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12月31日讯 钢价涨声一片之余,钢材库存处于历史高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时候,一年一度的铁矿石谈判也即将开始。
然而,就是在这样种种“不合时宜”的时间里,宝钢又涨价了。历来被视为市场风向标的宝钢,在这个敏感的时期顶风提价,这背后到底埋藏着怎样的利益链?
宝钢身陷“日本制造”
“宝钢涨价可以看做是对之前价格的一个修正,但调的幅度这么大,确实是没有想到。”银河证券分析师孙勇对记者表示,2008年因金融危机钢价暴跌,在2009年4月份之前都处于回升状态,此后因为爆炒钢铁期货大幅加了一次价,10月份之后出厂价一直处于一个下跌的状态,直到最近的这次调价,12月份其实已经有了端倪,只不过当时是采取取消优惠的方式。孙勇指出:宝钢涨价的事情本身没什么,只是时机确实有点敏感。
2009年12月10日,宝钢宣布了一份引起轩然大波的碳钢产品出厂价,这是从2003年以来月调价幅度最大的一次,各主要品种全线上调了300元-600元不等。
资料显示,宝钢并非第一次在铁矿石谈判前上调价格。2007年11月,宝钢就将2008年一季度热轧产品价格上调了300元/吨,冷轧产品价格上调了200元/吨。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白益民指出:日本最大的综合商社三井物产早已洞察到中国市场将带动铁矿石现货价格上涨,从而打造了新日铁、三井物产、商船三井、上海宝钢、巴西淡水河谷这一个利益共同体。
白益民表示,三井对于宝钢的渗透可以追溯到成立之初。早在1977年,宝钢筹建期间就是从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铁引进技术设备,而三井物产拥有新日铁的20.132%股权,与此同时,三井财团的骨干企业东芝和石川岛播磨重工与新日铁合作成为宝钢的设备供应商,但从此宝钢只能选择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铁矿石。
“日本制造”的钢铁生产设备是否真的无法消化中国低品位铁矿石已无人知晓,但这却为中国钢铁企业陷入日后的困局埋下了至关重要的伏笔。
三井物产扼住铁矿石来源
谁控制了上游,谁就真正扼住了钢铁行业的咽喉。
“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三井物产就开始在海外广泛地采集信息、购买铁矿石,通过和国外签订长期合同,进一步投资矿山,最后入主矿山企业的董事会。三井物产积累了丰富的铁矿石贸易经验,并且通过长期贸易合同、投资、参股、成立合资公司、参与经营等诸多手段与矿山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白益民表示。
而中国是在2004年才进入铁矿石谈判的。2005年日本新日铁与巴西淡水河谷单方面达成协议,将铁矿石价格涨幅定为71.5%,中国钢企被迫妥协;2008年新日铁又与巴西淡水河谷率先达成了涨价65%的协议,再次逼迫中国接受了巨大的涨幅;2009年力拓与新日铁公司达成铁矿石合同价格降价33%,而这一次,中国没有妥协,铁矿石谈判也就此展开了拉锯战。
为什么总是日本最先达成协议接受一个高价格呢?
答案是首先新日铁公司和三井物产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之间是相互持股和共同投资的关系;其次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和澳洲两拓也早已被牢牢绑定,成为三井全球布局的其中一部分。
白益民指出,三井物产与淡水河谷在2002年4月签署了战略联盟协议,正式将合作关系扩展到铁矿石业务之外。2003年9月,三井物产出资收购了巴西淡水河谷的母公司Valepar公司15%的股份;此外,三井投资有力拓的Robe River、West Angelas铁矿山和Pannawonica矿山,与必和必拓经营有Mt.Newman、Yandi和Mt.Goldsworthy三座铁矿合资企业。
除三井物产以外,日本另外两家大财团住友和三菱财团,也同“两拓”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目前三井物产铁矿控股产量位居全球第四,年开采权益已超过4000万吨。
宝钢的日本血统
而宝钢在这场游戏中到底充当什么角色?
我的钢铁网近日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18日,全国主要城市建筑及板材库存已经达到1218.75万吨,同比增长了109%。库存居高不下,宝钢为何如此有信心豪赌涨价?
华创证券分析师黄抒雁指出,宝钢提价主要是由产品的供需关系决定,下游汽车家电等板块需求强劲,同时,成本推动价格上升,在铁矿石、焦炭2010年涨价的预期之下,宝钢价格提前上升,消化成本。但当记者提出,目前钢企的库存量并不支持涨价时,黄抒雁表示,库存是从2009年8、9月份就开始增长,不只钢铁,大宗商品的库存也在涨。
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宝钢作为中国钢铁企业的一分子参与铁矿石谈判,国内涨声一片的现状只会令中国定价权落于下风。
孙勇表示,宝钢的优势是冷轧钢,占有率有50%以上,并不代表其他的企业也可以跟风涨价。但事实上,武钢、鞍钢等众多钢厂也跟风上调各钢材品种价格,其中武钢的无取向硅钢的部分产品上调达500元-550元/吨。
据悉,宝钢目前99%的铁矿石均靠进口,而以其为代表的中国钢铁企业自2004年以来在铁矿石谈判中就屡陷被动挨打局面。
其实不仅在铁矿石获取方面受制于人,宝钢在海运物流环节也有着三井血统。2004年3月,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与日本商船三井公司签订采用30万吨级大型矿船承运宝钢巴西进口矿20年的长期运输协议,至2009年时,商船三井为宝钢每年承运1000万吨以上的铁矿石。
宝钢从出生的那天起,对三井技术、人才和物流的依赖就已盘根错节、深入骨髓。2005年,宝钢、新日铁和阿赛洛三家共同建成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65亿元,宝钢出资50%,新日铁38%,但主要生产设备及核心技术均来自新日铁。
至2007年,三井物产与宝钢集团在国内共经营7个钢铁加工基地,并筹建山东、广东两家,宝钢在负责运营其中一基地的企业中持有75%的股份。虽然因为政策限制,宝钢享有合资公司的控股权,但三井的势力却不仅限于此。以无锡宝井为例,宝钢的投资比例是51%,但董事长是由三井物产委派;且宝钢集团至2009年6月30日的保证借款是由三井物产提供的保函担保等等不一而足。
“三井在中国控制宝钢,在韩国控制浦项制铁,在印度控制塔塔家族,在各地的布局都是通过与当地最大型企业合资合作,进行资本、产业、信息、流通等方面的嫁接,最终控制整个产业链。”白益民指出。
目前,中国缺失铁矿石定价权只是一个产业缩影,而如何向百年耕耘的日本财团学习“走出去”并实现产业链的通盘掌握,中国企业还任重道远。
最新评论
删除 Guest (2010-3-10 20:13:14, 评分: 1 )
删除 Guest (2010-1-31 16:43:40, 评分: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