。同时,加快解决农牧区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通讯难等突出问题,积极稳妥地进行生态移民和异地扶贫。
总之,我们要抓住机遇,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主要任务,以贫困地区为重点,以贫困人口为扶持对象,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的,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措施,使青海在2012年和2020年达到国家提出的预定发展目标。(作者:田爱农)
2000年——2007年
贫困地区农牧业总产值从37亿元增加到70亿元,年均增长8.3%;
——经济总收入从47亿元增加到101亿元,年均增长10%;
——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从1226元增加到2518元,年均增长9.4%;
——按照2000年的贫困标准,全省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197.6万人减少到2007年底的86.8万人,7年减少110.8万人。
2000年——2007年
贫困地区337个村修建简易砂石路4267.079公里,硬化村级道路146.27公里;342个村兴建农田水利渠道147.24公里,修建人畜饮水管道958.616公里,新建各类蓄水池100座,水窖2252口,水井434眼;累计架设输电线路40.6公里,配置太阳能电源511台,解决了1308户群众的用电问题,并在7个村修建沼气池798座。
扶贫开发大事记
1986年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我省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开发工作机构,首批确定贫困乡86个。至此,我省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展开。
1988年
按照人均口粮150公斤以下、人均纯收入农业区200元、牧业区300元以下的标准,全省确定贫困县10个,省定贫困乡55个,贫困人口68.1万人。
1994年
国家组织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按照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00元以下,牧民年人均纯收入500元以下的标准,国务院核定我省贫困县14个,贫困人口91.7万人;省定贫困乡38个,贫困人口27.8万人,总计贫困人口为119.5万人,占当年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37%。
我省制定《青海省七年扶贫攻坚计划》,紧紧围绕“两个稳定”(稳定解决温饱、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目标和扶贫“三大工程”(青南牧区温饱工程、东部干旱山区综合治理工程和异地扶贫开发工程)这个重点,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4.857亿元,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生活条件,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1年
国家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重新核定我省15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委、省政府确定1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占全省县(市)总数的62.5%。按照农业区年人均纯收入625元以下、牧业区800元以下的标准,全省确定绝对贫困人口为115.69万人;按照农业区年人均纯收入800元以下、牧业区1000元以下的标准,确定低收入贫困人口81.98万人,两项合计贫困人口为197.67万人。
我省全面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青海省扶贫开发规划》,至2007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7.29亿元,重点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及实用技术培训、产业化扶贫、异地扶贫开发、科技扶贫等项目。
草原上火红的日子
尽管兴海草原的深秋已是寒气逼人,而阳光下火红的“扎玛日山”(红色岩石的山)却透着融融暖意。来到位于“扎玛日山”下的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村——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温泉乡境内的长水村,很远就能看到全玻璃封闭的藏式民居在草原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牧民宁加的定居点门前,一套太阳能光伏电源装置格外醒目。机器上写着“智能型太阳能用户电源系统”。宁加告诉我们:“这套系统价值7千多元,不仅是照明,家里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各种电器全都能带动起来,手机充电更是不在话下。近几年,党和政府除了让我们每户都能用上太阳能电源外,还千方百计帮助我们牧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今年,村里还为大家想办法,让每个牧户与县畜牧部门签定种畜出售合同,每只藏细周岁羊可以卖到450元。仅此一项,今年我家就多收入了2万多元。”
村党支部书记普洛加说:“县扶贫开发局、农牧局根据长水村的藏细毛羊的品种纯、个体大、毛质好等特点,把长水村的藏细毛羊和牦牛列为全县改良畜种的种畜,为长水村的藏细毛羊寻找到了一条好出路。为此,还投资80多万元为全村新建围栏2.2万多亩。
不仅如此,在今年的整村推进项目中,县上为长水村里的140户牧民新建140座两用暖棚,现在,大部分两用暖棚已经基本完工,到2009年初将全部建成。
居住极度分散是三江源草原牧区的一大特点,因此,解决“行路难”问题也是这里牧民最迫切、最现实的愿望。今年,在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中,投资60万元,为长水村牧民修了一条从村里通往214国道的四级公路。
牧民们说,党和政府把温暖送到我们农牧民群众的心坎上了。
黄河源头的牧歌
牧业区群众陷入贫困的首要原因是失去了牲畜,牧民没有牲畜可养,犹如农民没有土地可种。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由于气候异常、草场退化等诸多原因,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许多群众就陷入了这种困境。
“无畜户”的不断增加也使扶贫工作陷入了“怪圈”,许多扶贫干部无奈地说:“扶贫资金年年在增加,贫困人口也年年在增长,扶贫办变成了救济办!”
2000年以来,变“输血”为“造血”、“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脑”逐步从概念变成了观念,并以“整村推进”的方式在黄河源头的玛多县加以实施。
东泽和维日埂是花石峡镇的两个贫困村,两村共有“无畜户”150多户。长期以来,这些群众依靠民政救济生活,扶贫资金也是以现金形式领取,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
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后,扶贫工作人员和镇干部深入牧户,征求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整村推进、发展优先的扶贫原则,重新制定扶贫攻坚的方向和重点。他们用12.3万元扶贫款购买了母牛423头、牛犊144头,分发到东泽和维日埂的150多户贫困牧民家里,并和牧委会及被帮扶群众签订责任书,严格规定这些牲畜只能用于发展生产,不得变卖或屠宰。2005年,县上又从省交通厅争取资金986万元,修建总里程达493公里的14条乡村公路,适时动员和组织牧民群众参加乡村公路建设,期间共投入劳力170余名、手扶拖拉机28辆,共创收16.5万元;同时组织424名群众到邻近各县采挖虫草,共创收55万元。
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几年来,花石峡镇的“无畜户”大部分已摆脱贫困,有的牧民成了养殖能手、务工好手和运输专业户,年人均收入达到了2860元。在镇上开杂货铺的维日埂村牧民桑吉高兴地说:“过去我们只能靠救济勉强生活,多亏党的扶贫政策和整村推进项目,使我们能够靠自已的劳动脱贫致富,以后我们黄河源牧民的日子比牧歌里唱得还好!”
呀拉索,走向阳光……
“呀拉索,走进雪山!呀拉索,走向阳光!”——草原新村的花园式民居里飘出悠扬的藏歌。
十月的草原,牧草金黄。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县城西南3公里处的红河湾,一片平整背风的平滩上,一排排花园式民居,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祥和而宁静。
这就是通过实施小型移民调庄工程、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和落实水、电、路、学校、卫生室、党员活动室、卫生厕所、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后,建起的一座新型的农牧业示范村——西岔村。
西岔村是一个由藏族、蒙古族以及汉族构成的半农半牧村,原来村庄在将军山的半山坡上,全村160户人家有668人,但人均耕地只有2亩旱地。“以前村民们大部分居住的是土坯房,年年修,年年坏。而且三个社之间相隔两三公里,却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村民们看病,学生上学,都成了大难题。更不用说外出打工了。”村支书张宝贵说。
去年,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在村民的一致要求下,西岔村整村搬迁工作正式启动。搬迁中,海晏县按照项目投资和群众自筹相结合,各口资金捆绑使用的原则,先后实施大小项目12项,总投资量达1003. 9万元。其中,项目投资499. 9万元,村民自筹资金504万元。同时,由县政府贴息,银滩信用社为搬迁户解决搬迁贷款63万元,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基础设施的配套,彻底改善了新西岔村村民的居住条件。南靠火车站,北邻县城,一条旅游开发线路穿村而过,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新西岔村村民务工、养殖、农牧业集约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藏族村民南木加说:“以前住在山里是人找活,现在搬到这里是活找人。路通了,信息灵了,年轻人育肥牛羊有了销路,出门打工有了去处。孩子们上学路程近了,条件好了。老年人看点小病不出村,时常还能在党员活动室前的广场上吹拉弹唱。”
目前西岔村搬迁过来的160多户人家,有33户专门搞起了牛羊育肥,有2户准备承包全村的土地牧场搞集约化经营,还有340人全部出门去打工了。
“呀拉索,走进高原!呀拉索,走向阳光!”西岔村里的歌声在草原上久久回荡。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收益 玻璃 会议 贷款 菜种
TAG: 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