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区高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金融产业之手,全力将芙蓉中路打造成为“中部华尔街”,亦使得开福区成为整个长沙经济乃至湖南经济的金融发动机,更拉动着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呼啸前行。开福区供图
核心提示
唤醒湘江,向北直指洞庭,在经济战略意义上,长沙就是真正的长江沿岸城市。这意味着,湖南人的客厅开在了长江口岸上。国际资本沿江而上,这一气势恢宏的大客厅跃然入眼。从大城北到洞庭一线,成就国际与国内优质资本进入湖南的黄金通道。
一江四河十湖,万亩水域,一个九曲蜿蜒的蓝色水岸带,就此打开开福区核变的蓝色梦想。
定位大城北,做城区发展第一方阵
“巩固一方阵,建设大城北。”开福区委书记张迎春透露,2009年开福区将投入超过110亿元,新建和续建51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张迎春提出,未来发展的整体构想是“巩固一方阵、建设大城北”。“巩固一方阵”即巩固和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GDP冲刺4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冲刺30亿元,牢牢巩固湖南城区发展第一方阵的领先地位。“建设大城北”,则将城北置身于“3+5”城市群战略和长沙“一江两岸”发展大趋势下思考和定位,积极推进长沙“北上”,依托公路、铁路、水运交通优势和保税物流平台基础,撬动整个北片区域的强势崛起,建设产业更强、配套更全、环境更好、生态更优、人民更富的城北新区。
张迎春表示,从我省“两型社会”“3+5”城市群发展战略来看,开福要建设长沙向北延伸实施辐射的过渡区,实现与常德、益阳、岳阳等湖南北部城市的有效对接。从我市先导区发展战略的确立与中心城区已有的基础地位来看,开福要建设以“一江两岸”为载体长沙中心城区的城北副中心,形成长沙中央商务区的拓展区、延伸区。
古城长沙沿着北去的方向,向海的方向,展开了自己博大的胸怀。沿湘江北去,奔向蓝海的战略——大城北战略,开始步步推进。
沿江北拓,资本传奇对接滚滚长江
2007年7月24日,中国单宗土地挂牌价格最高的新河三角洲地块拍卖。来自北京的北辰实业与北京城开集团,联手以92亿元的天价,拍下了新河三角洲。“中国地王”由此产生。与此同时,长沙市地标建筑将在新河三角洲崛起,就在三江交汇处的新河三角洲,长沙博物馆、长沙图书馆与长沙音乐厅将于近年建成。
业内人士都清楚,新河三角洲占据了这个城市的文化精华。城市催生了建筑,中国地王因“两馆一厅”而成就。
地段的价值,就在于人们对其物业的预期,承载着对升值空间的企盼。而资本的预期,是建立在冷静理性的分析基础之上的。
开福区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在短短5年间,从14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50多平方公里——
依托着路网骨架的拉伸,开福区将原是农村的先福村、马厂分场、马栏山分场建成了四方新城、江湾半岛新城与金鹰文化新城。
土地升值了,资本逐利而来。城北新城紧接外滩传奇,鹅羊秀峰鸟瞰洞庭入海。作为对接滚滚长江,眺望武汉城市群的前冲地带,开福区无限北拓,将使两湖真正相融。
“3+5”蓝色星群的梦想将被点燃,“两型社会”蓝色资本的传奇将被刷亮,“宜居”核变,资本能量勃发,短短三五年间,来自香港、北京、广东、浙江等地的地产大鳄,齐聚开福,上演了地产资本的大狂欢。
湘江世纪城、绿城·青竹园、天健·芙蓉盛世、珠江花城、藏珑、山语城、创远·湘江壹号……极具个性的大盘相继绽放,区域地产竞秀一触即发,后发的大城北,成长为最具长沙城市性格、最有品位的城区。
发展两翼,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
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快速在开福集约。这些元素在开福这个大熔炉中发酵、聚变,催生了城市经济爆炸式增长——
地方财政收入从2002年的1.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3亿元,2008年达到16亿元,2009年寄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
开福区原本是老工业区,但却选择了一条自己的路,把城市做大,山水优势开始焕发,城市开始宜居。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型,老工业企业虽然从城区中退出去了,但新的服务业却迅速成长起来,新型工业开始向新区聚集。
按照“兼顾两块、发展两翼、提升两带”思路,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走集群式发展道路。“兼顾两块”是指,一手抓“老城”的提质改造,一手抓“新区”的梯度开发。“发展两翼”是指,发展以霞凝新港、保税中心、火车新北站为基础的金霞经济开发区原规划范围集物流、商贸于一体的服务业板块;发展以沙坪工业组团为主体的金霞经济开发区规划新区平台的加工型和大运量工业板块。“提升两带”是指,加强规划控制和招商策划,依托沿线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好滨江产业带和芙蓉中路轴心带,将“两带”建设成为高品位、高投资强度、高税收贡献率的新兴经济带。
如果说,25年前,或者说10年前,长沙的期待在南,那么随着长株潭城市群试验区获批的尘埃落定,随着“3+5”城市群发展后劲的接踵而来,香火缭绕1000多年,造就“先有寺,后有城”史记的开福寺之地,再度被推上浪之尖。当铁路南北站定格金霞、中南物流航母试水北城,当湘江大道北延到沙河项目,建设不断向北等交通网络的明显完善,大城北瓶颈在迎刃而解。
记者观察
大城北华丽转身
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推动城北战略。——这是记者在开福区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长沙只有将富饶美丽的湘江作为自己的强大支撑,才可能成就一个城市的伟业。我们可以这样想象,20年后的大河之梦:站在南岳衡山北望,湘江如金色的缆绳,引领着以长沙为旗舰的中部最为庞大的城市群,奔向蔚蓝色的海洋。
6年前,面积达188平方公里的开福区,城区面积却只有14平方公里,走出伍家岭以北,就是广阔的乡村。多年以后,开福城区面积达50多平方公里,城区骨架加速拉大。
在城区面积得到有效扩大的基础上,集约化发展的需求也随之而来,在此基础上,开福区着力于通过交通优化、环境治理、棚户区改造等措施倾力提升城区价值,同时,继续拓大城区。
从倾力拓展城区面积,到倾力提升城区价值,这是一次华丽转身。
2008年开始,大城北价值开始清晰体现。
城区价值体现的关键要素,是房价。这是真正市场化、客观化的指标,也可以说是价格体现价值。在中国,香港和北京的房价居高;在湖南,长沙的房价居高;而在长沙,开福区的商品房均价又同比高于其他各区。开福区的房价,从长沙过去倒数第二的位置,达到仅次于芙蓉区的水平,而去年以来,已经数次成交高居榜首,目前已成为长沙五区商品房均价最高的城区。
开福区区委负责人表示,一个区域的发展,要定位,不要定数,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开福区后发赶超,跳过了传统城区的发展模式。产业和消费的升级,让区域发展直接进入高层次,并让房地产业升级,从而消费升级。
面对北辰·新河三角洲的破土动工、面对长沙体量最大的楼盘湘江世纪城雏形初现、面对中南地区最大的物流枢纽中心羽翼渐丰、面对长沙这个公园数量最多的城区的宜居吸引力、面对开福城区向可供开发土地面积占长沙的一半的发展预期……正在“巩固一方阵、建设大城北”,精心打造创业乐土、宜居城区、幸福家园的开福区,让我们看到大长沙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