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旦临近伊克柴达木湖而得名,意为大盐泽。又因泉水分布广,素有“温泉滚珠”之称。大柴旦地处举世闻名的柴达木盆地北边,青新公路、敦格公路穿境而过。大柴旦工行委的锡铁山和鱼卡乡是柴达木盆地最早的开发地,也是海西州较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大柴旦矿产资源丰富,居全省前列,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7560亿元,并已成为青海省第一个黄金产量“万两”行委。
谈起大柴旦的发展,就不得不提大头羊煤矿。大柴旦工行委领导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头羊”是大柴旦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青海新闻网讯 盛夏7月,记者来到创造国营煤矿52年“不倒”神话的大柴旦大头羊煤矿总部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没有任何修饰的水泥地板,简单朴实的办公桌椅,矿长吴有林穿着衬衫布裤正在同工作人员讨论工作。正是这样一个艰苦朴素的小型煤矿,创造出它在我国国营煤矿领域52年“不倒”的神话。
大头羊煤矿组建于1956年,隶属于大柴旦行政委员会,位于今大柴旦野羊沟西北的野羊矿区,至今还有一段让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广为流传。1956年7月,西藏自治区交通厅运输局来到这里搞矿产开发,因生活艰苦,食物相对匮乏,工人们靠闲时打猎来改善生活。后来工作人员上山打猎,发现了一只大头羊并将其打伤,工人们沿大头羊跑走的方向追赶至雪水沟南侧,这只受伤的大头羊临死前挣扎,四蹄刨开了地表的沙土,让打猎的工人们在这只大头羊卧倒的地方发现了煤。 1957年3月,野羊煤矿划归鱼卡煤矿,为生产队建制,当年7月从大头羊生产队抽调人员,在绿草山成立了绿草山煤矿队,并兼管大头羊生产队,1959年6月又经柴达木行政委员会批准为矿,正式定名为“大头羊煤矿”,隶属于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工业局。三年调整期间,因州政府机关东迁德令哈,大头羊煤矿于1969年2月移交大柴旦镇管辖,属地方国营企业。
52年来,在生产发展中,建矿至今从未亏损,一直都保持赢利增长的势头,多次获得省委省政府、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和州政府、大柴旦工行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支部”“先进纳税大户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建功立业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在谈及大头羊煤矿52年“不倒”的秘诀时,矿长吴有林说:“煤矿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在这个阶段,许多国营企业纷纷倒闭或改制。而大头羊煤矿之所以能在这个过程中屹立不倒,除了煤矿几代工人的努力外,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大柴旦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时(例子)使得我矿成功走过了最艰难的阶段。”
大头羊煤矿总部东距州政府所在地德令哈市200公里,南距格尔木市190公里,西距冷湖行委,到甘肃省敦煌市为320公里,矿区距饮马峡火车站约90公里,矿区距锡铁山火车站约95公里,有着十分便利的交通环境和良好的煤炭销售市场。大头羊煤矿所拥有的地理优势也成为它兴旺发达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大头羊煤矿自建矿以来,一直以严格的管理,高效的机制,科学的决策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在近五十年的艰苦奋斗中,煤炭生产能力已从建厂初期年产1万吨煤,发展到目前年产20万吨的生产能力。工人们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的“炮采”技术,目前已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技术水平。在安全管理中,大头羊以“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多次派出专业管理人员外出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安全管理,并制定出比较健全的各种操作管理制度。
20世纪初,大头羊矿区年生产煤炭3万吨左右,2001年以后产量逐年增大,2004年以来煤炭生产量达到12万吨。
2005年,煤矿14号平硐利用国债进行矿井安全技术改造,改造后的矿井采用单体液压及悬移顶梁支架,该工艺的使用将大大提高矿的安全技术含量,同时也成为青海省中小煤矿的示范单位。2007年9月6日,全省改进采煤方法现场会在大头羊矿区召开,以推广先进技术和生产理念。
1958年,大头羊工区修筑了从国道青新线路口到矿部12公里的简易公路。路边是雪水河,每年夏天雨季来临时,河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山洪冲坏公路的事件。2003年,煤矿投入资金近50万元对简易公路进行了全面修建,改变了矿区简易公路夏季遭山洪破坏的现状。
吴矿长还介绍道:“目前,实现年产30万吨的相关设施正在投资建设中,预计明年能够完工。届时,大头羊煤矿将以崭新的面貌,建设成为全省中小型煤矿的典范。
环保以及循环经济正成为当今柴达木发展的焦点,进入环保时代,大头羊煤矿紧跟时代步伐,采取了相关环保措施。由于煤矿的煤层保存在高山峡谷之间,且无外来水源,仅夏季有少量淋水,大头羊煤矿通过水沟排至地面,早期矿井没有考虑排水设施,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加大,地下淋水增多,矿井现在安装水管派流至井外峡谷地带,因地下淋水为弱性碱水,排量少,尽管对环境没有造成污染,大头羊煤矿还是准备在矿区启动污水处理系统,以把生活污水、矿井污水和夏季山上流经的洪水进行处理后或再利用或排放。而煤矸石除用来铺路,还将制成砖外卖,所有这些不仅符合环保的要求,更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目前,大头羊煤矿正在投资购置相关设备。
大头羊煤矿也许只是大柴旦乃至海西地区煤矿行业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煤矿在大柴旦发展崛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大头羊50年屹立不倒的神话,可以看到大柴旦煤矿带来的燎原之势,也看到了大柴旦燃烧的希望。
目前,大柴旦的“乌金”也已悄然崛起,创造财富的潜力日益凸显,逐渐成为大柴旦的拳头产品和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一提起大柴旦的发展,作为大柴旦的行委副主任顾小东很振奋地讲起了大柴旦发展的三个历程。大柴旦发展的辉煌时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发柴达木。1954年,国家开始对柴达木盆地进行大规模的勘探、开发、建设,1956年,柴达木盆地工作委员会和柴达木盆地行政委员会从格尔木迁至大柴旦,大柴旦开始为柴达木工行委所在地,在敦格、茶茫公路交会处的伊克柴达木湖畔兴建新兴的工业城镇,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大军云集在此开发建设大柴旦,在这里相继建起了化工、机械修理、煤炭、发电、商业、医院、学校、邮电、农业、科研等机构。这一时期,大柴旦的各项建设事业进入发展时期,人口数量急剧增加。1959年,大柴旦市成立,中共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委员会、海西州人民委员会从都兰县察汗乌苏迁至大柴旦,这里成为海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区人口达到33673人。
第二个阶段是调整阶段。1961年,大柴旦地区部分工矿企业、农场、人员精简下放、大量人员迁返内地,形成第一次人口迁出高峰,1962年全区人口10132人,1964年,撤销大柴旦市,成立大柴旦镇,直属于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1966年海西州从大柴旦镇迁出。1982年,全镇人口21793人,是大柴旦第二个人口高峰。 1983年7月,胡耀邦来大柴旦视察工作时题词“立下愚公志,开发柴达木”。1987年,大柴旦化工厂200吨硼酸车间和230吨硼锂车间建成,到了上世纪90年代,柴达木第一、二运输公司、大柴旦火电厂、大柴旦修理厂、大柴旦化工厂等各大型企业相继破产。顾主任说,在他的记忆中,当时的柴旦河西极为辉煌,短短几年时间,河西成了一片废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柴旦的经济状况已经开始走向低谷。
“十五”期间,大柴旦迎来第二个发展辉煌期。大柴旦以资源开发为龙头,完善城镇建设,建起了高楼、广场、花坛,在空旷的土地上种上了千余株小树苗,并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构建了化工、煤炭、电力为主的工业框架,形成了黄金、铅锌、钾肥、硫酸、煤炭、电力、石油等产品系列。“十五”以来,大柴旦累计完成地区工业增加值163340万元,为加大工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大柴旦工行委以外引内筹的方式,“十五”累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9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6.23%,超过“八五”“九五”时期投资的总和。五年来大柴旦共投入1.12亿元用于水、电、路、通讯、防洪及教育、卫生、文化、安居工程建设和商业街区改造。
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大柴旦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镇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2005年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高考升学率达89.7%。社会“三条”保障线已健全,各项社会保障金按期足额发放,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足殷实,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大柴旦工行委将以现有有色金属、煤炭、盐湖化工为基础,着力打造煤化、盐化工业园,努力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兴工业基地。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大柴旦的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有色金属采选、盐化制造、电力、煤炭、建材、汽车修理等工业门类,交通运输行业健全,邮电通讯、广播电视、商贸、教育、卫生、饮食服务、市政建设等基础建设项目日臻完善。大柴旦将以丰富的煤炭、盐湖、有色金属资源为依托,培育壮大“三大优势产业”,打造能源、煤化、盐化的精品。
(作者:陈 俊 王秀云)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财富 成功 少量 衬衫 衬衫布
TAG: 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