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天的大雪让古城南京变成了洁白的城市,大雪装扮了南京,也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出行困难,购物不便。但当你从菜场提回一篮蔬菜,当你走在被清扫过的马路上,当你开车顺利通过一个个路口,你可知道有多少人在为此辛勤地劳动。昨天下午,记者冒雪走到了那些在大雪中辛勤劳动的人们的身边。
交警:大雪天站10小时指挥交通
南京交警9大队交警马警官一直在长江大桥上忙碌。白色的大檐帽上顶着一层厚厚的雪,过往车辆溅起的泥水不断地打在他的腿上,但马警官并不怎么在意,不断地挥舞手臂,指挥车辆迅速通过。从早上7点多钟到下午5点近10个小时内,马警官就一直保持这样的姿态。自从大雪突降,南京二桥三桥被封,南京对外的陆路交通主要就压在本来就不堪重负的大桥身上,同时也压在了他们这些负责大桥通畅的交警身上。马警官除了在大桥上指挥交通,还要来回奔波处理交通事故,他刚刚从宁六公路处理完事故回来。其实10个小时远不是马警官们一天的所有工作时间,大队要求他们24小时在单位待命。马警官们除了保证大桥的畅通,还有个不为人知的任务,到了夜里,大桥上车辆少的时候,他们会到大桥附近搜索,找到那些被困的客车,然后放他们过大桥。“(被困的乘客)买一杯热水要两三块,一袋方便面要8块,哪里是出来旅游的,是在受罪,我们看着都心疼。”
记者了解到,光前天夜里,马警官们就找出了100多辆客车并送过了桥。就在和记者交谈的时候,马警官的手机响了,只听见马警官在嘈杂的汽车声中大声地说,回不去了,明天也不回去。晚上6点多了,记者问马警官晚饭在什么地方吃,马警官说,不知道,可能回大队吃吧。雪花落在马警官身上,不一会他的肩膀就白了,更多地就在他身上融化。马警官笑着说,这也是为“化雪保畅”做贡献。
告别了马警官,天已经黑了。车窗外大团大团的雪拥了过来,路两边是一片洁白。 本报记者 陈迪晨 陈广宏 吉启雷 文/摄
公交司机:丈夫“陪”妻做公交安全指挥
今年27岁的公交车女司机程杨,在312路车上开车已经4年,可在这样的大雪天“开车”还是头一回,昨天上午,她虽然不是头班车,却也一早赶到车队里,随时等待轮到自己开“加班车”。上午10点多,正轮到她上车时,丈夫孙晶突然顶着鹅毛大雪,冲进车队里,“我不放心你啊,雪天开车没经验吧!”
原来,孙晶眼看着大雪纷飞,对才刚满4年公交驾龄的妻子不放心,他自己除了是开了10多年公交的老驾驶外,现在还在公交驾驶学校当教练员,当一早发现妻子“悄悄”跑出家,准备加班开车后,他又急忙赶在其后,来到了车队,准备跟妻子一起上路,为她指挥在雪天安全驾驶。当天上午11点,当程杨开的312路行驶到朝天宫西街后,在向右拐弯时,正准备进入罗廊巷,为了避让一过马路的骑自行车市民,加上该路段积雪多、路滑,眼看车子就要滑到路西面去了,此时路对面正有辆小轿车过来,丈夫孙晶见状立刻指挥妻子,赶快把方向盘回转了一把,这才避免了可能发生侧偏的意外。
有教练丈夫“一路陪同”,妻子也更放心驾驶了,在经过汉中门大街一处小坡道时,她也远远离开站台区“积雪较厚”的区域,防止车辆滑向站台区的乘客,在下坡时也按照丈夫“指示”不熄火滑车,果然来回穿梭在市区积雪区,都未让车上乘客感觉有一点“担忧”。 任贵林 周海燕
环卫工:69岁老人冰天雪地铲雪忙
昨天下午3点多钟,记者来到南京下关三汊河大桥。大桥两侧几十名环卫工人铲雪的铲雪,扫雪的扫雪,大雪纷飞中他们一个个都变成了雪人。大家低头劳作,薄薄的帽子为他们挡住了一丝严寒,无法分辨他们的面容,但就在人群中,记者发现了一位胡须已经花白的老者,抬头扬臂,随着他铁锨挥动,大团的积雪飞出,他身后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车道。老者叫梁道银,今年已经69岁了,安徽滁州人,他现在的任务是将被积雪覆盖的慢车道铲出来。梁道银告诉记者,原先他准备今天回家过年的,但这两天南京突降大雪,他们环卫所的清雪任务空前繁重。本来由于他年纪大了,单位领导不让他上路,但现在人手不够,领导于是又让他上路帮忙,老梁不假思索就答应了。要说老梁完全不用受这份罪的,他家里有5个儿子,2个女儿,最大的孙子也已经结婚了,他即使什么都不做也衣食无忧,但去年9月份他还是来到了南京,并在环卫所找到了份活,打打杂,每月780元。老梁告诉记者,十几年没看到过这么大的雪,照这个样子,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了。 陈迪晨 陈广宏 吉启雷 文/摄
送菜工:50公里开6个小时来卖菜
记者来到三汊河大桥下的白云亭菜场——南京人最大的菜篮子。下午4点半,杨宝年驾驶他的小货车,装了满满一车白菜来到菜场门前。趁他妻子去菜场开票中心开票的当儿,老杨和记者聊了起来。杨宝年是安徽来安人,家里种了十几亩蔬菜。今年蔬菜大丰收,他就开始往南京送菜。送菜就要过长江大桥,过大桥就要有通行证,但名额已满,他今年是办不到了。但为了能卖个好价钱,他还是决定到南京来卖。夫妻俩上午10点就从家里出发了,但走一路堵一路,50多公里的路他走了6个多小时,一路上没吃没喝。杨宝年的妻子开完票后还买来了盒饭,两个人就在驾驶室里狼吞虎咽吃起来,这是他们夫妻俩今天吃的第一顿饭。
在菜场开票中心记者了解到,虽然大雪封路,但菜场的供应量并没有减少多少,除了山东的送菜车少了点,其他正常。在这些送菜大军中,像杨宝年这样的安徽人是主力。吃完饭杨宝年夫妻开车进了菜场。菜场的空中舞动着雪团,地上满是泥浆,但杨宝年很兴奋,所有的卖菜人也都很兴奋。从某种意义上说,大雪是他们的敌人也是他们的朋友。但杨宝年还有个担心,晚上长江大桥还能不能让他回去。 陈迪晨 陈广宏 吉启雷 文/摄
扫雪指挥部:“抢”来200吨防冻盐
昨天下午,200吨用来为南京城化雪的盐困在江中,让南京市扫雪防冻指挥部焦急不已。多方努力下,这批盐才顺利上岸。由于几天来南京连续降雪,各道路、桥梁形成了大量的积雪,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很有可能使路面结冰,使整个交通瘫痪,后果不堪设想。目前最好的措施就是及时清扫,泼撒盐,盐的需求也急剧上升。
昨天下午3点多,外面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十万军民顶着寒冷在外扫雪,可指挥部的全体同志都在为这批盐捏着汗。“我们的盐船已经从马汊河港起锚,预计5点停靠上元门码头。”负责本次运盐的盐务局有关同志3点40分给指挥部打来电话。
为了确保盐船能从马汊河码头顺利到达上元门码头,公安、海事部门出动了水上警察,引导运盐货船江上的正常航行。港务局协调安排港口停靠,要求港口做好停靠准备,清扫港口运输通道,铺设草垫,安排装吊机器、搬运人员,确保盐正常出港。几经努力,200吨盐于下午5点到达上元门港口。
在昨天下午4点30分召开的扫雪防冻工作会议上,南京市陆冰副市长明确,在晚上要在主要干道、高架等重要路段撒1到2次盐,保证道路的通畅,必要时可能会使用食用盐。据了解,南京市盐业公司每年都从12月份开始储备化雪用盐,但由于没有降过什么大雪,因此这几年储备的化雪用盐基本上都没怎么用,用得最多的一次也就用了两三千吨。而这几天的大雪,他们的仓储中心就已经向全市供应了1358吨化雪用盐。为全面确保南京主要地区要道畅通,该公司相关人士昨天表示,还将免费捐献100吨化雪用盐。杨诚刚 孔小平
建筑工人:冒雪施工抓进度
雪花纷飞,气温陡降。昨日,记者顶着凛冽的寒风,深入南京几大重点工程工地现场看到,满天飞舞的雪花并没有挡住建设者的步伐。
南京嘉胜集团北线项目部负责人任军华眼里的血丝还没散,就又跑到工地上来了。面对连续不断的飞雪,任军华说,按照计划,快速内环北线中山北路以东地段春节前路面将恢复交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道路铺设沥青可能要耽搁了,尽管下着雪大伙儿还是拼命地工作着。
下午2时,记者又来到地铁二号线莫愁湖站,沿着梯道向下数十米,进入隧道内。地面白雪皑皑,隧道内施工现场却并未受雨雪影响。记者看到,一段数百米长直径10米左右的隧道已经形成。指挥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二号线莫愁湖站-汉中门站已实现双线贯通。目前盾构机正在向集庆门大街站方向盾构,好在是地下施工,大雪对我们没有影响。”王宏斌
TAG: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