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从城市管理角度而言,首当其冲的就是管理模式、理念上的改革和创新。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城市管理的理念、体制、模式与手段,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这是新形势下政府非常重要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一、要重新认识城市管理的对象、目的、重点
大家都知道,对于一个城市的管理来说,认识城市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正确地分析、认识、把握城市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形成正确的管理理念、体制和模式,保证城市各项功能的高效运转。城市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系统,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联系更为紧密,现代城市呈现出经济密集、产业密集、基础设施密集、人口密集、环境密集、人流物流活跃等特点。为了保持城市正常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和生态基础设施的管理。通过对三类基础设施的前置性、综合性管理与服务,为城市创造稳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它们之间协调所产生的综合效益,这才是现代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城市的管理内容繁杂,从静态讲,包括生产、生活、环境各类基础设施;从动态讲,它涉及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和功能管理,规划管理是龙头,建设管理是基础,功能管理是保障。在城市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管理重点,高速城市化阶段规划管理和建设管理是重点,再城市化和深度城市化阶段,功能管理、环境管理和社会管理是重点。就靖州这样的后发展地区城市而言,处于高速城市化阶段和深度城市化阶段初期,应在保证科学规划的同时,重点研发深度城市化管理的问题。
二、要直面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制约后发展地区城市管理效能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受历史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城市建设轻环境保护、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利益主导轻生态主导等思想观念还不同程度存在,城市建设缺乏前瞻性,城市规划缺乏严肃性和权威性,城市管理容易受到利益的驱使。由于城市管理观念落后,行政执法不够严格,导致了违法建筑、违规建筑的出现,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不全,乱摆乱贴、乱停乱靠、横穿红走等现象不断产生。
2、城市管理体制比较落后。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分散在城管、建设、国土、交通、环保、水务、消防等部门,管理机构重叠,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责权不明,职权交叉,关系不够理顺,造成重复管理,没人管理,交叉管理综合症。建、管、养一体,等、靠、要并存,僵化落后的城市管理体制严重制约城市功能的发挥。
3、城市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城市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忽视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管理方式停留在经验式管理、运动式管理、问题式管理、突击式管理和粗放式管理上,缺乏现代管理手段。城市管理的指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保险系统、监督系统、评价系统不健全,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三、要不断创新城市管理的理念、体制与模式
1、要创新城市管理理念。一是要树立抓城市管理就是抓生产力的理念。高效的城市管理能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基础设施营运效率,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降低城市发展成本,促进城市和谐优美,优化招商引资环境,进而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城市管理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都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把人文关怀充分体现在每项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靖州飞山文化广场建造的设计方案就广泛征求了广大市民的意见,该市政项目效果很好,得到广大市民热情拥护。三是要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城市是最大的资产。”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和国内外城市管理的先进经验,要把市场经济意识和经营城市意识渗透到城市管理政府决策实施中,开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与运营市场,建立城市公用服务市场体系,大力推进城市公用设施管养和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进程,实现城市这块特殊的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四是要树立加强管治的理念。城市管理是一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努力寻求计划与市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国家与社会的最佳合作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参与城市管理,消除城市管理上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实现管理效能最大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加快城市管理国际化进程。
2、要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关键是要实现三个结合。一是实现运营主体多元化与管理标准一元化相结合。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放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市场,建立政府主导,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共同参与多元化城市管理与维护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政府扮演标准判定者、监督和评判者角色,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扮演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维护者。运营主体多元化和管理维护标准一元化,能够综合运用城市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城市管理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管理的综合作用。二是实现生活基础设施综合化管理与载体性基础设施专业化管理相结合。对占道经营、乱摆乱建、乱停乱贴等涉及市民生活的基础设施管理,要实施综合执法,集中管理;对桥梁、道路、广场、公园等大型载体性基础设施,要通过招标,选择一些科技含量高的组织实行专业化管理。同时,要在行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公用企业事业化、政企不分、垄断经营的模式,实行公用事业企业化,将一批公用设施养护和管理权向社会招标,实行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减轻财政负担。三是实现统一领导与分级负责相结合。将分散在国土、规划、建设、交通、环保、人防、公安、运输、交警等部门的市政公用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权统一划归城市综合管理机构,统一领导,纵向分权到底,横向分工到边,克服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互相扯皮、互相推诿的弊端,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从多元领导到统一领导。在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处理好集权与分权、条条与块块的关系,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管理重心下移,费随事转,市、区、街道、社区分级负责,用“四级网络”调动各级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破建、管、养一体化模式,实行建、管养分离,推进基础设施管养的专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3、要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现代化城市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城市管理必须在旧的管理模式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传统的经验式管理向系统化的科学化管理转变。实践证明,单凭经验是难以管理好一座现代化城市的,要迅速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决策系统、指挥系统、应急处理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社会咨询系统,实现经验式管理走上科学化管理轨道。二是从运动式管理向制度化管理转变。在城市管理工作基础较差的情况下,实行运动式、战役式管理确实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急风暴雨过后有些地方仍然是雨过地皮干,仅靠一场或几场运动式整治或检查是难以达到治本的长效目的。城市管理需要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制度性潜移默化过程,只有从制度建设和抓制度落实入手,才能使城市实现规范管理。三是从问题式管理向预防式管理转变。问题式管理是一种后果导向型管理,它把问题的事后处理作为管理的中心工作,管理机构坐等问题产生、媒体曝光、群众投诉、领导批示来安排工作,是典型的应付式短效管理。预防式管理是一种原因导向型管理,它不是把问题的善后处理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而是把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消除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控制类似问题再度产生的措施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它是一种治本型的长效管理方式。
(作者系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稿源:红网 作者:胡宏林TAG: 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