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彭卫
探营双转移
走马粤北{1}
今年5月广东提出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双转移”,“双转移”成为广东发展转型的新引擎。
之前,2005年广东省推出了“产业转移工业园”这一省内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如今已有三家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在粤北韶关相继落户,这些“产业转移园”情况怎样?
广东准备在未来五年投入500亿人民币,带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加快发展,优化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面对全新的机遇,韶关在探索承接产业转移上有什么新思路?
记者近日走访了韶关各地。
三年前,广东省首个现代化综合产业转移园区———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区正式开张,“3.8亿元的协议投资”曾让始兴人兴奋不已。然而,至今依然没有一家东莞企业转移过来,园内屈指可数的企业也没有一家开工生产。是什么让始兴的产业转移园步履艰难?
风风火火建园区
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位于始兴县太平镇与顿岗镇交界处,规划总面积6000亩,首期开发1918亩。2005年,这一工业园区正式开张,并邀请有意向的企业进驻。在由东莞石龙镇政府、韶关市始兴县政府联合举行的招商推介会中,落户企业与该工业园区管理单位签署了协议书,计划投资总额达3.8亿元,总共用地1000余亩,占工业园区总面积的1/6以上。
作为广东省首个产业转移园区,当年,该园区没有选择贪多求全、盲目上马的路子,而是大胆提出了“生态型、科技型、创税型”的口号,并针对外资企业、先进技术型企业、出口企业创造性地推出了减免税收的七项优惠政策。
冷冷清清像牧场
三年过去了,“产业转移”的探索并没有结出硕果。近日,记者来到工业园区,见不到一栋建成的厂房,找不到一家开工的企业,大部分地方依然杂草丛生。“产业转移园区欢迎你”的招牌旁,一群当地的村民正悠闲地放牛。
园区内一栋外装修基本完工的白色办公楼是园区内唯一初具雏形的建筑,办公楼前“外资警务队”的岗亭空无一人,与S343线垂直的一条柏油马路建了不到两公里就断了头。
“白色的那栋楼好像是工业园的办公楼。”当地村民告诉记者。
有村民说,他们原指望工业园搞好后,能在家门口打工,还有人梦想开个餐馆、商店,赚点小钱……可是,满眼的荒芜已让村民们看不到希望了。
症结在资金交通
为何三年时间工业园依然闲置?关于个中原因,坊间有不少传言,如:“东莞石龙镇的班子换了,新领导并不支持这个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招商和基础建设又是由东莞来主导的,所以没有一家东莞企业搬迁过来,园区建设也进展很慢;始兴想收回园区建设和招商的主导权,可是又无力偿还石龙为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投入的几千万元”……
而始兴县主管产业转移园区的政协副主席肖长安则否认了“石龙不支持产业转移”的传言:“主要原因还是出在资金和交通上。”他说:“始兴和石龙一直保持着友好和密切的联系,石龙方面也一直在推动这项工作。只是产业转移不能单纯靠行政干预,要根据市场规律来操作。”
肖长安告诉记者,园区基础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等多个方面,所需资金超过三个亿,而始兴财政去年仅有8000万元,根本无力拿出这么庞大的资金。
另外,始兴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这也是多数企业不愿意落户始兴的主要原因。
正通过改革推进
“我们正在通过改革来推进这项工作。”肖长安告诉记者:“相对石龙而言,我们在协调与周边村民关系上更有优势,因此去年我们已经把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和招商的主导权收回了,这对推进园区建设和广开招商渠道更有好处;另外,我们还把当地的职业学校加入到招商引资中来,根据入园企业需要来发展‘订单式的培训’,让企业可以顺利招到熟练工人。”
关于最头疼的资金问题,始兴正在向银行申请贷款。肖长安透露,始兴还在探索“要入园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来置换土地款”的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园区基础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也不会有入园企业拖欠土地款的后顾之忧。”
近期已收到成效
园区的改革和探索,近期收到明显成效。肖长安告诉记者,目前,园区服务中心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包括韶关立霖制衣开发有限公司、始兴中电阳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锐鑫锂能公司在内的五六家企业都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特别是佳星、佳山(韶关)科技有限公司,计划今年冬天完成三个厂房的建设,明年春节后投入生产。
另外,一家铝业巨头也即将进入工业园,该企业年产值将可达到15-20个亿,并将能带来上下游的一批企业。
肖长安说,规划建设中的湘深高速公路(汝城-深圳)、韶赣铁路、韶赣高速公路都将经过始兴,三五年内,始兴将成为粤北交通枢纽,该园区也有望成为粤北的电子和精密机械生产基地。
TAG: 金羊网-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