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是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50年,是西藏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50年,是科技事业不断进步的50年。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西藏的科技事业在人才、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有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2007年,科技对农牧业发展贡献率达到了36%,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了29%。西藏科技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了新的跨越,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科技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科技管理工作得到加强。西藏和平解放前,根本没有科技管理机构。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国务院派遣大批科技人员进藏参加各项建设事业,解决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科技问题。1974年3月,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统筹综合管理科技工作。相继建立和完善了地(市)科技管理机构。同时,在农牧业、工业、交通、卫生和地矿等部门也成立了科技管理处。到2007年,西藏53个县(市、区)设立了科技管理机构。各县(市、区)配备了科技副县长和科技副乡(镇)长。西藏科技管理工作已经由起步走上了正规化管理的轨道。
科学研究和推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1952年7月1日,成立了西藏第一个科学研究机构---拉萨“七一农牧业试验场”。到1978年,西藏共有18个科学研究机构。到2007年底,建立了173个科研、推广机构(其中自治区、地(市)、县三级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140个);在科研机构中,自治区和七地(市)共有33所,比1978年增加了15所。建立了农作物原种、蔬菜良种、半细毛羊育种、黄牛改良农牧综合试验示范、藏丹参种植开发、野生天麻半人工栽培科技示范、绒山羊产业化开发等10个科技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科研、技术推广体系。到2007底,全区共有10个县实施了科技富民强县计划;34个县(市、区)开展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共选派科技特派员542名。
科技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西藏民主改革以前,西藏的科技信息化建设基本处于空白。西藏民主改革后,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科技信息化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建立了西藏自治区中高级科技人才数据库、专利数据库、藏医药数据库等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其中包括500多个青藏高原数据库。开发建设了西藏旅游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藏汉文版西藏星火计划网、藏文农村实用技术信息系统、西藏科技信息服务网、西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系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等一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信息化建设科技数据平台。
科技法规建设逐步健全。1978年制定了《1978年-1985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80~2006年编制了“六五”~“十一五”自治区五年计划发展规划。1995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出台了《实施科教兴藏,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1998年,自治区颁布了《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办法》,这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第一部有关科技的地方性法规。“十五”以来,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法规体系建设力度,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办法》、《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办法》、《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决定》、《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决定》以及《西藏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等多部法规和文献。各地(市)也相继出台了有关科技政策法规的实施办法,初步建立了具有西藏特点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为西藏科技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从无到有,健康发展。2001年以来,相继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西藏自治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拉萨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阿里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4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于2006年6月30日,被国家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集成社会资源,建立了由457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库;设立了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每年200万元,专项支持企业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二)科研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稳步推进
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西藏自治区于1997年和2005年分别开展了科研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一是实行了管理制度创新。实行了所长负责制,所长为事业单位独立法人面向社会服务,对主管部门负责。各单位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性地规范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责、权、利,有效地促进了分配制度的改革。二是实行了用人机制改革。打破了传统的用人方式,逐步实行人员聘(任)用制。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根据岗位的需要和个人的特长,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部分单位与内地院所签订了培养人才的相关协议,通过交流、合作、挂职等形式来提升科研单位现有人才的水平。三是探索了激励机制改革。建立了重实绩、重贡献,效率优先、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部分单位将差额工资部分纳入“绩效工资”,奖惩分明,制定相关激励措施,提高了对科研人员的待遇。
(三)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截止2006年底,西藏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4341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49.44%。其中,少数民族32987人,占总数的74.39%;高级汇报专业技术人员1580人,占总数的3.56%,其中少数民族732人,占总数的46.33%;中级专业技术人员8322人,占总数的18.77%,其中少数民族 5585人,占总数的67.11%;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1891人,占总数的49.37%,其中少数民族16602人,占总数的75.84%。从科技人才结构比例与分布情况来看,工程技术人才3436人,占总数的7.75%;农牧业技术人才1802人,占总数的4.06%;卫生技术人才7633人,占总数的17.21%;科研人员1989人,占总数的4.48%。在科技人员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66人,学科带头人126人。西藏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1181人,占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24.36%。
(四)科技投入逐年增加,力度不断加大
西藏民主改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自治区财政对西藏科技事业的投入逐年加大,设立了科技专项经费。从“九五”期间科技投入8,737.5万元增加到“十五”期间的14,177.5万元(其中各地区财政投入2,305万元)。科技援藏力度不断加大,1996年-2007年,国家科技部和对口援藏省(市)为西藏安排科研项目共287项,落实项目资金13,015万元。在“十一五”前两年,自治区本级财政对科技三项费用投入达到10,400万元。各地区财政对科技三项费用投入达到 1,724.5万元(见表1)。2007年,自治区共安排科技计划项目105项,投入经费16,864.4万元,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加了 16,564.4万元,比1978年增长56.2倍。各地(市)财政科技投入1,037.4万元。
(五)民生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
科技推动了农牧业的大发展、大跨越。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西藏农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科技兴农是科技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也是西藏农牧业获得稳定发展的可靠保障。西藏的广大农牧业科技工作者,大力引进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加速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在农牧业科研方面,开展了农牧业资源调查、土壤普查、良种选育、耕作方式改革、规模化栽培、中低产改造、旱作技术等科研技术推广工作。实施作物品种更新工程,冬小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进试种和示范工作,到20世纪70年代全区范围内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和播种,成为西藏第二大作物,至今冬小麦播种面积在60万亩以上,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0%,据不完全统计,仅冬小麦良种一项为西藏增产粮食10万亿千克。推广种植冬小麦是西藏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农牧业技术革命,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引进、培育了一批优质、高产、优良新品种,新品种的引进解决了海拔3800~4200米高寒半干旱地区青稞良种问题。全区目前正在推广藏青336、藏青148、藏油1-5号、青油17号等一批良种。实施的西藏青稞β-葡聚糖生理功效提取利用技术及其功能食品开发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育成了世界上β-葡聚糖含量最大的大麦新品种。全区实现了主要农作物品种三次更新换代,正在进行第四次品种更新换代工作。在全区不同生态区域设立了37个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点。进行了综合技术组装配套研究与示范,引进示范蔬菜无土栽培、食用菌驯化等20余种农作物新品种和技术,使一批优良作物品种迅速得到推广应用。
实施的“冬小麦万亩千斤高产栽培研究与示范”、“青稞万亩千斤高产栽培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平均亩产量分别达到538千克和540.53千克,首创了西藏大面积综合高产栽培最高产量记录。西藏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西藏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拥有草原面积近83万公里。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实施了“黄牛改良”、“绵羊改良”、“牦牛本品种选育”、“优质牧草品种引进试验”等一系列研究、示范、推广工作。经过30年来的示范推广,目前,累计改良黄牛总数达到25万多头,产奶量比当地牛提高3~7倍,新增产值5.39亿元,纯收4.32亿元。累计改良绵羊60多万只,产生经济效益 9000多万元。1998年以来,实施优良牧草品种引进与试验示范,先后从国内外引进300余份优良牧草品种,筛选了40余份适应西藏不同生态条件的牧草品种。
西藏能源资源的研发利用成效显著。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在西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西藏积极开展了光伏应用推广工作。在解决广大无电藏族农牧民的生活用电和通信、广播电视的电源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源利用由最初的水力、煤、石油等开发逐步扩大到对地热、太阳能、风能等能源资源的利用研究。西藏的太阳能研究、开发、利用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主要是以光热为主,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西藏已经建立了县级独立光伏电站 7座,乡级光伏电站、风光互补电站300多座,户用太阳能光伏电源、风光互补电源约10万套。这些太阳能、风能等能源项目的实施对当地政府、企业、邮电通讯、广播电视、当地农牧民群众的照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90年开始,国家先后在西藏实施了
几个影响力很大的光伏发电项目,如“西藏阳光计划”,国家电力公司(原电力部)的“无水能无电县电力建设计划”,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电力部共同投资的“西藏阿里光电计划”,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以及国家发改委的“送电到乡”工程,《西藏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西藏薪柴能源替代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等。此外,还有青藏铁路、气象台站、光缆通信以及部队、武警、公路系统等也都大量采用光伏发电。到2007年底,西藏光伏发电的累计安装量已经达到9MWp,约占全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70MWp的13%,居全国第一。2002年,西藏实施“送电到乡”工程,在那曲共建造10座风/ 光互补电站,西藏自治区共推广太阳灶约25万台,太阳热水器约30万平方米,被动式太阳房约40万平方米,太阳能温室约300万平方米。2001年通过借鉴内地成熟技术,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在拉萨近郊结合太阳能集热、保温技术,研制成功了适用于西藏的沼气池型。截止2007年,全区农村户用沼气累计发展到2.5万余户,年产沼气960多万立方米,节约标煤近6800余吨。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不仅解决农牧民的生活燃料问题,还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