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月至2004年8月,姜人杰作为苏州市副市长,主管城建、规划、市政公用、房地产等13大项工作。2001年他53岁,此前他曾先后担任外经贸局副主任、外事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外经贸局主任。这个年龄当上副市长可能是他仕途生涯的最后一站。
但姜人杰得到的并不是一个闲职,恰恰相反,他经历了苏州城市建设最快速、扩张最迅猛的时期。为了提高城市竞争力,政府注入大量资金与政策进行城市营建和改造。姜人杰也以城市经营者的身份介入其中,他需要与各种市场资源对接。在这个过程中,他代表政府注入政策吸引资金,他也是企业最乐于结交的人物,是最大的甲方。
主笔◎李伟
粉墙黛瓦,小巷幽深。苏州阊门外的山塘老街已经成为苏州旅游的门面,其地位类似于北京的什刹海。老街有7里长,山塘河迤逦相伴,河上15座小桥保留完好。老街前半段的门面房多是售卖苏绣、丝巾,评弹丝竹之声在小巷内回荡,拍婚纱照的情侣在各个转角处摆出亲昵姿态。
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修复工程启动于2002年,2006年才基本完成。此项工程是姜人杰在任时的一件重要工作,姜人杰作为副市长只有3年多的时间,在此后的4年中他已身陷囹圄。
2000年7月,在江苏全省工作会议上,江苏省政府提出在世纪之初,“江苏要逐步建立起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核心,中心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并明确“把苏州建成特大城市”。
“尽管关于‘特大城市’的说法后来很少提起,因为毕竟拥有上千万人口才谈得上特大城市,但是苏州由此按照‘做强、做大、做美’的要求,开始加快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苏州市一名官员对本刊记者说。
这一年苏州的近邻——上海浦东宣布撤销浦东新区管委会,代之以成立浦东新区政府。这项行政变化让苏州的官员十分高兴,因为管委会的形式是开发区发展经济的最强力保障。在这种模式下,政府、管委会、开发公司是一个完整的团体,发挥着推动经济、建设新城的最高效率。他们认为,苏州工业园区也因此比浦东开发区多了一项竞争优势。
经过上世纪90年代末的短暂低迷,在世纪之初苏州工业园区开始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苏州的官员开始守候在上海虹桥机场,招揽各国的投资商。每个周末,苏州人才市场总是人满为患。在招聘大厅里,企业并排摆下一张小桌子,应聘的工人就在桌子前排成一字长队。从楼上向下看,大厅里的人群就像农田里的作物,一条一条线路分明。沪宁高速公路也开始运行不畅,尤其是从上海开出的前100公里,而每次较大规模的堵车都使国际液晶屏市场的价格产生一次波动。2001年4月底,苏州实际利用外资212亿美元,为一般中等城市或较大型城市的几十倍。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的城市建设也进入了一个狂飙时代。在姜人杰上任苏州市副市长的第一年,苏州承办了APEC财长会议。这是苏州古城近年来第一次承办重大国际活动。苏州以这项国际会议为契机,加快了城市建设。据记者了解,这一年市区道路罩铺沥青20多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板6万多平方米,维修桥梁20多座,同时还对雨水管、污水管、城市路灯等市政设施进行了维护。
姜人杰上任后就以大手笔拉开了苏州市政升级的序幕。这一年苏州市总投资5.85亿元的城区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完成,市区新增绿地20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3.5%,比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8平方米。这年末,市区公交运营线路增加到了49条,线路总长度769公里,全年运客总量1.11亿人次,营运出租车2367辆。总长度140公里的苏州绕城高速也在年底开始兴建,以往东西两个新城区之间的通行只能通过拥挤的市中心。工业园区的开发将城市基础建设推到了极致,它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一步到位的方式,土地开发实现“九通一平”,每平方米的基建成本就接近50美元。
苏州市就像一个大工地,姜人杰经常出现在各个施工现场,即使周末也不例外,这个时期他经常能够登上本地报纸的头条。姜人杰兼任很多直管项目机构的一把手,甚至包括“墙材改革领导小组”的组长。
2002年苏州争取到了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的申办资格,苏州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到了空前的高度,许多投资高达数亿乃至数十亿元的工程纷纷上马。2002年苏州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首次超过800亿元,达到810亿元,比上年增长43.4%。2003年苏州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突破400亿元,完成投资403.3亿元(不含房地产),比2002年增加了226.3亿元,增幅达到了127.9%,其中市政设施最多,为185.7亿元,交通97.5亿元,电力61.4亿元,科教文卫34.8亿元。
由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原定苏州世界遗产大会改在巴黎举办,不过苏州在重新争取下,于2004年举办了顺延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姜人杰因此成为此次世界遗产大会的常务副总指挥。
城市建设的提速大大加快了旧房拆迁量,苏州房地产价格也开始扶摇直上。
姜人杰从不讳言政府经营城市的理念。他在一次演讲中说道:“当前,国与国的竞争,地区与地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城市的竞争。……在城市化的浪潮中,积极探索、科学确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努力开辟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新路子,增强城市竞争力。”
市政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姜人杰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城市建设融资。姜人杰推动了土地使用权市场化交易,2002年前后正值国家土地市场改革的过渡期,由原先“协议出让、有偿使用”的方式转向经营性土地全面“招、拍、挂”,土地拍卖所得资金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其中基本都成为城市建设经费。
从2001年10月开始,苏州就已开始实行土地“招、拍、挂”,此项政策早于国土资源部的11号令。到2002年的前10个月,苏州全市共“招、拍、挂”土地399宗,面积为676万平方米,成交金额72亿元。
一位曾在此期间在苏州拿地的外地开发商告诉记者,苏州土地市场比较规范,大部分土地都走的是拍卖形式,在拍卖会上价格至少会上涨50%,而开发商之间的活动空间并不大,“最多也就是下面互相沟通一下价格,商量着岔开选地,不要互相抬价”。而苏州的官员们的作用是:“他们会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会告诉你这块地搞什么项目好。”一位开发商说:“现在经常会以‘6+1’产业链的模型比喻中国的制造业。在苏州也很类似,开发商可能就处在产业链的下游,而政府往往会比企业赚得更多一些。”
2001年7月,苏州市政府批准成立苏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苏州城市建设最大的融资、投资平台。而姜人杰则成为这家公司的董事长。
姜人杰在城市项目融资上展现了他的才能和灵活性。据知情人介绍,苏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两年内,共融资80多亿元人民币,投资建设了官渎立交桥、东南环立交桥等22座桥梁,投资建设了环古城风貌保工程、南门路改造等32条道路,还投资建设了苏州规划展示馆、伍子胥纪念园、定销商品房等城市基础设施。在这家公司的资本推动下,2003年苏州范围内共有29项重点工程完工。
姜人杰还是城市设施经营权拍卖的推动者。苏州的户外广告、公交线路、河道保洁等经营权都已进入市场拍卖。2003年1月,苏州市举行了户外广告设施使用权的首次公开拍卖会,总计成交140万元,在当年引为盛事。尝到甜头后,2004年苏州市政府共举办了5场大型户外广告拍卖会,大部分拍卖品都以超出底价30%以上的价格成交。-
上一页123 下一页
发表评论【声明】 路桥吾爱刊载的资讯及其他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分享 并且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路桥吾爱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马上进行重新整理!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