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曾多次报道莞惠深交通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如今三市联席会议传来喜讯:跨市公交互免路桥费年内实施、跨界客运班线着手优化、三市边界的一些断头路即将打通。三地公交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将很快迎刃而解。
深莞惠三市一体化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读书可以就近入学、看病三市间医院检查结果互通、跨市公交将互免路桥费……昨天,深莞惠三市在惠州举行第三次联席会议,签订了三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协议和一个章程,三市视环保、规划、交通等方面的一体化为共同的事业。
社会公共服务 多项惠民工程
在当天签署的三个协议中,社会公共服务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无疑最惠民。根据协议,三市将实施教育、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等多项惠民工程———
教育:逐步实现优先安排符合流入地政府规定就读条件的三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相对就近入学。对具有三市户籍,符合流入地政府规定就读条件,并在流入地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逐步允许填报当地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的志愿。完善三市特殊教育教学机构,实现三市特殊教育资源共享。三市教师业务培训互认,三地户籍教师资质互认。
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逐步实施“一证通”、“一卡通”工程。(1)建立三市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供求信息的共享;建立三市共享的创业带动就业的项目库;探索试行三市联合培训颁发职业资格证书。(2)推动三市社会保险的信息互通,逐步实现社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3)研究探索三市医保服务系统的互联互通。
卫生: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一单通”、“一证通”工程。三市三甲医院(含中医三甲)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建立三市三甲医院技术交流工作机制。三市食品行业、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卫生培训合格证明互认。建立三市公共卫生监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公共卫生监管和公共卫生应急事项,联席会议由三市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市长轮流主持。
通边界断头路 建交通一体化
备受三市市民关注和本报多次追踪报道的城市边界断头路和跨市公交路桥费问题,在本次会议上终于有了一个说法。会议上三市签订《深圳市东莞市惠州市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一体化补充协议》,三市将打通城市边界一些断头路,今明两年三市启动八个道路桥梁建设项目———深莞间的泗黎路、梅观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清湖至黎光段),深惠间的兰竹东路—西南大道、锦绣东路—石化大道、丹梓东路—龙海二路,莞惠间的龙江东江大桥与东平东江大桥、红海大桥、省道S120石排至桥头段。
根据三市签订的《跨界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合作补充协议》协议内容,进一步完善三市衔接区域内的交通一体化———
完善场站建设:2010年年底前分别在三市毗邻处规划建设两个道路旅客运输换乘站,站址为惠阳秋长镇白石村与深圳龙岗坑梓交界处的惠州侧、惠阳新圩约场与东莞清溪镇铁场交界处的东莞侧。
优化整合旅游客运线路:推进深莞惠三市的旅游客运线路对接工作;开展对现有跨市客运班线进行优化改造的前期调研工作,包括将普通班车改造为高速直达客车,以及对重复、运力过剩的线路进行优化整合。
互免路桥费:争取在今年年底对跨市公交化运营班线在经过收费站时实现免费通行。
优化公交运输线路:对已经开通的跨界道路客运公交化运营线路进行优化和调整。
开通出租车点对点运输:依托统一的GPS监管平台实施跨区域营运出租车的监督管理,年底前实现三地出租车跨区域送客以点对点的方式运营,异地返程的出租车在当地交通主管部门指定的配客点配客。
会议上,三市还签订了《深圳市东莞市惠州市规划一体化合作协议》和《深圳市东莞市惠州市界河及跨界河综合治理专责小组章程》。
本报记者 黄礼琪 通讯员 邓真 戴建
TAG: 金羊网-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