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 潘未末 通讯员 许觉辉)记者从昨日下午市交通局召开的上半年工作总结大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交通物流体系运行整体向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初见成效。
海港货运降幅收窄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交通部门今年采取上门服务、优化政策、提高资助、拓展市场、加大投资、宣传推介等措施,有力改善交通物流产业发展环境,全市交通物流产业取得较好发展。其中,海港货运降幅收窄。1-6月深圳港货物吞吐量8768.05万吨,同比下降16.6%,降幅较1-5月放缓1.6个百分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808.1万标准箱,同比下降20.6%降幅较1-5月放缓0.2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10.36%,减幅创今年新低。
空港客运逆势上扬。1-6月机场旅客吞吐量1186.14万人次,同比增长12.1%;货邮吞吐量26.81万吨,同比下降12%,其中6月份货邮吞吐量4.78万吨,环比增长1.97%;航空器起降9.81万架次,同比增长5.3%。上述三项业务指标在珠三角地区的市场份额均有所上升。
物流产业平稳运行。1-6月全市物流业增加值318.57亿元同比增长5.74%,占全市GDP比重为8.94%;物流总费用554.09亿元,同比增长3.32%,占全市GDP比重为15.56%。
基础建设有序推进。1-6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76亿元,占年度计划120亿的38.97%。
公交民生指标持续向好。1-6月城市公交日均客流603万人次同比增长9.8%。安全形势稳中趋好。1-6月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0宗、死亡34人,同比分别下降64.71%和63.83%。
年底前深莞惠开通9条公交化班线
在昨天的会议上,市交通局部署了下半年重点工作。其中,推进深莞惠交通一体化工作被放到首要位置。交通部门将迅速落实深莞惠三市签订的《深莞惠三市关于加快推进边界道路建设及连接工作的协议》及《关于跨界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合作计划的协议》两个协议,统筹推进三市间路网、城市公交等交通一体化工作。在推进深莞惠毗邻镇客运班线公交化方面,力争年底前三市之间开通9条公交化班线;启动龙凤大道、建安路至新和路跨东宝河大桥等深莞惠三市间衔接道路的前期工作,推进深惠高速公路扩建前期工作。
同时,还将突出四项重点工作:一是抓双港物流建设。大力推进盐田港区集装箱码头扩建工程、大铲湾集装箱码头陆域形成工程和盐田西港区集装箱码头工程以及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华南国际物流中心、盐田港现代物流中心、西部第三方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深圳中外运平湖物流中心、盐田港普洛斯国际物流园、深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期)等项目前期工作。
二是抓紧路网建设。切实加快沿江高速、南坪二期、西部疏港道路和梅观高速扩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外环高速、清平二期、五和大道、平吉大道和洲石路等项目。
三抓场站建设。加快月亮湾、侨城北2个公交综合车场及沙河东路等11个公交场站的建设,力争新开工建设40个公交场站;加快推进南山、盐田、平湖公共交通枢纽中心、坪地公共驾驶员教练场、东西部港区集装箱拖车停车场以及118个公交场站的前期工作。
四抓公路养护。制定实施“三年行动、千公里工程”计划,对现有公路按照城市化标准进行市政设施综合整治。先行实施180公里人行道整治和生态绿化工程,完成坪西大桥等24座桥梁的拆除重建、龙岗立交等13座桥梁的维修加固以及16个路段的水毁修复与边坡整治任务,逐步实现特区内外道路管养水平一体化。
年内再增28条公交线路
下半年,我市将继续实施三层次公交线网规划,年内计划新增公交线路28条、优化调整线路150条,确保特区内公交全覆盖、特区外达75%。参照梅林关、华强北等片区交通综合整治的做法,及时制定实施公交改善方案,大力解决南头联检站等重点地段、区域高峰期乘车难问题;要全力配合地铁建设,及时调整优化公交线路,保障正常公交出行。
今年我市还将制定实施绿色交通三年行动计划,在公交出租行业大力推广新能源,规划建设盐田绿色公交示范区、光明绿色交通先行区,推广使用300辆混合动力公交大巴、300辆液化天然气大巴、30辆比亚迪双模电动出租车。
TAG: 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