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从新的历史起点上加速起飞
中共海东地委海东行政公署
三十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海东地区正式建制成立。从此,开启了海东发展的新征程。建区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地委、行署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解放思想、艰苦创业、同心同德、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用勤劳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光辉灿烂的新篇章。
三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加快发展为目标,积极实施“富民强区”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今日海东,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已成为青海东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片热土。
三十年辛勤耕耘,三十载春华秋实。回顾海东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过去的三十年,是全区上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三十年;是改革开放、团结奋斗的三十年;是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三十年。三十年的发展实践,既给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更是今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
当前,海东已经站在加速起飞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向科学发展迈进的关键阶段,省委提出“四区两带一线”的发展战略,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我们必须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把机遇转化为推进海东发展新跨越的实际行动中,在新一轮发展大潮中,奏响新的发展乐章,再铸海东新的辉煌。
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牢牢把握加快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三大任务,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奋力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
我们要坚持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海东为总目标,深化对区情的再认识,以县域经济为核心,以特色经济为主导,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为重点,扎实推进黄河、湟水经济带开发,加快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突出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在新农村建设上求得新突破,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求得新突破,在促进民众创业上求得新突破,在构建和谐社会上求得新突破,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求得新突破。特别是要按照“园区引领、县域有别、培育主体、产业集中、提效增量”的思路,大力发展具有海东特色的园区经济,强力推动高原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壮大,力争在高原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区。以人为本,大力改善群众生活。全面推进“平安海东”建设,为加快发展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我们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和人才队伍,努力形成全民创业、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新海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伟大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三十年的光辉历程,使我们收获了成果,收获了经验,更收获了自信和勇气。我们坚信,有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级各界的鼎力支持,海东各族人民将以更加敢为人先、敢于追赶和勇于、善于探索的精神,谱写更加美好的未来!
工业化引领发展新跨越
30年来,海东地区工业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工业总量不断增大,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不断加大。
截至目前,全区已有工业企业460个,生产产品达到3000多个,初步构筑了冶炼、建材、食品酿造、轻纺、农畜产品加工五大工业体系为框架的工业经济格局,成为海东工业发展的优势与主导。
目前,一批具有海东特色的资源型加工企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其中,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产业,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占全省水泥生产能力的60%;以硅铁、碳化硅、电解铝为主的高耗能冶炼业在调整结构,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中不断得到发展;以水电为主的能源工业势头强劲;以“雪舟”、“伊佳”等品牌为龙头的企业,带动了纺织工业的发展;以“互助”牌青稞酒、天香辣椒等为主的食品、饮品工业成为全区、全省的特色品牌。以牛羊绒、青稞、蔬菜、辣椒、油菜籽、豆类、洋芋、牛羊肉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也相继建成,并正在发挥和将要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海东提出了“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县域有别、培育主体、提效增量”的工业发展思路,优化海东工业生产力布局,把全力发展工业作为富民强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力量,大抓工业,抓大工业。
积极打造“六大工业产业基地”——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基地、煤化工基地、建材工业基地、能源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及轻工业基地。
组织保证和法制保证更加有力
改革开放30年来,海东各级党组织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思想和作风,锐意进取,开拓奋进,紧密结合地区实际,不断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和党内民主建设。
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把抓好基层党建作为长久之计,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历经“整顿提高,规范发展,创新提高”三个阶段,使全区的基层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明显增强,党员队伍空前壮大,党员的整体素质和先进性明显提高,目前,全区有基层党组织3106个,党员63079名,干部36739名。充分发挥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海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全区各项事业迈入了法制化建设轨道,通过开展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活动,涌现出全国民主法制村3个,示范社区1个,省级10个,地区级和县级695个.通过开展“平安海东”创建活动,全区经省综治委命名,互助、循化两县达到“平安县”创建标准;地区和各县命名“平安乡镇”87个,“平安社区”、“平安村”、“平安校园”、和“平安寺院”达到3450个,“平安家庭”29万户。
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共建共享
3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海东地区坚持“稳定省内、扩大省外、拓展国外”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农民增收。
全区劳务输出实现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省内向省外、由体力劳作型向职业技能型、由短期临时性向长期稳定性、由盲目无序性向合理有序性、由一般劳务经济向创业经济的六大转变,并形成了化隆“牛肉拉面”、循化“撒拉人家”、“撒拉艳姑”民族刺绣、“宁巴石匠”等劳务品牌。劳务经济已成为实现富民强区的快捷有效的途径,劳务收入占全区人均纯收入的46.5%。
到2007年底,全区参加养老保险职工36981人,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64412人,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901户,参保职工达37107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达18094人。
城镇居民最底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居民最底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全区将年收入785元以下的12.35万人纳入农村低保,按贫困状况分别给予620元、420元、220元的生活救助,对低保对象中的四类特殊困难对象,每人每年增发100元保障金,低保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和乡镇集中统一发放。五保供养政策全面落实兑现,全区符合条件的6306人全部纳入五保供养范围。上学免费了看病报销了……
目前,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1307所,累计输送大专以上人才近8万人。累计总投资5.21亿元,实施寄宿制学校、危旧房改造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80个;全区22万名学生享受“两免一补”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补助资金2.3亿元。“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达40多个。累计建成光盘播放点957个,收视点1097个,计算机教室287个,多功能教室214个,校园局域网177所。
累计新建1477所村卫生室,一个以县为中心,乡镇为枢纽,村为基础的农村医疗预防保障网络逐步建立,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地方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近120万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累计为241万多人次报销医药费近9000万元。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等科学、文明、进步的观念,大大提高了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总投资4.1亿元,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16项,累计实施科技富民项目42项。每年有35万名以上农民参加各类科技培训,农民实用人才已达到10万人。全区共培育科技示范乡镇20个,科技示范村210个,科技示范户11622户。建成省级农业科技园区4个,县级科技园区12个。
建成地级群艺馆1个,县级文化馆6个,县级宣传文化活动中心3个,乡镇文化站99个。建成可容纳万人以上县级文化广场5个,千人以上村级文化体育广场98个;全区广播和电视信号覆盖率分别达86%和97.5%,年均放映电影1500场以上。创建文化中心户320户。
区内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781处,青铜器时代的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1339处。文物景点达3500多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收藏各类文物7万件以上。土族盘绣、撒拉族婚礼等28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15个民族民俗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山更绿水更清家园更美丽
30年来,海东林业经历了三次跨越式发展,如今,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全面实施,川水地区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浅山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脑山地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显著增强,全区林业生态体系基本形成。
全区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造林1124.96万亩,封山育林254.74万亩,为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230余万亩的退耕还林工程覆盖全区六县94个乡镇1025个村的63.78万人,退耕户获粮食折现金4.6亿余元,生活补助费6700万元,退耕区农户转移就业达34万人。完成天保工程人工造林6万余亩,封山育林61.5万亩,飞播造林10万亩。改扩建苗圃6处,新建采种基地5处,建立种苗质检中心7处。
截至目前,全区林业用地达10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4.9%,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00平方公里,有力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生态支撑。完成义务植树4235万株,道路绿化2778公里,农田林网426万株,四旁植树707万株,城镇绿化栽植乔木43万株,公共绿地达13万平方米。
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循化孟达自然保护区年接待人数达32万人(次);共建核桃、花椒、沙棘经济林66万余亩,育苗基地面积达1万多亩,每年可生产各类合格苗木3.45亿株。
山川劲吹文明风
近年来,海东地区立足农业区特点,紧扣“十星级文明农户”和“文化中心户”创建活动主题,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新路子,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区目前已涌现出3万多个“十星级文明农户”,占农户总数的10%。从2006年开始选取100户“十星级文明农户”和“文化中心户”的典型事迹,由地县文明委组织深入全区94个乡镇、1603个行政村进行巡回报告,从而形成了村看村、户看户,争当“十星级文明户”的良好氛围。通过星级户示范引领,推广新技术50多项、新品种100多个,发展种、养、加等各类合作组织350个,帮扶近10万贫困户脱贫,向外输出劳务人员近50万人次,增加劳务收入近10亿元。
“十星级文明农户”和“文化中心户”积极吸引周围群众开展文体活动,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乐都县下营藏族乡李尖参自费5万多元办起了标准的射箭场,吸引游客休闲娱乐,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万元。平安、乐都县的皮影匠把身边发生的新人新事编排成皮影,演给农民看,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平安县“花儿皇后”张存秀组织身边艺人,办起了花儿音乐茶座。在“十星级文明农户”和“文化中心户”的带动下,全区已组建农民演出队、农民乐队、夕阳歌舞队、农民秧歌队、秦腔剧团、太极拳队、农家书屋、农友球队等1000多个。目前全区有2个村被授予国家级文明村镇,有30多个村镇被命名为省地级文明村镇。
建设各具特色的东部城镇群
建区30年以来,海东地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理念,积极实施“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今,城镇市政设施逐步配套,道路骨架、供排水管网已基本形成,全区各县城镇道路总长达174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不足7平方公里发展到38.61平方公里,区内的绿化覆盖率达18.9%。各县城已有了较为完善的供排水设施,集中供热、燃气、公共交通、生活垃圾填埋设施也从无到有,电力供应满足了需求。同时,各县城初步形成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园区功能齐全的建设格局,美化、亮化、绿化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县城居民的生活环境。
海东地委、行署将通过努力建设,使平安县成为全区的政治中心和行政中心城镇,使乐都县成为连接兰州和西宁的我省东部的次中心城市;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建成承接兰州、西宁产业、信息和技术转移的集散地;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成为黄河明珠旅游带在海东地区的主要建设县;建设以湟水和黄河谷地为主、国道和省道为主的发展轴;发展形成东部次中心城市、县城、建制镇和乡集镇四个发展层次。
高原现代农牧业———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形成了以马铃薯、油菜为主的“两大优势”和以优质蚕豆、乐都紫皮大蒜、长辣椒、循化线辣椒、薄皮核桃、高原制种、食用菌、大樱桃为主的“八个特色”等特色种植业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培育花卉、杂果、中药材、饲草等新型产业,并且在河湟灌区重点发展高效日光节能温室、冬春蔬菜、名特优新的高附加值蔬菜和果蔬类经济作物;在浅山地区发展节能日光温室、大拱棚蔬菜生产,城郊型、低山型旱作、喜温型等特色经济产业带。
目前,海东地区特色作物面积达24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1%。以“一村一品”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一村一品”达200多个。全区已兴建日光节能温室5.4万栋,面积达2.5万亩。
全区规模养殖基地村达到130个,规模养殖户达3.66万户,基本形成了以规模养殖户及规模养殖基地村为基础,城镇郊区和沿湟交通带以奶牛养殖为主的牛奶生产基地;互助土族自治县、平安县、乐都县以养殖高原瘦肉型猪为主的生猪生产基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以小尾寒羊繁育为主的肉羊生产基地;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西繁东育为主的牛羊贩运育肥基地。
建成以乐都县东部蔬菜批发市场、互助县马铃薯批发市场为龙头的较大型专业批发市场10处,年交易额达4亿元以上,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发展到50多家,具备加工精淀粉3万吨,消化马铃薯18万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海东地区还培育壮大了一批以互助青稞酒厂、雪舟三绒牛绒加工厂、民和亚麻厂、循化天香、仙红辣椒加工厂、浓缩果汁厂等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流通中介服务组织和运销大户,极大地带动了全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要求,海东地区紧紧围绕“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一项支柱产业,一条通畅的公路,一套完备的信息网络,一套齐全的配套设施,一个过硬的村级班子,一个文明进步的村规民约”的“八个一”目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水泥路自来水通到了农家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过去海东干旱山区农民行路难状况的真实写照,如今,走在海东山川,处处都能看到一条条平坦的柏油路、水泥路延伸到农家门口,一座座村容整洁的新村庄映入眼帘。
多年来,全区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97.2亿元,新、改建县乡、乡村公路5646公里,公路交通已形成以国、省道为骨架,县际公路、县乡公路、乡村公路为脉络的区域路网体系。几年来,累计投资35.8亿元,完成村道硬化5352公里,758个行政村的85万人受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道路硬化。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率先在全省完成乡乡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全面完成县城通二级以上油路,乡镇通四级以上油路,村道硬化的通达工程建设任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路通车里程、道路营运里程,客、货运量实现较快增长,基本形成了“四纵六横”的区域路网。目前,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136公里,农村客运班线达147条,完成通客车的行政村达1229个。
在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实施了“2708”粮援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农田基本建设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建设水库及灌区工程湟水河治理及防洪工程、“5717”外援项目、小水电建设工程、小型水利工程及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生态建设工程、干旱山区集雨利用工程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取得了明显的工程建设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区水利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广大农牧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和利益。
多年来,全区累计实施主要水利工程2914项,控制灌溉面积132.74万亩。解决了116.76万人、145.59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全区形成水利总资产达23.05亿元,是改革开放前全区八县30多年水利总投资的6.5倍多。
53万人跃过贫困线
改革开放30年来,海东地区突出整村推进、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和产业化扶贫三个重点。全区累计投入各类扶贫投资17亿元,贫困地区有53万人跃过贫困线,贫困人口平均每年递减11.12%,平均返贫率10%,递减率和返贫率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收入由2001年的1120元增长到去年的2727元。
2004年至2007年全区实施整村推进村352个,投入资金29455.2万元,受益农户6.35万户,29.1万人,今年这一项目在全区128个村实施,总投资达1.03亿元,涉及农户2.06万户,贫困人口9.88万人。
针对贫困地区基础条件差、环境恶劣的实际,全区重点实施4个调庄移民项目,从贫困区向县外异地安置贫困农民3000户2.5万人,县内就近小型搬迁安置贫困农民866户4230人,改善了当地1.6万多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受益人口达到3万人,实现了当年搬迁、当年安置、当年受益的目标。
“十五”以来,全区重点扶持了以农产品加工、藏毯编织、牛羊育肥等为重点的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建立了“公司+协会+贫困户”的运行机制。全区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发展到50家,全区订单农业面积已达51.23万亩,占全省150万亩的三分之一强。(作者:杰拉 林萍 王颖)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薄皮核桃 成功 柏油 创业经 特色农业
TAG: 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