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改造竣工后的延陵西路(右上图为上世纪70年代的西大街旧影)季全保供图
我在建设局工作有30年,并长期从事宣传工作,亲身经历和见证了常州城市建设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据有关资料记载,解放前,常州市区道路总长58.2公里,总面积26万平方米,多为街巷、里弄、沿河的泥土路、弹石路,主要供人力车、牛马车和行人步行。建国后,由于历史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城市建设,特别是市政道路设施建设缓慢,到1978年,市区道路总长仅有98公里,总面积68.6万平方米。大多数道路仍是弹石路、碎石路,即使有少数沥青路、水泥路也是等次不高、质量不好,时间一长,道路坑坑洼洼,很不平整。路上汽车很少,主要是公交车,上下班骑自行车的也不多,主要是靠步行。市区的新丰街、和平路、南北大街、东西大街等,算是能说得响、数得上的道路。记得1966年,市区东大街小营前至文化宫一段160米长的道路进行拆房拓宽,“文革”中还受到“贪大求洋”、“封资修”的错误批判,城市建设一度停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百废待兴,城市建设逐步进入良性发展阶段,按照总体规划,城市道路按“内十字,外二环,六放射”道路骨架建设。1978年将和平路、椿庭桥到罗汉路,罗汉路至文化宫,文化宫至椿桂坊段拓宽至34~36米,建成三块板道路,用绿化隔离道路,非常气派。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逐步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有所改变,从过去步行上下班的多,到逐步骑自行车的多,汽车也多起来了。城市道路极不适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欠债”进入“还债”阶段。1983年11月,市交警部门对东大街车、人流量进行测试,机动车每小时248辆,自行车7820辆,行人11000人次。由于路窄、车挤、人多,交通阻塞现象日趋严重。1986年市政府决定拓建延陵西路,当时由中房公司承建,1987年10月动工,1989年6月竣工,动迁居民838户,企事业单位65家,工程总投资2609万元,拓建工程自小营前至怀德路,全长1158米,路幅宽46~80米,成为常州一条充满时代气息的商业大街。
为了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推动常州经济发展,上世纪90年代,我市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进入了发展阶段。市区南部拓宽改建了清凉路、光华路、采菱路、常漕路;市中心建成了城中路,形成了餐饮一条街;北部改建和新建了北环路、外环路和高新开发区的长江路、泰山路、黄河路、河海路等等。尤其是外环路建设,1993年,市委、市政府投资3亿元,建成了全长20公里、宽40米的外环路,被誉为“常州第一环”。同时,建成了跨运河的同济立交桥、广化桥、怀德桥。
进入新千年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制定了一轮又一轮“城市建设三年纲要”,按“构筑骨架、沟通南北,畅通环路,完善路网”的建设思路,做到“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加大投入、加大力度、加快发展,从开始每年投入3亿元、6.5亿元、13.5亿元到30亿元、60亿元,甚至上百亿元,投资连年翻番,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腾飞阶段。先后拓宽了延陵东路、劳动东、西路,怀德南、北路,北大街、常澄路、晋陵北路、东方大道、戚大街、长江路、勤业路等。建成了万福地道、大学城地道、市中心南北大街地下通道,尤其是南北大街地下通道,成为繁华的地下商场,行走、购物融为一体。2006年,市委、市政府决策投资50亿元新建全长29.252公里的高架道路,已经通车。这样,常州城市道路就形成了地面交通、地上交通和地下交通立体交通网络。至2007年底,全市道路127条,总长166.6公里,总面积500.60万平方米,桥梁133座,面积24.2万平方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的决策理念变了,在城市建设中坚持人本理念,一切想到人,一切为了人。在道路建设中,不仅考虑交通功能,还考虑人的游憩功能,充分保留水乡特色。2005年在建设晋陵北路中按“水的情怀、风的节奏、无言丰碑”三个主题建设,把沿河作为绿化重点,配一组玉兰灯,三组帆型凉亭和櫈椅,把绿树、芳草、河流、灯光、景点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体现了江南水乡特色,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文化韵味。使人们在闲遐的漫步中,感受绿与水、景与色的水乡情怀。延陵东路是一条横贯着千年文化底蕴的通衢,天宁寺、文笔塔、舣舟亭以它们古老的文化精典贯通着整个道路的文韵。“六龙郡城”、“兰陵市井”、“武陵桃源”、“灵椿丹桂”、“通吴门”、“石经幢”和轿夫及对弈铜雕等文化景点,点缀着道路的灵气,记叙着历史的文脉。还有延陵西路、东方大道、青洋路、外环路、淹城路、常澄路等一批景观大道,成为市区一道道风景,道路两边种植花草绿树,设置亭台櫈椅,成为市民休闲、散步、健身的好地方。
道路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动脉。常州道路在延伸,常州城市在发展,常州经济在腾飞,常州将以崭新的姿态面向21世纪。
(作者系常州建设局退休干部)
TAG: 常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