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50大庆报道(记者廖庆凌 韦焕良 通讯员罗静波)新中国成立时,河池市实际通车里程不到200公里,农村公路、油路以上的等级公路都无从谈起。河池各族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境内的高等级公路、二级路、油路、农村公路从无到有,惠及千家万户。目前,该市实现了县县通二级路,基本村村通公路,养护公路总里程7122公里,是新中国成立时的35倍以上,是自治区成立时的6倍,这还不包括未纳入交通部门养护的村屯公路3000多公里。
河池市地处云贵高原南缘,境内地形复杂,山岭绵亘,峰高坡陡,岩溶广布,修路极难,成本极高。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不堪现状的河池人民以“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越过万重山”的斗志豪情,掀起一次次修路高潮。
河池市最先采取“先通后善”、“群众运动修路”、“民办公助”的形式,修建了一大批简易公路。到自治区成立时,公路通车里程已增至1243公里;到1978年,全市公路里程增加到3660公里。
改革开放后,河池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特别是在质量上有了质的飞跃。1978年后,河池采用“三个一点”、“以工代赈”、“民工建勤”的方式,发动群众修建地方公路,尤其是发动了村级公路建设大会战,群众修路积极性空前高涨。至1999年,河池市不仅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还基本实现了百人以上村屯群众告别肩挑马驮出行的历史。
进入新世纪,河池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县县通二级公路、乡乡通油路、行政村村村通公路为目标,围绕全面掀起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全力实施高速公路和扎实推进重点路网工程三个重点,以水南高等级公路建设和东巴凤大会战、石山区大会战的完成等为重要标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到2007年,公路网络像一条条经脉遍布河池市城乡,立体现代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全市由交通部门管养公路7122公里,其中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985公里,三级公路548公里,四级公路3757公里,等外公路1831公里;未纳入管养的村屯公路3000多公里。全市138个乡镇有102个通油路;1497个行政村基本村村通公路,其中709个通等级路。
交通条件的改善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78年至2007年,河池市生产总值由5.67亿元增至319亿多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9.2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4元增至2592元,增长44倍,年均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