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娜 王新勇)近日,在长清区马山镇的雪桃采摘节上,每天都会吸引上万名城里来的游客,雪桃的采摘量每天高达7500多公斤。长清区马山镇通过举办三届雪桃采摘节,已形成了8000亩精品桃园果品基地,年产量达100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春季桃树、杏树、梨树百花齐放,一路芬芳;夏季湖光粼粼,荷叶飘香;秋季各色水果挂满枝头,闪亮登场,真是一个山洼一景观、一处农舍一片园,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这是长清区大力发展集景观、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建设绿色长廊带来的可喜景象。长清区山水相依,交通便捷,发展观光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清区因势利导规划“四线三区一大片”的农业特色体系,在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两侧建设张夏万亩玉杏园、武庄齐鲁柿乡,在万德建成千亩设施农业和浅水藕示范区。重新修复了武庄钓鱼台水库、崮云湖景区。在220国道两侧以玉清湖综合开发为中心,建成千亩花卉园和万亩无公害蔬菜区。在万五路和104省道两侧建设马山千亩雪桃园、大峰山农业观光示范点。
将生态绿色长廊建设与现代农业相结合,以旅游理念发展现代农业,长清区成为全市首个实现全年“无淡季旅游”的区(县)。近几年来,长清区通过把农业资源优势嫁接到旅游产业,实施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集旅游、休闲、生产、科技于一体的“百家园”工程。在实现农业换档升级的同时,推出了“全年化”乡村游节目单,季季办活动,月月有节目。目前,从年初的樱桃采摘节到持续到秋末冬初的柿子节,全年有10个月上演着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
加大科技投入,打好“绿色牌”。积极推进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计划,长清区通过引导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依靠农业科技技术,发展农业生产,每年培训农民3万多人,达到一村一个农技辅导员,从事标准化农业生产指导的格局。在农技辅导员帮扶下,万德镇石都庄村在四荒丘陵坡地上建起了50个新型“下卧式”冬暖大棚,冬季适合黄瓜等高效蔬菜生长,次年种植苦瓜,每个标准大棚全年产值达6万元至8万元。张夏镇果农施用农家肥等有机环保型肥料,果品全部达到无公害型果品要求,万亩玉杏园成为农业部批准的国家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目前,全区已有10个有机农产品、7个绿色农产品、34个无公害农产品得到认证。
抓好品牌基地建设,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长清区以袁庄村、西里村、张营村、店台村为核心,按照有特色、有品牌、有协会、有龙头、有基地、有市场、有检测、有技术支撑、有信息平台、有农资专供等“十有”标准,规划建设了东西两条线、三大片万亩特色蔬菜品牌基地,带动了全区8万亩蔬菜种植产业换档升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53个,拥有成员1.2万多人,带动农户2.2万多户。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38家。永丰种业集团年生产销售小麦、玉米良种1000万公斤,销售收入达1.5亿元,繁育推广的20多个优良新品种成为全省农作物主栽品种,带动了长城村、界首村等近百个村发展起良种培育。万德镇武庄每年果品产量突破1000万公斤,开发出柿子酒、柿子茶等系列保健产品。农业结构调整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引导发展循环农业,拉长“绿色链条”。万德镇店台村80%以上的农户建起了沼气池,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230个。沼气用于照明及炊事用能,沼渣与沼液作为种植蔬菜的基肥与追肥,不但增加了产量,而且生产的蔬菜全部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要求,每棚蔬菜年收入超过万元,户均可增收节支800元。长清区通过在区里成立沼气技术服务中心,在10个街道、乡镇成立沼气技术服务站,村成立沼气协会,形成区、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建成沼气池3万个,年消化秸秆3万亩。综合开发“沼气池、改厕、改圈、改灶”为纽带的新型农村能源,形成80个基础设施完善、文明有序、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极大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使百姓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全新变化。(上接第一版)北岸工程中,11月底前完成清河北路北半幅道路下雨水沟、电力沟等管线复建,年底前完成岸墙工程,明年1月20日前完成北半幅路床和部分路基工程。园林景观工程方面,10月确定监理、施工队伍,11月完成进场施工准备并开工建设,明年1月底前完成园林地形塑造整理,常绿乔木及80%的落叶乔木、30%的花灌木种植,园路和广场铺装、景亭、商亭、码头、公厕、管理房等的基础施工。
会议要求,在小清河一期工程进入施工关键阶段的关键时期,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克服各种困难,打好“秋冬会战”,为明年一期工程竣工打下良好基础。当前尤为紧迫的是要做好房屋拆迁和管线迁建工作。要强化讲政治讲大局观念,明确任务并分解责任、倒排工期。要强化指挥调度,调配精兵强将。施工及监理单位要不等不靠,积极往前推进。市、区各有关部门要继续为小清河工程提供良好环境。
TAG: 舜网-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