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塔吊司机:两件棉大衣裹脚捂背挡严寒
11月20日上午8时10分,太阳似乎还没有清醒,软弱的光线力斗着层层寒霜。
8时40分,记者在襄垣县环湖路南关拆迁村民回迁楼三荆沟煤矿建设工地看到:一、二、三号的七层回迁楼主体工程已在做楼顶的防水处理,门窗玻璃正在安装;四号楼也正在顶部围砌1.5米高的女儿墙,今年的计划工程都接近收尾阶段。
5名身穿大棉袄、头戴蓝色毛线帽的农民工,在一号楼前的塔吊下忙活着。一位穿黄棉袄的工人仰着头,用手势指挥着塔吊司机一会左左、一会低低。记者问:“你们干活冷不冷?”一个小伙子说:“我们都是河南林州的,哪能不冷呢?今天倒是见到了阳光,可还没有前天暖和。”
记者在一位姓崔的带工师傅相陪下,顺着一号楼的内楼梯,爬上楼顶的天窗,来到七层楼的楼顶就感觉到寒风扑面劲吹,两腿瑟瑟发抖。记者与塔吊里的司机打招呼说:“里面冷不?”他说:“这么冷的天,这么高的塔,在上面不冷才怪呢!特别是清晨一上工,我就得爬着那冰冷的塔架上到这接近30米的塔吊上来,一件大衣裹住腿脚,一件大衣披挂在肩上,就开始高高低低听指挥、左左右右慢转动。”
朔州卖水果小贩:一家四口靠我生活
22日18时,记者来到应县县城二环路口,见到了卖水果的张先生,采访了他。
张先生38岁,穿着棉衣,正在大声吆喝着叫卖:“橘子、橘子,五元四斤,很甜的橘子,快来买啊!”听到他的吆喝声,周围有几位顾客上前去称他的橘子,他边卖边收款,脸上洋溢着微笑,看上去很是满足。记者:“你平时就以卖水果为生吗,不怕冷吗?”张先生说:“别说这天气还不错,就是再冷我也得出来,一家子还等我养活呢!”
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一年四季靠卖水果为生,没有个固定的门市,只是在别处接些水果,推上个车子在街头卖,无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他都去经营,平时虽然辛苦些,但是这行当投资不大,小本生意,也积压不住货,只是挣点钱养家糊口。他说:“全家四口人,都得靠我这点小生意来生活,如果哪天不出来,家里就缺了经济来源,就是天再冷,我也必须出来。我们挣几个辛苦钱,能维持生计就不错了,一年到头,也就能挣个万数块钱吧。”
运城筑路工人:冷天里干得热火朝天
11月19日下午6时,运城市区已经寒风刺骨,气温降到3℃左右,正在槐东南路筑路的一群工人,才在灯火闪烁的夜幕中拖着疲倦的身子,下工回家。
工人们在冷天中究竟怎样干活?从下午4时开始,记者就深入到工地进行体验。在铺设路沿石处,一位60岁的王姓老工人在当小工,他一会儿推着小车运送砂灰料,一会儿搬10多公斤的水泥沿石,虽然干的都是粗活,可他没有戴帽子,也没有戴手套,穿的是一双军用球鞋,衣服也都是绒衣绒裤,要是不干活的人,早都冷得受不了了。但这个已经60岁的老人,头上依然冒着汗,没有丝毫寒冷之意。在施工的现场,还有一位女青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经过闲聊,知道她叫王丽,今年刚20岁,毕业于山西省建筑学校,才上班4个月,主要是搞测量工作,只见她扛着测量仪器不停地移动,不停地打手势,尽管天气寒冷,可她也是敞着脸头,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地工作。记者随后又采访了几位工人,都说早上6时就起床,吃完早饭后7时30分准时到工地,中午不回家,吃午饭后13时多就上工,晚上不按时间下班,天黑得看不见不能干活才收工。
天气这样冷为什么还要这样不停地干活。记者采访了正在工地上指挥的女经理姚淑蓉。她说:这个公司是运城凯利鑫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有职工120人,各种车辆机械70多台,因为天气马上就要上冻了,如果不抓紧时间把油料铺上去,前期的基料就会出现水稳损失,所以一个多月来,一直是加班加点干活,有的工人还在夜间干通宵,为的就是力争在11月底完工实现通车。
运城地处山西南部,虽说天气和全省其他地方相比,还不太寒冷,但从19日开始,已经明显地降温,夜间最低温度已经达到零下5摄氏度。在这样的冷天中紧张施工,正是筑路工人对市民们的倾情奉献。
晋城安装工人:干一会儿暖暖手后继续干
11月20日,在晋城市市区的凤台西街,记者见到几位正在一单位五楼焊立广告牌的安装师傅。
暴师傅,43岁,长子人,来晋城已经有7个年头了,现在是晋城一家广告公司的安装队队长,当天带着4名工人,说起为何要在这么冷的天干活时,暴师傅边干活边对记者说:“在晋城这么多年了,就是凭着自己踏实本分、干活不惜力气,在加上老乡和朋友们的照顾,才有了今天这个局面,我们是公司的安装队,公司接的这活,人家单位又催得急,早一天干完,公司就能和人家单位早一天结账,今天的天气是冷,我们平时在高速路上架设广告牌,什么天气都能遇到,天冷了在高处干活更显得冷,你看把那电焊的小李师傅冻的,只能干一会儿暖暖手后继续干,再说我们干活都是有分工的,没有人替他,这帮人都是我从老家带来的,他们干得多赚得就会多,所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只有尽快把活干好才行,我们就是吃这碗饭的,为了自己和家人生活得好点,咱就得好好干。”
阳泉建筑工人:手脚都冻得开裂了
时下已是北方的寒冬时节,但很多工地的建筑工人还在户外紧张劳作。11月22日,记者在阳泉市郊区的一处工地上,对两位正和泥砌砖忙个不停的建筑工人进行了采访。
来自四川达县的李大桂(音)告诉记者,他今年32岁,初中毕业就出来四处打工了,一直在建筑工地上干活。刚开始是当小工,和泥、推砖、架石头各种辛苦的活都干过。因为今年的工期紧,所以他们到现在还在忙活。阳泉当天的最低气温已是-2℃,早晨起来尤其的冷,工地上的工具和砖上都挂满了白花花的霜,手一摸浑身都冷得忍不住直打战。这两天工地上的人基本上手脚都冻得开裂了。
今年50岁的老贺来自河南,他告诉记者,他来阳泉打工已有三十多年了,每年快到年底的时候,他就特别想家。建筑工地上的活他基本都干遍了,他手心都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茧。老贺说他最怕冬天了,刺骨的寒冷让他们无处躲避。冬天风大的时候,脸上似乎都刮出了一道道的血口子。也许是他年纪大了的原因,身体抵抗力感觉确实不如往年了,这两天他手上、脚上开裂的地方开始往外渗血,买了一些专治冻伤的膏药贴上也不顶事,老贺现在只盼望工期尽快结束能马上回家。
大同环卫工:在自己的路段内走来走去
22日下午,记者在大同市西环路采访了正在户外工作的城区环卫工人杨喜春。
杨喜春今年61岁,应县人,高小文化,15年前就弃农来到大同打工,曾在大同铁路当过司炉工,在铁路接受过正规的培训。在铁路的打工经历,为他日后能在大同生存下来奠定了基础。老杨在大同站住了脚,有了相对稳定的工资收入,几年后把老婆孩子也接来,家从此安在了大同。目前他还干了两份工作,白天干环卫一个月挣600元,晚上给一家商店下夜,一个月挣500元,老两口生活得比较轻松。
谈到环卫工作,老杨说,西环路是今年刚刚修完的新公路,机动车道的清洁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的卫生需要人工打扫。他和另外几个环卫工人的工作岗位是在五岔路岗口至振华货栈岗路段,每天早上6时开始清扫,一个半小时结束。其余的时间负责捡拾该路段内全部路面随时出现的垃圾。他说,路段清洁的指标很高,每1000平方米内不允许有4个烟头。所以,他们不停地在自己的路段内走来走去,捡拾路上随时出现的垃圾。活儿是不重,但随着气温一天天下降,全天在户外工作,受些冷冻是必然的。听说下个月就给工人们发防寒服,有了劳动保护,相对会好些。
兴县交警:山风刺骨中疏导交通
天气一天冷过一天,11月22日,农历节气“小雪”,晚10时,气温已经降至零下7摄氏度以下,汾河水已经结冰,山风刺骨,兴县至岚县的忻黑线上,大量的货车聚集在阎家湾超限检测点附近,车流中一辆警车在大车中时走时停,不断有交警下来疏导交通。
地处兴县与岚县交界的超限检测点,因为只有一台磅,加之过磅时需要检查相关的一些手续,即使车辆作短暂的停顿,在此站往西的路上仍然聚集起了大量等待过磅的货车。记者顺着“车龙”一路向西,车道左侧被大车占据得水泄不通,右侧仅能供轿车行驶,在车灯的晃动下,记者发现几名交警正在车下紧张地疏导着交通,记者见到一名交警指挥着一辆企图走捷径没有靠左行驶的卡车继续回到原来的位置,一面提醒一些走神的司机紧跟着前面的车辆,保持着车流不断向前行驶。
记者下车后与交警攀谈,在车下还未超过5分钟,已感觉冻得浑身打战,被刺骨的风吹得“透心凉”,一位正在值勤的交警笑着对记者说:“这才是前半夜,等到后半夜,那才是又困又乏又冷,忻黑线这一段的路一方面是窄,另一方面是坡道多,司机们一不留神就会出意外,近日来车还不是特别多了,前段时间,车辆多的时候,我们根本休息不下,一路巡视,发现违规司机违章行驶立即劝阻,碰上有的车坏了,我们还要帮忙搭把手修修。现在看不清楚,白天你看我们的脸,没有一个是细皮嫩肉的,全是被长期风吹日晒养成的黑皮。”
忻州耕田人:里三层外三层穿着厚衣服
11月20日见到王永厚老人时已是日近黄昏了,他正在田间冒着寒风指挥司机深耕土地。他说,20天内已为两个村耕了1600多亩土地。说完,满脸胡茬的他露出了为数不多的几颗牙齿,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信。
王永厚是忻州市忻府区北义井村人,有三儿二女,儿女孝顺,身体硬朗,日子过得比较殷实。他酷爱土地,今年83岁的他是当地十分有名的“喜耕田”。平时除耕种着十几亩土地外,还经常帮助开商店的儿女们进货、开油坊等。今年春天,政府实行农机补贴政策以来,他拿出7万多元(政府补贴1万余元)跑到城里,购买了一台天津——80型拖拉机、耕地犁和旋耕机,为乡亲们深耕土地。他经常对人们说:“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多年来大部分村民的耕地从不秋耕,杂草和病虫害十分严重,如不及时深耕,今后将损失更大。”在他的动员下,许多原来不愿意耕地的村民认识到了深耕土地的好处,纷纷走到田间。
20日,气象部门预报忻州的气温是-9℃—15℃,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在北义井村一个地名叫六农的地块里,只见王永厚里三层外三层地穿着老厚的衣服,一双老羊皮手套交叉着拴在身后,护着耳朵的棉帽戴在头上,一厘米多长的白胡子上粘了不少尘土……他告诉记者,从开始秋耕到现在已经20天了,为了耕好地,他每天早上8时下地,深夜12时多才能回家休息,中午饭由媳妇们送到地头吃。为了在地冻前耕完地,他和儿子、司机加班加点,昼夜辛劳。天冷了,跺跺脚活动活动,实在冷得不行就钻到水渠里或蹲在地堰下点火御寒。
TAG: 山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