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通车,京石同城化开始具备基本条件
记者:恐怕每一个石家庄人都关心高速铁路建设。目前,石太客运专线即将正式通车,京石客运专线也开始动工。高铁开通后,将大大缩短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城市之间各方面的相互交流。尤其是北京和石家庄之间,交流将会更加密切。受这种交流的影响,将来会不会有一天,石家庄成为首都北京的一部分,被完全“同化”了呢?
田学斌:随着第二条高速公路的修建和高速铁路的修建,1小时经济圈将变得可触摸,京石同城化具备了概念上的意义,但真正的同城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石家庄的好多人目前在北京工作,北京有没有这么多人到石家庄?石家庄有什么可以吸引他们来,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年大变样工程将为石家庄提供环境面貌上的支持,不过仅有城市面貌和路网的支持还不够,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什么?人,经营城市的人。
所以,车俊书记讲得非常好,我们要建设一支好的干部队伍,需要改变我们的执政理念,用好的干部,用做事的干部。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招商、经营城市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李树声:其实这个问题是一个老课题了。石家庄是京津冀经济圈中南部的次中心城市。融入京津冀经济圈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和北京、天津两个城市实现网络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产业结构一体化。这四个一体化,也是符合中型城市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
现在,国内区域经济中起带头作用的是长三角经济区。但国内一些经济学者都认可一个观点,京津冀一体化后形成的经济圈,将在中国未来发展过程中起到挑大梁的作用。随着客运专线的修建,以及不断完善的高速公路网,城市之间车程将大大缩短,这将为物流、人才交流提供极大的便捷条件,而这一切是同城化的前提。
如果一个人在鹿泉的上庄居住,在石家庄的桥东上班,路上乘车需要多长时间?大概也得1个小时左右吧。但是将来高铁开通后,石家庄到北京只有58分钟的车程。这和在石家庄住,去北京上班已经没有差距了。
有来有往才是同城人
张文刚:亲戚,需要有来有往。同城,也是一样,你只去人家那里,人家不过来,就不算同城。只有两地对等了,或者相互需要,或者相互补充,才能算是同城。
据我所知,也有一些北京人在石家庄置业,在国际城、东开发区买了房。最关键的,别忘了石家庄也是省会,如果能做到成为全国最好的省会城市,和其他城市的交流就会密切,人员来往也会变得多起来。别忘了,高速铁路很快就会开通,而石太高速铁路已经修好,石家庄已经成了太原的东桥头堡,这是多么大的地缘优势啊。
我们的短板和长板在哪里
记者:“京石同城化”这个概念也许有些超前,但是,同城化是个趋势,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就这个命题而言,我们的城市总体面貌和北京存在哪些差距?
田学斌:北京人缺什么?缺地,它的地皮太贵了,所以,会有那么多的石家庄人在北京工作,而在石家庄安家。我们凭什么吸引人家过来?还得从我们自身的优势上下工夫。北京人不差钱,只要我们有优势,他们就会过来消费。
单说旅游吧。石家庄的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果我们在西部山区搞一个大手笔的现代战争模拟公园,会不会有人来?如果把这个公园搞在滹太新区呢?滹太新区有山有水,风景也不错,而且交通方便,北京人会感兴趣吗?
李树声:作为一个历史较短的城市,与那些一线城市相比,石家庄的整体形象确实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个好的、美丽的城市就是一首有味道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一部激昂的交响乐。在建筑布局上讲城市,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任何一个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氛围恰如其分;与城市的大环境融合得恰如其分;与实用价值的协调恰如其分。
三年大变样,正在为石家庄提供一个好的机会。
石家庄应该更出色
张文刚:北京人是如何看待石家庄的呢?其实在生意上,几乎天天和北京人打交道,在相互介绍的时候,没几句话就会扯到老家是哪里。当我跟他们说是石家庄人时,他们几乎没有反应。这说明,在他们的眼里,石家庄还不像广州、深圳、上海、大连那样的城市,当你报出城市名字时,他们会接上话头说几句,比如城市很漂亮啊,又有什么变化了啊。这也说明,我们还需要用更大的手笔建设我们的城市,推广我们的城市,进而对接。
田学斌:对于北京这样的城市来说,在全中国几乎找不到对手,是金融、人才、政治、文化的中心,我们想和人家同城,必须迎合北京人的投资、消费。对北京人来说,什么样的地方有吸引力?这个地方应该是成本的洼地、享乐的高地,我们如果具备这些,再具备包容的、开放的、国际视野的胸襟,是有可能拉来北京人的。
三年大变样,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比这更重要的是,城市经营理念的升级,城市经营者的升级。
张文刚:其实,石家庄这几年变化是很大的。尤其是纵向比,和自己比。
1996年我第一次到石家庄的时候,感觉石家庄真的不像一个省会城市,但是十几年过去了,石家庄变得越来越漂亮了,整个城市的活力增加了,真的不错。
说实在话,我虽是石家庄人,但每两周回家一次,因此对北京的印象更深些。
每到周末和周一,我所乘坐的城际列车大多是石家庄人,其中的一些人面熟,因为常年这样坐车。周末的时候,大家都从北京回来,而到周日或周一,又坐上火车到北京去工作或谋生,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
我是2003年春天到北京的,算起来六年了吧,在这六年里,石家庄变了很多。
最近的三年大变样,我也有感触。只有痛下决心地去大变、大破,才能大立,比起北京来,我们城市的交通路网、市政建设、城市环境,确实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非常期待三年大变样后的石家庄。
李树声:我总结过一个顺口溜,也多次在正式的场合提出过:评判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要一看汽车二看路,第三就看行道树,四看商场五看住,第六就是建筑物,七看牌匾八雕塑,九是文明十服务。从这十个方面中,可以考量一座城市的轮廓感、线条感、繁华感、文明感、艺术感、人文感等多方面的城市感观,综合起来就可以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打分了。
准备,就有机会
记者:这些年石家庄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但对于“京石同城化”这样一个课题,我们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准备?
张文刚:石家庄是省会,北京是首都。全国各地的人都往北京跑,而北京的机会也确实多。如果全国各地的人都往石家庄跑呢?那么说明石家庄也有机会。人们往一个地方去,一是因为那里能提供有竞争力的工作,二是那里可以提供发展的平台,三是可以置业经商,四是休闲消费。暂时看,我们在提供有竞争力工作的方面,和北京没法比,但置业、休闲消费呢?如果做好了,是不是会吸引来北京人呢,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李树声:要和大城市实现对接,离开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不成立的。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形象,是反映一座城市社会道德总体水平的、不带偏见的镜子。所以,我们还要不断加大道德素养的宣教力度,不断完善提升全民的道德素养。毕竟,道德是一门永远持续,且不断完善的精神科学。
TAG: 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