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国土资源管理50年
1959年,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雪域高原上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从此土崩瓦解,废除了极端腐朽、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西藏百万农奴和奴隶翻身解放,挺直腰杆成为自己和国家的主人。
50年来,西藏在祖国大家庭温暖的怀抱里,在全国各族人民无私的援助下,在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与此同时,西藏国土资源管理事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人民当家作主,拥有自主经营的土地
民主改革前,旧西藏的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河流、河滩以及大部分牲畜,都由约占人口5%的官家、贵族、寺庙上层僧侣三大领主及其代理人占有。耕地面积约为330万亩,其中官家占有128.37万亩,贵族占有79万亩,寺庙占有121.44万亩,他们分别占有耕地总数38.9%、24%、36.8%,共99.7%;边远地区自耕农,约占0.35耕地。
1959 年,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完成了西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 9月21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土地重新分配给农奴,深刻地改变了西藏人民的命运。 1960年底,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颁发了第一批20多万张土地所有证,确定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昔日的农奴和奴隶从此成为土地的主人,焕发出了空前的生产和生活热情,迅速改变了西藏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区土地总面积为180334.83万亩。其中农用地面积为116432.3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4.56%。其中,耕地 541.78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0.47%;园地 3.24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0.0027%;林地19024.31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16.34%;草地 96687.44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83.04%;其它农用地175.66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0.15%。已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54000余本,发证覆盖率达90%以上。和全国同步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已完成试点工作,第一批集体土地使用证颁发到百姓手中。
逐步建立耕地保护制度,高原特色优势农牧业得到有效发展
西藏民主改革前,耕地数量少,质量差,农业生产长期采用原始的耕作方式,牧业生产基本采取自然游牧方式,农牧品种单一退化,生产力水平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极其低下。而今全区耕地面积达540万亩,并确定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1998年开始,全区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全面开展。 200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西藏实际,及时对全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进行了调整。经2004年检查验收,全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4700313.9(470万)亩,保护率为86.45%。
根据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确定了2008年度全区耕地保有面积为541.67万亩,并与各地(市)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在严格土地审批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目前,国家投资土地复垦整理开发项目4个,总投资3831万元,复垦整理开发土地面积18687.45亩,有效保障了西藏耕地总量占补平衡,提高耕地质量,农牧业现代化程度大幅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显著增强,粮食产量由1959年的18.29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95万吨;粮食平均亩产由1959年的91公斤提高到2008年的近370公斤,确保了特色优势农业的稳步发展,有效促进了青稞为主特色优势农牧业的开发利用,使2008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76元。
土地合理使用,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存和发展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民主改革前,西藏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实行封建农奴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民主改革,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实行土地改革,并不断建立了合理的土地使用制度。如今,西藏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集约节约用地,认真审查报批各类建设用地,尤其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积极为用地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青藏铁路、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林芝机场、直孔电站、狮泉河水电站、那曲物流中心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得到国务院批准并顺利实施,大部分已完工。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化步伐加快。旧西藏没有一条公路,如今以公路建设为重点,航空、铁路、管道运输协调发展,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以水电为主,地热、风能、太阳能等多能互补、点多面广的能源体系逐步建成。
民主改革前,西藏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农牧民居住条件极差,城镇居民人均不足3平方米。民主改革以后,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安排27.26亿元,完成近22万农牧民住房改造,使全区80%的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土资源系统以认真的态度,热情的服务,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中。认真做好农牧民安居工程用地报批工作,确保农牧民安居工程的顺利实施。通过努力,各地农牧民安居工程用地都得到了及时的供应,已有20万户、百万农牧民住进了安全适用的新房,农牧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雪域敲响土地拍卖的第一槌,土地交易无偿到有偿流转,促进地方经济增收
土地交易从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向有偿有限期有流动方向转变,土地市场日渐规范,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002年在那曲地区敲响了西藏历史上土地拍卖的第一锤,随后,拉萨市、日喀则、山南、林芝和昌都地区也纷纷开展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工作。目前,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一律实行招牌挂。2002至2008年,全区土地出让金总额达25.3亿多元。通过土地市场的合理流转,不断促进城镇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特别西藏首府城市拉萨,已发展成为了雪域高原上的璀璨明珠。同时,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有效地防止了腐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筹集了大量的资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