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发布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引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14日上午,三大宏观调控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权威解读中央组合拳新政传递出的积极信号。
年底新增千亿投资如何分配
中央此次对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的一大背景是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逐步显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指出,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是一套力量集中、力度较大的组合拳,可以看出这些措施兼顾了当前和长远。
为了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这十项措施中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增加投资的。据了解,中央四季度新增的1000亿元投资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部下达。这些新增投资将主要用于保障民生、农村和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其中,340亿元用于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约占1000亿元的1/3,100亿元将用于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50亿元用于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另外,用于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的资金约130亿元,用于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的资金达到120亿元,用于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资金为60亿元。
从长远看,十项措施中也加大对改善民生、自主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等新项目的支持,对于调整和优化国家经济结构,提高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质量,实现经济的长远发展也具有突出意义。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指出,积极财政政策的一大导向是重民生,政策安排可以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直接和间接好处。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说,随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贷款投放将进一步增加,许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会得到明显缓解,有利于我国经济当前和长远的健康发展。
4万亿投资怎样筹集
未来两年多的时间内,我国将投入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巨额投资如何筹集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此次发布会上传递出的一大积极信号就是以中央投资为引导和示范,将积极带动地方和社会加大投资力度,从而拉动全社会消费。
穆虹说,实施十项措施到2010年底前约需投资4万亿元,这些资金将通过增加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带动银行贷款和民间投资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筹集落实。
他表示,明、后两年我国还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到2010年底,中央的投资安排可以达到11800亿元,这些资金是有保障的,从而可带动全社会大约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这4万亿元也仅仅是全社会投资的一部分,不等于全部的投资。
针对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紧张的问题,穆虹表示,中央正准备采取两项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一是根据实际情况,对投入的方向增加中央投入的比例,降低和免除地方配套的部分资金;二是中央政府也正在研究通过转贷或者允许地方政府经过批准以适当方式进行融资的渠道和方法。
中国眼下为何还买美债券
此次我国投入4万亿元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也有一些境外媒体质疑中国将钱留在国内而不是帮助其他国家摆脱危机。对此,穆虹表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平稳本身对于世界经济就是一个贡献,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关注外部的情况。
对于中国仍购买美国的部分债券和证券,易纲表示,这是中国以一种负责的态度、一种稳健的态度来对待目前这场金融海啸。“这样一种负责和稳健的态度,而不是一种恐慌抛售的态度,对整个金融市场都是有好处的。”王军也表示,中国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些原材料出口国会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
综合新华社
TAG: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