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几许风霜与韶光。
60年,几多梦想与辉煌。
60年是一座丰碑,她铭刻着浙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创造的震古烁今的千秋伟业;
60年是一个坐标,她昭示着浙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未来走向。
一、梦想:浙江人渴望富强的亘古追求
素称“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的浙江,位于祖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这片丰饶神奇的土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都是中华文明之光中耀眼的晨曦。
先秦时期,这里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迹,演绎过卧薪尝胆的故事。无论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还是五代十国时期,这里成了躲避战乱寻求安定的家园。隋唐开凿京杭大运河后的盛景,南宋定都临安的繁华,明清百业兴旺的丰裕,浙江在中国历史的天空谱写过瑰丽的华章。
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大清帝国的迷梦。此后,宁波等五个口岸在西方列强炮口的逼迫下相继开埠,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浙江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富强的道路,在峥嵘岁月中历经艰难坎坷。从浴血抗英的定海三总兵到浙东抗英武装“黑水党”;从太平天国李世贤在金华建立侍王府开展反清活动到海门应万德反教会斗争;从开办宁波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杭州通益公纱厂、萧山通惠公纱厂等图谋实业救国,到蔡元培、章太炎、陶成章、徐锡麟、秋瑾参加的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一次次上下求索,一幕幕曲折悲欢,历史在辗转中踯躅。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漫漫的神州长夜显露出希望的曙光。马克思主义照亮了浙江人民前进的道路,指明了民族复兴的前程。
日出东方,浙江是马克思主义的曙光最早照耀的土地之一。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胜利闭幕。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921年9月 27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农民协会——衙前农民协会在萧山衙前村成立。一年以后,浙江第一个中共组织——杭州党小组创建。从此,革命的火种在浙江大地上广为播撒。1927年6月,中共浙江省委在白色恐怖中成立,从1927年下半年到1930年,在浙江,共产党领导了大小60余次武装起义,涉及50多个县,有力地削弱了国民党在浙江的统治。列入中央军委正式序列的全国14支红军之一的红十三军,人数最多时达6000余人,在浙南燃起了武装斗争的熊熊烈火。为掩护红军主力长征而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粟裕、刘英的率领下,开辟了浙南游击根据地,使之成为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南方14块游击区之一。1939年 7月,中共浙江省委在平阳县凤卧乡召开第一次党代会,统一和加强了浙江党的领导,为坚持团结抗日作出了重要贡献。到抗战胜利时,浙江境内已建立了浙东、浙西抗日根据地和浙南抗日游击区。解放战争期间,浙江的共产党人从隐蔽战线转为公开的武装斗争,在浙东、浙南、浙西南地区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动摇了蒋家王朝统治的根基。
1949年5月3日,枪炮声唤醒了一座城市的黎明,浙江省会杭州回到了人民的怀抱。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响解放浙江沿海岛屿的战斗,先后解放了舟山群岛、洞头列岛、一江山岛、大陈岛等沿海岛屿。1955年2月 26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麂列岛。至此,浙江全境完全解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社会状态,彻底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了近代以来浙江人期盼的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梦想,浙江的发展开始了新的纪元。
浙江人渴望富强的千年梦想启示我们:锦绣浙江是一块敢于造梦、勇于追梦的地方,然而,在黑暗落后的旧中国,浙江人民所希冀的家国富强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浙江人民经过艰辛的奋斗,千年梦想才成为现实。
二、求索:浙江人民百折不挠的坚韧品质
革命取得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解放初期的浙江,农村凋敝,工厂歇业,市场混乱,物价飞涨。浙江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斗志,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开始了改造山河、建设家园的英雄壮举。(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浙江人民由此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从1950年初至1952年2月,浙江广大农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340万农民分到了土地,占全省农村人口的79%。伴随着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浙江确立,这为浙江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基础。
翻身作主的浙江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美好家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当朝鲜战争爆发时,浙江人民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据统计,到1952年4月底,全省共捐献3390多万元,可买战斗机226架,超过原定计划77%,居全国各省捐献数第一。
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一些最急需的工业建设项目,如修复长兴煤矿、兴建浙江麻纺织厂和黄坛口水电站等工程相继动工,从而拉开了浙江工业建设的序幕。
从1957年底开始,浙江钢铁厂、杭州锅炉厂、杭州重型机械厂、杭州汽轮机厂、杭州轴承厂、杭州玻璃厂等一批重点项目先后动工兴建。这一批骨干企业的建成投产,大大增强了浙江的经济实力,为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安江水电站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水电建设史上无先例可循的大型水电工程。建设者们仅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水电站的建设工作。1959年4月9日,周恩来同志在这里留下“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的题词。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家园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了一股无穷的力量。然而,正如世界上没有一条笔直的河流一样,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浙江与全国一样出现了急躁冒进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等“左”的错误。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长时间的错误,使浙江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为了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年轻的共和国在探索中走了弯路,在成长中经受挫折,在磨难中经受考验。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寻,没有固有的经验可鉴。所以,这条道路的求索必定是十分艰难而曲折的。因其艰难,故成其伟大!
历史是一条前后相继的河流,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有机的统一。后人总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前行,又总是要超越前人而作出新的创造,这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浙江不仅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初步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66年,全省粮食亩产量达到437公斤,成为全国第一个超《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亩产指标的省份。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省工业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仍然艰难地向前发展。特别是社队企业的诞生和发展,也为改革开放以后全省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如果没有前20多年奠定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制度基础和创造的物质条件,就不会有浙江后30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
历史赋予每一代人各自的使命,历史公正记录每一代人走过的脚印,历史也把进一步发展的课题留给后人,一串串不懈求索的足迹,指引着一代代人走向崭新的地平线。
经历无数风雨,承受多少阵痛,在党的领导下,浙江人民艰辛求索的历程启示我们:寻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是很不容易的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不在于其不走弯路、不犯错误,而在于其对待失误的态度,纠正失误的力度和成效。面对挫折,我们党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勇于坚持真理,郑重对待失误,善于总结经验,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三、旗帜:引领浙江人民不懈奋斗的崇高信念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从中国实际出发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顺利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从1956年起的20年中,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建设中,勇于摆脱苏联模式,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尽管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和实践经验的不足,走了不少弯路,但是在探索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却为后来者开辟新的航向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的坚强决心,浙江由此步入改革开放的快车道。
实践的自觉来自理论的清醒。早在1978年6月,浙江省委就组织学习讨论真理标准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省委及时组织传达和学习,在党员干部中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了全面拨乱反正。各级党委认真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不断冲破僵化观念束缚的同时始终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省委对领导干部进行了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大规模调训和轮训,掀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尔后,相继启动为期十多年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2005年,为认真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期望浙江走在前列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提出了“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的新要求。2008年9月以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省深入展开,广大党员模范地践行着“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
科学理论的活力,在创新中迸发;科学理论的威力,在实践中体现。在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浙江人民做到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工作就跟进一步,实践就向前推进一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经历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快速推进与农业生产力大解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构建与小康社会建设全面推进这样的发展历程。从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浙江人民思想解放的步伐始终与改革开放的进程相伴随、共命运。随着事业的发展,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总是相伴而生,而浙江的广大干部群众总是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通过解放思想不断发现新问题、拿出新办法、化解新矛盾,根据各地实际探索不同的发展思路,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时代的洗礼启示我们:科学理论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浙江的一切发展与进步,最根本的原因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含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凝聚力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将在浙江大地上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四、道路:特色鲜明的发展样本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路子,关键看其是否适合社会发展阶段和本地实情,是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否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科学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认真研究“浙江现象”、深入探讨“浙江模式”、全面总结“浙江经验”、大力弘扬“浙江精神”,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富民强省的发展道路,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浙江奇迹”。
浙江60年最成功的实践就是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新中国成立后,勤劳智慧的浙江人民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农业发展之路,从分田分地,到建立农业劳动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探索工业发展之路,从对私营企业进行初步改造,到推进公私合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手工业合作化,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探索社会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实行司法改革,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等等。其间,曾经创造出许多名闻全国的经验:如在全国第一个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实现包产到户;形成了维护基层稳定的“枫桥经验”;兴办了全国最早的社队企业和乡镇企业……
改革开放以后,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明确的发展之路:从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到实施“八八战略”、“凤凰涅槃”、“腾笼换鸟”,再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浙江人民抒发创业激情,展现创新精神,积极性、创造性空前高涨:推进市场化改革,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探索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培育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推进农村工业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培育块状经济,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推进市场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商品市场,积极培育生产要素市场,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了原材料与产品市场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推进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加强区域经济协作,“走出去”、“引进来”,形成了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形成了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步伐,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形成了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大环境。据专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有27个方面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正是这些改革创新举措创造了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形成了率先改革、率先发展的先发优势。
浙江60年发展道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愿望统一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凝聚起强大的力量。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中,浙江各级党组织自觉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同时善于把中央精神和浙江实际结合起来,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实践,既放手让人民群众干事业,又积极引领人民群众创大业。凡是人民群众能做的事,政府尽量放手和发动老百姓去做;凡是依靠市场机制能解决的事,政府尽可能做到不越俎代庖。对于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暂时看不准或有争议的,不急于下结论;看准了的积极加以肯定,予以大胆推广;坚持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摆脱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和无谓纠缠。浙江各级党组织从浙江人民的实践创造中形成新的理论认识,从浙江人民的发展愿望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60年来,浙江从国家投资少、经济总量小、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的省份一跃成为全国体制机制最活、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快、人均收入最多的省份之一,目前以全国近1%的土地、4%的人口创造了7.5%的生产总值。
浙江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启示我们:走具有中国特色、契合时代特征、符合浙江特点的发展道路是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是最有活力和前途的发展之路,也是最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幸福之路。
五、巨变:载入史册的壮丽诗篇
60年来,浙江人民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谱写了一曲气势磅礴而又绚丽多彩的壮丽诗篇。
浙江是我国近代工业萌芽较早的省份之一。但是在解放前,民族工业奄奄一息,重工业几近空白,屈指可数的几家铁工厂只能修配不会制造,轻工业也只有寥寥数家。1949年,全省工业固定资产只有1.03亿元,总产值5.56亿元。2008年,中国1000家最具活力的中小企业中浙江占198家,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浙江占123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浙江占70家,总数均居全国第一。1949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仅有15亿元,2008年达21487亿元。人均GDP由1949年的72元增加到2008年的4221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100倍,年均增长8.1%。60年,浙江实现了由落后的农业社会向先进的工业化社会的历史性跃迁,在GDP中三次产业比例由1949年的68.5∶8.0∶23.5,转变为2008年的5.1∶53.9∶41.0。经济的快速增长、综合实力的增强,使浙江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迅速上升。2008年,GDP总量列广东、山东、江苏之后,居全国第4位;人均GDP列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之后,居全国第4位和各省区第1位。
交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全省铁路营业里程由1949年的390公里增至2008年的1306公里。1971年实现了全省县县通公路,2002年建成了全省“4 小时公路交通圈”,公路通车里程由1949年的2197公里增至2008年的10.37万公里,高速公路达3073公里。宁波—舟山港成为世界级大港。民用航空有杭州、宁波、温州等7个机场,通航城市188个。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萧山机场扩建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兴建,使全省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
水利兴则天下定。清代中叶到民国期间,水利长久失修,江堤海塘千疮百孔,浙江经常处于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悲惨境地。1911年到1948年38年中,浙江曾发生水灾29次,旱灾21次。1922年60多个县大水,1934年70个县大旱,全省耕地有一半以上受灾,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带领人民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水利建设热潮,从各地大小水库和珊溪、汤浦、曹娥江大闸,到防台御潮的千里标准海塘、防洪减灾的千里江堤、百城防洪工程等众多的重大水利建设设施,为浙江农业的发展和百姓的安居乐业构筑了一道道护卫生命的“万里长城”。
科技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脊梁。解放前,浙江科技基础极为薄弱,1948年科研机构仅有科研人员100余人,其中相当于工程师职称的只有16人,全省只有科技人员1302余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开展科教兴省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率先改革科技体制,建设公共创新平台,全面提升科技、品牌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大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2008年,全社会科技投入达到619.5亿元,比有统计数据的1990年增长71倍,年均增长26.8%,R&D(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由0.23%提高到1.61%。目前,全省已有318家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2家,占全国总数的近十分之一,总数居全国之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解放前夕,全省仅有10座电影院,1个电影队,28个专业剧团,41座剧场,2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01个民众教育馆。当时,全省人民平均每年只能看到0.15场电影。文化设施极其匮陋,文物古迹横遭破坏,许多戏曲濒临湮灭,号称“人文渊薮”的浙江文化事业日趋衰败。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文化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多项指标列居全国前列。到2008年底,全省1215个乡镇和32976个行政村的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99.6%和98%以上。全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覆盖率分别达96.7%、87.8%,乡镇文化站的覆盖率达到66%,70%的行政村因地制宜建成了村级文化活动室。浙江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解放前夕,全省人口中文盲占80%以上,大中小学在校生加在一起只有90.6万人,仅占当时全省人口数的4.3%,成人业余教育几乎是空白。60年来,浙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完善,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和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流动人员适龄子女的入学率达97.5%。高等学校由1949年的4所增加到2008年的77所,在校大学生数由1949年的3112人增加到83.2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从1949年的1.5人增加到169.5人。目前,普通高考录取率达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0%,高等教育已从“独木桥”走向了“立交桥”的大众化阶段。
医疗卫生是造福人民的事业。解放前,浙江是霍乱、鼠疫、天花、白喉、疟疾、血吸虫、钩虫、丝虫、姜片虫等传染病、地方病严重流行的地区之一,呈现“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1949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甚少,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仅有288所医疗机构、12122名卫生人员、6081张病床。新中国成立60年来,浙江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到2008年底,全省已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5870所,卫生人员275047名,病床155622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由1949年的0.43人增加到2008年的1.99人。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平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约35岁提高到现在的76.6岁,百岁老人也由1953年的5人上升到 2007年的917人。
浙江60年的辉煌巨变启示我们:一个地区的发展,只有从国家和时代的坐标上去认识,才能更加准确;一个社会的变革,只有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中去把握,才会更加清晰。所有亲眼见证这60年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所有亲身投入这60年伟大变革并贡献自己力量的浙江儿女,都有理由为如此的成就感到自豪,都要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六、人民:创造历史奇迹的根本动力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浙江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社会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社会主义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从而开辟了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60年来,浙江最深刻的变化体现于人民,最根本的实惠共享于人民,最强大的动力蕴藏于人民。
浙江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铸就了浙江人兼容并蓄、义利并举、求真务实、发愤图强的优秀精神品格。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人民秉承深厚的传统文化,融合新的时代要求,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浙江精神。从“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到“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其最本质的核心是创业创新。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秀品质,一旦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新的品格,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在伟大的历史变革中产生排山倒海的力量。
60年来,浙江人民在历史的创造中留下了他们平凡的身影:在川流不息的队伍中喜送公粮的农民,在隆隆的机器声里彻夜生产的工人,在灯火通明的教室里朗朗诵读的孩子,在巨浪翻腾的大海边守卫边防的战士,在赈灾救灾捐款箱前排成长龙的市民,在市场大潮中酝酿伟业的“浙商”……
60年来,浙江人民在伟大的业绩中写下了他们不平凡的名字:第一代农业劳动模范陈双田,工人锅炉专家陈有生,著名劳动模范、农业集体化带头人罗祥根,我省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组织者许桂荣,大陈岛早期建设者王宗楣,以改革先行者名闻全国的步鑫生,中国第一位领到营业执照的个体户章华妹,中国民营包机第一人王均瑶,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建设者陈定模,中国核农学开拓者陈子元,中国第一位奥运会女子冠军吴小璇,神州第一小商品超市推进者、原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全国劳动模范孔胜东,捐资兴建100所希望小学的圣雄集团董事长林圣雄,“金融卫士”刘玲英,几十年在雪域高原无私奉献的陈金水,背着母亲上大学的全国道德模范刘霆,全国公安一级英模王法金,党的优秀理论工作者雷云,优秀基层干部陈柱平、钟伟良、毛文国……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60年来,浙江省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有821人,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的有4015人,被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的有20130人,被授予其他各种荣誉称号的有数百万人。他们之中,有工人、农民、战士、教师、学生、医生,有领导干部、科学家、作家、艺术家、思想理论家。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标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典范。
60年来,浙江人民当家作主,在各级党的代表大会上、人民代表大会上、政治协商会议上,庄严地行使着属于自己的权力。他们更是基层民主的主体,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浙江人民在改变历史的同时,也在创造着自己的美好生活,共享发展成果。解放以前,国弱民穷,广大人民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一遇灾荒就出现卖儿鬻女、逃荒要饭的凄惨场景。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省城乡居民经过了从脱离贫困,解决温饱,到迈向小康的历程,人民生活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194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仅为116和47元,2008年增加到22727和9258元,比1949年分别增长196和197倍。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1952年的0.3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4501亿元,人均储蓄28323元。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0%以上降至2008年的36.4%和38%。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由1957年的6.4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34.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62年的11.7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58.5平方米。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社会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浙江人民正享受越来越富裕的小康生活。
60年的历史,是一部浙江各级党组织带领浙江人民创造的波澜壮阔的建设史、艰苦卓绝的创业史、开拓创新的改革开放史。
60年浙江人民的奋斗历史启示我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宗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奇迹的真正动力。
七、先锋:60年巨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是浙江60年历史巨变的卓越领导者。
浙江是全国建立党组织较早的省份之一。从1921年建党到1927年4月,全省党员从 3人发展到4000余人,党的组织由1个发展到30多个,共产党人的足迹已遍布全省大部分地区。至解放时,全省党员人数有5万多名,党的支部(总支)2389个,其中农村支部2093个。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省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素质逐步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据统计,到2008年底,全省共有党的基层组织16万个,中共党员301.2万名,其中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有20173名。
浙江历来人才辈出,灿若星河。但是,在浙江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集中了这么多先进分子,组织得这么严密和广泛,为浙江的解放和发展作出那么多牺牲和贡献。为了迎接新中国的到来,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1949年解放时全国党员人数为300万,而有名可查的党员烈士就有370万,大多数共产党员没有看到五星红旗升起的这一天。浙江的党员干部也是如此。解放前,浙江10任省委书记、代理书记中,就有6人在浙江被捕遇害,他们是年仅21岁的王家漠、30岁的张秋人、31岁的卓兰芳、23岁的徐英、36岁的罗学瓒和37岁的刘英。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60年来,在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哪里任务最艰巨、情况最危险,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哪里群众最需要、工作最艰苦,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出现。危急关头,救灾一线,每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每名党员就是一面冲锋旗帜。
浙江各条战线的300多万名专业科技人才中,共产党员占了近60%;最近评选出的浙江省349名劳动模范中,共产党员占85%;2008年新发展的党员中,各类先进模范人物有2961人;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有274名各类先进英模人物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来自各个行业,所处的地域不同,工作岗位也不一样,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以一流的业绩和崇高的品格,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由衷敬佩,为党的旗帜增添了光彩。他们是浙江共产党员的代表,在他们的前面有几代浴血奋战的战友,在他们的身旁和身后还有数百万默默奉献的同志,这是一支庞大的英雄队伍。
当代中国依然处在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之中,我国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过去没有的阶段性特征,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党的自身建设任务也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艰巨繁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我们党成立近90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多年不懈奋斗的历程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事业的战斗堡垒,共产党员是我们事业的先锋模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八、展望:描绘更新更美的画卷
在中国文化中,六十甲子是个特殊的年轮。60年,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运行轨迹和浙江的时代面貌。
不久前逝世的大学者任继愈先生曾感慨地说:“只有历尽灾难、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才有刻骨铭心的翻身感。”肺腑之言令人深思。
我们以感慨的心情珍重来自不易的今天,我们更要以豪迈的激情去创造明天。
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谋划了下一步发展的宏伟蓝图: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当前,浙江正处于人均生产总值由6000美元到10000美元的发展新阶段,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发展新时期。经济社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也和全国一样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早早地反映在浙江这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上。
困难和挑战,是浙江这样快速发展的地区在上升通道中必须跨越的障碍,停滞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回首60年历程,浙江既充满希望,也包含曲折。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干扰和困难,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险和考验,浙江都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着力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坚持加强制度建设,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着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007年6月,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要求努力实现“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文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宽裕,力争在加强自主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在深化改革开放方面实现新突破,在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实现新突破,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全面改善民生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走在前列。
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几千年来,奔腾不息的钱江大潮目睹了两岸人民的苦难和忧患,求索和奋斗。今天,她见证了浙江人民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豪迈。
我们的事业崇高又神圣,我们的责任重大又光荣,我们的前景美好又光明。
发展的力量生长在每一个浙江人的心里,美好的未来掌握在每一个浙江人的手中。
5000万浙江儿女将携手共进,为绘就浙江发展繁荣进步新画卷、谱写浙江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TAG: 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