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可分为两部分,50岁以前,闭门在家读书,50岁以后搞政治。他迷政治超过一般人,不搞政治,绝对受不了。但当时政治是烂政治,所以他的一生“不时不遇不得志”。
55岁以后,为了政治,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
尽管孔子身高1.9米,力气大得能举起城门上横木做的门闩,跑的快得能追上郊外的野兔,但在当时,55岁的孔子绝对是老年人。已步入老龄之列的孔子为何不在家颐养天年,而是带着数十个随从和弟子周游列国呢?
他是被迫弃官出走的,“走时很仓促,连参加春祭戴的礼帽都来不及脱。如果说他在离鲁前有什么计划,预备逍遥自在地周游列国,那是不符合实际的。”原中国孔子基金会会长、著名学者匡亚明先生在《孔子评传》中讲。
回答孔子为什么被迫出走,先把他的前五十年简单总结一下。
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青年时代,孔子干过很多基层工作,如看仓库,喂牲口等。30岁,他以知礼出名,开始收第一批学生。34~35岁,他适周适齐,到周代图书馆向老子问礼,到齐国找工作,齐景公未用他。
从36岁到50岁,孔子一直在鲁国,教书育人做学问,这是他做学问的黄金时代。但孔子很想当官,更想当鲁国的官,可是鲁国国君就是不请他。当时鲁国,纲常倒转,鲁国国君被鲁国执政季氏控制,季氏被自己的家臣阳货控制。后来阳货看上了孔子,可孔子没看上阳货,他开始观望。这时候,他已经47岁了。
孔子47岁时,开始读《易经》。读到50岁,知道是时候了。于是,第二年他就出来当官了,“书生老去,机会方来”。
从51~54岁,孔子先当鲁国中都宰(中都县长,地在今鲁汶上县西),又当鲁小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工程管理局助理局长),最后当了大司寇,主管政法。
公元前500年,齐鲁两国国君“夹谷之会”(今山东莱芜),孔子以大司寇(即国君司仪)的身份“行摄相礼”。当时齐景公欲劫鲁定公,孔子以礼斥之,齐景公敬惧,遂定盟约,并将侵占的多处地方归还鲁国。鲁国大获全胜,孔子在此事中“显示出一个伟大政治家、外交家的才能和胆量”。
之后,孔子策划的一个重要事件“堕三都”不幸失败。公元前498年,因为鲁国家臣比执政势力大,执政比国君势力大,孔子建议鲁定公强行拆毁家臣们占据的“三桓”私邑即“堕三都”,以打击家臣势力,最终实现维护鲁君的目的。事件演变中,三大势力进行了复杂的“博弈”,令孔子进退两难。再加上恶邻齐国背后捣鬼,收买政要搞颠覆,使他不得不辞职出走。孔子走时,心情郁闷。
14年流浪了多少国家?
孔子离鲁访问列国诸侯,十四年中,他不断和人“论道”,讨论各种政治、伦理和历史、学术问题,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对弟子讲学等,不过这都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求仕”、“行道”,通过做官推行“仁政德治”主张。
司马迁讲“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干君即求仕,七十余君显然夸张。汉代“博学奇儒”王充考证孔子所到最多不过十国。
其实,“孔子除了原来去过的齐国外,真正到过、有文献可查的仅卫、陈、曹、宋、郑、蔡六个国家,经过停留过有记载的地方,有匡、蒲、陬乡(卫国)和吐(楚国)等。这些国家和地方,多在今山东、河南两省,即从山东曲阜出发,西面和北面未过古黄河,南面未到长江,就这么个方圆一两千里的地区而已。”匡亚明先生说。
孔子访问诸侯列国的经历,包括时间和地点,向来说法不一,争议很大。匡亚明先生根据主要文献和近现代学者考据成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卫国(今豫北,国都帝丘,为濮阳县旧址)为中心阶段;二是以陈国(今豫中南部,国都陈,为今淮阳县旧址)为中心阶段;三是回到卫国阶段。十四年中,孔子在卫、陈两国待的时间最长,事件繁多。对此,记者在这里暂不作表述。
学者推测,周游列国前,孔子曾数次返宋,商丘夏邑有还乡祠。此次周游列国时,也数度过宋国,今商丘睢阳区、永城市、睢县等地都有遗迹留存。
十四年周游列国中,孔子的生存状态,一言而蔽之——“丧家犬”。这本是他流浪到郑国(今河南新郑)时,有位老人向孔子弟子形容他的狼狈之相——“东门外有位高个子老头,长相不凡,脑门像尧帝,脖颈类似尧时名法官皋陶,双肩类似我郑国大夫子产,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脊背微曲,又瘦又乏,像一条丧家之犬。”没想到孔子非常认可这话,他开心地说:“说我外貌像圣王贤相,那可不敢当。说我像丧家犬,很像呀很像呀!”
“丧家犬”三个字,活化出孔子当时的真相,他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惶恐,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北大教授、著名学者李零先生说。他认可此语,也表现出孔子的超脱与通达,说明他并不以自身困苦为忧。虽“大道难行”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才显出其伟大来。
夫子崖下曾避雨
2008年11月26日下午,记者和永城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高全举先生一起,抵达永城芒砀山主峰西南侧夫子崖(夫子岩)。
夫子崖高70米左右,据说它是“全国唯一一座用孔夫子尊称命名的山头”,它形成在0.7亿到1亿多年前,从有文字记载到春秋时期,它只是芒砀山中一个无名小山头,因为春秋末年孔夫子曾游此处得名。“县北六十里有芒砀山,吾夫子周流天下,过宋往石岩下,曾避雨于斯,后遂名为夫子岩。遗留石像于岩下,岩前尚有晒书台旧迹,即建殿宇一座,塑立圣像四配,至今名传不朽。”清康熙年间永城知县耿晋光所撰《重修夫子岩记》中如是说。
顺着松柏夹道的宽大青石台阶爬到山顶,先看到一座精致小巧的夫子庙。
相传夫子庙始建于宋代,明末曾遭兵燹。现存夫子庙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一进院落,由大成殿、东西配房和大成门组成。进了大成门,院内几株老柏饶有古意,柏下三通清代古碑与老柏相依偎。我走近辨识,其中两通古碑,分别为康熙和乾隆年间的两位衍圣公孔毓圻和孔昭焕撰文,都记载了孔子去鲁适宋途中在此避雨之事。
石碑与古柏间的青石台阶上雕有精致云龙,拾级而上,对面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灰瓦顶,门前卷棚式走廊,廊下四石柱擎檐。
高先生说:“大成殿内原来塑有孔子及四配塑像,东西厢房有七十二贤泥塑像,‘文化大革命’时被毁。2002年有关部门对文庙重新维修,大成殿内重塑了孔子及四配塑像,东西配房也已着手雕塑七十二贤塑像。”
转过夫子庙,才看到夫子避雨崖洞。
只见孤孤单单一扇高峻崖壁兀立,与周围低缓山丘无连接,虽也是刀劈斧砍线条坚硬,但总体量太小,有点儿盆景味儿。
崖壁底部,有个半开敞崖洞,略显嶙峋之势。崖洞最外高4米,向内渐深渐低,但最低处也能容人直起腰。崖洞进深6.5米,宽20米。崖洞下,塑了几尊石像。
有一尊用玻璃罩着的孔子石像,吸引了我的注意。此像一米多高,孔子双膝盘坐,双手束袖,头微向前倾,缩着脖子,胡子很长,五官眉目雕得写意,并未做细致刻画,但整体韵味十足。走近,“他”全身散发出的一种静静的巨大悲愁,不由得弥漫到我的身上。
我又一次意会到何为“丧家犬”:孤独的孔子,58岁时绝望于自己的祖国,徒兴浮海居夷之叹,但14年时间“遍干诸侯,一无所获”,不管他的想法对与错,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宿命。
商丘资深文物专家阎根齐在其著作中说,“此孔子石刻像雕于明代,据说是全国仅存的孔子石刻雕像”。
除这尊像外,永城当代人还做了一组“师徒避雨”石刻放进夫子崖石洞中。石刻上,孔子笑眯眯没什么个性的样子,他的众弟子,有的忙着拧干衣服,有的忙着摊晾竹简。表现直白,没甚味道。
站在崖边,有点山风呼啸之意。还有个小遗憾,崖洞外平台现在垫得太高,把崖洞“陷”了进去。从洞外平台上看,洞内雕像高度大为缩减。从稍远处看,只能看到这组人像的上半身,因体量不够,
艺术感染力大大减弱。
“相传当年孔子在此避雨歇息,数十人还有车马书籍挤不进洞去,孔子自言自语‘山洞要再大点就好了。’说罢空中一阵响雷,山崖往外长了一截。孔子大喜,说:‘能不能再大一点?’山崖又向外长了一截。孔子再求,石崖又长出一截。如此这般,山洞进深达到6.5米,不仅能容下人,车马书籍也不受风吹雨淋了。”高全举先生讲。民间传说中崖洞前还有晒书台,据说就在现在夫子庙所建位置。
夫子崖后来成为“永城八景”之一,名叫“石崖积翠”。
绕远而行路线成谜
孔子避雨芒砀,虽遗存丰富,碑刻及地方志书也都言之凿凿,但记者查阅多种史料,孔子自曹适宋过芒砀并无记载。
我看匡亚明先生《孔子评传》所附“孔子访问列国诸侯示意图”,发现一个小问题:芒砀山离商丘市有90公里,地处商丘最东边。从曹国到宋国,可以向南直达宋国都城宋城(今商丘),怎么会走一条斜线先到芒砀山呢?依当时不发达交通而言,如果有什么“高速公路”,一定是修在曹都定陶和宋都宋城之间的。从曹都出发,先走斜线到芒砀山,再从芒砀山走90公里到宋城,不是舍近求远吗?如果孔子确有此行,原因何在?
一个合理的推测是,孔子先祖五代墓茔在当时栗邑(也就是现在夏邑),孔子周游列国,可能考虑到应该拜拜自己的先祖,于是先到夏邑。夏邑离永城芒砀山很近,芒砀山是豫东大平原上的制高点,又是旅游胜地,顺道一游,存在可能。
在永城,我听闻一个新说法:孔子故里不在夏邑,而在永城,五代先祖墓在永城龙岗集。孔子过曹适宋,要先到永城拜了先祖再去见宋国国公,因此才有避雨芒砀之事。永城市博物馆馆长李俊山先生的依据,是清光绪年间《永城县志》和同时期《河南通志》的记载:“孔氏五代先茔,县(今属永城)之龙亢集南(今永城龙岗集)。”
高全举先生向记者强调:“龙岗位于永城、夏邑交界处,历史上既归过永城也归过夏邑,争抢历史名人是谁先占住谁就有理。永城建制太晚及史书记载粗略,才造成大家都认可夏邑说。”
但“夏邑孔子先祖故里”说,已得公认。记者看到的诸多有关孔子书籍,均如是记载。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女、全国政协委员孔德懋(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亲姐姐)曾说:“我先祖孔子的祖籍是宋国,我的始祖弗父何被封到栗,也就是现在的夏邑。”
孔子周游列国时,有太多时间、地点之谜,孔子避雨芒砀,仅是其中之一。
图为永城夫子山夫子崖。孔子周游列国到宋国时,曾在这里避雨,据说它是“全国唯一一座用孔夫子尊称命名的山头”。
来源:
TAG: 大河网-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