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路上走来新农民
幽幽太行,巍峨连绵。战争时期,险要的地形成为保护革命力量重要的屏障;建设年代,它却成了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
“一层灰土,一层沥青”,仅仅能通车,雨天不泥泞。这样简单的公路,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会嗤之以鼻;然而在大山深处,这样的路,却左右着一个村庄几百号人的生计,决定着孩子们的幸福和未来……
2003年以来,我省发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的“百团大战”,新建农村公路6.4万公里,相当于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建设里程的总和,主要集中在山区和偏远落后地区,102个乡、21098个村的面貌、2500万农民群众的生存状况随之根本改变,一些几十年停滞不前、人口萎缩的老区第一次踏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7月11日至14日,“老区新路”采访团沿太行山平涉线一路南行,见证了老区公路建设给农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杨全友,“资源要开发,但‘掘祖宗坟,挖子孙地’俺们不干!”
7月11日下午,采访团绕过一座又一座山梁,终于抵达了深山老林中的平山县北马冢村。
“资源要开发,但‘掘祖宗坟,挖子孙地’俺们不干!”村支书杨全友的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站在半山坡上,眼前的喷灌龙头嗞嗞作响,与山间凉风交相呼应,如同云雾缭绕,绿油油的黄豆秧一眼望不到边;山坡下,一栋栋红顶白墙的房子错落有致,平坦的水泥路穿过村庄,穿过田地,伸向山的那边。
若不是经人介绍,我们不会相信这个如同农业观光园的村庄是靠着“开山挖矿”掘来“第一桶金”的。
北马冢村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全村2000多人原来只有2000亩地,多年以来只能靠着挖铁矿增加些收入。但是以前路不好走,铁贩子借口不好运使劲压价,还拖延付款,乡亲们拿不到工资,怨声载道,2003年人均年收入还不足1000元。现在路好走了,大企业纷纷来订货,一吨铁粉就能多卖500元,全村人均年收入一下子增长到8000多元。
一个贫困山村靠着开发资源“一夜致富”,这意味着什么?
“以前只盼着修好路,铁粉卖个好价钱,现在路真的修好了,我们出去得多了才知道,光挖矿不是长久之计呀。”杨全友说,在给钢铁企业送货的路上,看到一些废弃矿区大坑一个接一个,裸露的土地上什么都不长,难道这就是家乡的未来吗?
于是,村里请来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出谋划策。如今,挖过的地方又填上了矿渣、铺上了新土,通过种植黄豆进行土壤改良,现在已经新增耕地500亩。不仅如此,原来山坡上的小片地经平整也连成了片,他们又搞起了规模农业,实现了机械化操作,林业观光园、苗圃基地也相继建成,并正在成为村里的新兴产业。
张双成,65岁找到了生活的“主心骨”
7月12日,采访团抵达井陉县南掌寺村锦山自然生态风景区,认识了“吉祥客栈”的老板张双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2005年,65岁的张双成结束了近30年的打工生涯,回到家乡开旅馆。如今两年已经过去,小旅店一年收入就2万多,相当于打工好几年攒下的钱。
“我到过石家庄、阳泉、太原,搬砖、扛水泥,什么累活都干过,虽然有了生计,但心里总是没着没落的,这么干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老了怎么办?”张双成说,2004年家乡通了公路,独特的“砂岩地貌”吸引来各地游客,他就决定回乡搞旅游,第一次觉得生活有了“主心骨”。
南掌寺全村300多口人,人均不足半亩地,村里交通又闭塞,不少人都出去打工了。如今路通了,130多个外出打工的人回到老家创业,开旅馆饭店的、卖旅游纪念品的,还有在城里设山货经销点的。家家户户开始盖新房,建筑业也火爆起来。
张双成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跟我们唠着老家的变化。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省仅城镇就业岗位缺口就达150万个,同时,全省还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700万人。随着农村公路的迅速延伸,广大农村雨后春笋般涌现出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新的渠道。
杨安太,当这个支书再累,心里也舒坦
7月13日,采访团一行在雨中来到了位于河北、河南、山西3省交界处的涉县拐里村———全国最大的花椒市场。一路走来,结满果实的花椒树漫山遍野,阵阵椒香沁人心脾。
不同于深山里别处的安静,这里车水马龙,连续3年年交易花椒300万公斤,全村家家户户都从事购销和运输。
“以前村里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调解矛盾,邻里纠纷、房产纠纷没完没了。现在路通了,花椒市场火了,大伙儿销花椒还顾不上呢,哪有闲工夫吵架?”
提起以前的麻烦事,村支书杨安太至今还连连摇头。自从2004年出村的3个方向全都修通了水泥路,一切矛盾迎刃而解,3省的经销户都来这里买花椒、卖花椒。
杨安太说,3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安静的小山村,土地极度紧张,“两山一涧沟”,长啥啥不成,只有花椒是“铁杆庄稼”,产量高、质量好。但是,交通不便,2003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
2004年,交通部门和各级政府开始实施“村村通”工程,各项政策补贴让群众看到了希望,涣散了几十年的人心第一次拧成一股劲儿。村民们出钱出力,家家户户全上阵,有时一条路上能有500多人在同时施工。
如今,年人均收入超过了2万元。富起来的人们一门心思谋发展,村里的公共事业也变成大家都热心的事,无论修渠、绿化还是建学校,总是一呼百应。当下,村里的头等大事就是建设花椒市场二期工程,引来更多的出口经销商。杨安太说,当这个支书就是再累,心里也舒坦。
本报通讯员 李书岐 本报记者 硕强
TAG: 公路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