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兰州人民就有了绿化家园的梦,从老前辈们“背冰上山”在南山上植第一棵树起,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兰州南北两山的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2005年5月,在兰州市争创文明城市之际,兰州市领导又提出创建“兰州火车站—中川机场文明通道”的活动,并要求在两年内,把全长70公里的“迎宾大道”建成绿色通道、安全通道和文明通道。
如今,3年快要过去了,眼看离兰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初评的日子越来越近,“迎宾大道”是否已经变成了绿色通道?经记者实地走访,发现由于气候条件差、经费不足等原因,“迎宾大道”离“绿色通道”差距还不小。
本报记者石玉龙
一个多小时的行程,进入记者视线的多是两侧浑黄的颜色,惟有在兰空绿化基地、兰州军区绿化基地、中川林场绿化基地等几处地方,成片的绿色才让记者感受到一种蓬勃的希望。
为什么把从中川机场至兰州火车站的道路称为“迎宾大道”、“省门第一道”?中川机场是空港码头,而兰州火车站则是铁路运输的旱码头,而连接这两大码头的通道———天水路和走中川的高速公路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迎宾大道”。
4月7日记者驱车从兰州火车站出发向天水路北出口行进,一路上记者发现火车站周边秩序相比以往有所好转,但自火车站至东方红影城长达数百米的路段上,仍有不少卖小商品的地摊占道经营。
而从天水路北出口向中川方向行驶,一路上人们很容易发现,两侧的山上绿化状况参差不齐,有的山头已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有的山头上枯黄的苗木稀稀疏疏。在青土岘隧道两侧绿化较差,基本上是荒山秃岭。
在1个多小时的行程中,进入记者视线的多是两侧浑黄的颜色,惟有在兰空绿化基地、兰州军区绿化基地、中川林场绿化基地等几处地方,成片的绿色才让记者感受到一种蓬勃的希望。
返回途中,记者发现从盐场堡收费站至天水路收费站路段格外荒凉:一眼望去,石门沟大桥两侧高耸的土山上寸草不生,高速公路在光秃秃的山谷中穿行,突然峰回路转,一座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豁然出现在眼前,苍凉与繁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进入天水路收费站,记者发现收费站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不错,你好”、“请慢走”等文明用语让过往司机心情也不错。沿天水路向火车站行驶,这个双向8车道、美如彩带的北出口,让人耳目一新。沿天水路向火车站一路行来,除雁滩桥头和宁卧庄宾馆门口交通不畅外,沿路楼宇、街道基本整洁,体现了现代化的都市气息。
“我第一次乘飞机从广州来兰州时,一落地最大的感觉就是‘荒凉’!”
“我第一次乘飞机从广州来兰州时,一落地最大的感觉就是‘荒凉’!尤其是中川机场通往兰州的道路,光秃秃的土山上种着几棵稀疏的树,给人一种凄惶的感觉。”已经扎根兰州多年、在东部商圈经商的外地商人陈先生深有感触地说,“但是一过天水路收费站感觉就好了,没想到在那样荒凉的通道尽头有这样一座繁华的城市。”
“许多第一次来兰州的乘客常有这样的议论:‘唉哟!这地方确实挺荒凉的!’听到这些议论我心里真不是个滋味。”经常往来于“迎宾大道”,接送天南地北旅客的甘肃民航汽车队的杨师傅驾车通过“迎宾大道”时,经常能听到第一次来兰外地客人这样的感叹,这些感叹很驳他作为兰州人的面子。
而长期在东部市场做服装生意的外地客商刘先生对兰州的“迎宾大道”有另一番认识。他说:“这些年兰州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1989年我第一次来兰州时,路比现在差多了,山上的树非常稀少。从中川机场到市区坐车要2个多小时,现在路也修好了、山也绿了,总体感觉越来越好了。”
“许多地方荒凉的原因是这些地方没有设置上水管道,全靠自然降水来维持,植被成活率不高。”
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指挥部(后简称两山指挥部)绿化处处长白成对兰州建设“迎宾大道”的情况比较清楚。他介绍说,2005年5月,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文明城市,兰州至中川机场沿线长72公里、宽3至5公里区域内打造兰州‘绿色通道’,规划建绿地15600亩,重点是高速公路乘客可视范围的两侧面山通道。
“绿色通道所处的大砂沟到中川一线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尤其永登县中川机场一带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而且山地土质属碱性失陷性黄土,造林的条件很差。”白成介绍说。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两山指挥部自2005年以来,开始分段重点进行补植、美化工作。目前,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投入绿化资金650多万元,从2005年至今已补植、美化了7000多亩绿地。
刘学峰告诉记者,目前打造“绿色通道”实际存在的问题是管护经费不足。现在工人的工资都上涨了,一般一天一人至少是35元,技工50元,可是“两山”还维持着18元/天的工资。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利设施的维修投入越来越大,可是维修管护经费没有增加,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勉强维持现状。”刘学峰说。刘学峰告诉记者,还有一个制约永登管护范围的原因是,他们绿化用水是靠“引大入秦”提灌工程里的水,季节性太强,每年7、8、9月份,天气最热蒸发量最大的时候,是植树需要灌水的季节,但却是当地农灌停水的季节。[1]
[1] [2] [下一页]
TAG: 兰州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