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视频| 路桥隧交流论坛| 站点地图|
首页| 文库| 博客| 图库| 视频| 网摘| 路桥隧交流|
  • 行业资讯
  • 路基路面
  • 桥梁涵洞
  • 隧道工程
  • 测量绘图
  • 学术论文
  • 施组方案
  • 试验质检
  • 内业资料
  • 安全环保
网站公告: 网站新建QQ交流群 路桥吾爱第五版更新. 把QQ空间或其他博客.

您的位置: 路桥吾爱 >> 文库 >> 行业资讯 >> 交通新闻 >> 查看资讯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长江第一隧道试通车 迎来“三维”时代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08-12-29 11:25  作者: 网友搜集  来源: 石家庄日报  查看: 602次 评论: 0条 好评: 0分

  新华社武汉12月28日电(记者熊金超)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武汉长江公路隧道28日通车试运行。这是继51年前建成“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之后,我国在长江中部特大中心城市武汉成功修筑的第一条长江公路隧道。

  “万里长江第一隧”的建成,是长江过江交通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标志着长江过江交通迎来了“江上架桥、水面行船、江底通隧”的“三维”时代。

  武汉长江公路隧道全长3.63公里,工程概算投资20.5亿元,为双线双车道,设计行车时速为50公里,是我国修建的第一条长江公路隧道,也是目前我国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江底隧道工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说,武汉长江隧道在建设施工中的众多创新,标志着我国穿越江河湖海的隧道技术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为目前正在规划或筹建的其他穿江城市隧道,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经验,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过江交通隧道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全长6300公里的长江上没有一座大桥,只能通过轮渡过江。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将武汉长江大桥列入第一批重点工程项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指示铁道部着手筹建,1953年4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成立武汉大桥工程局,1955年9月1日正式启动这座具有中国桥梁建设奠基意义的大桥建设。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集全国优秀人才,建长江第一大桥”,在历时5年的筹备之后,仅用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武汉长江大桥,“数千年来长江天堑有舟无桥的历史”随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宣告结束。

  1968年12月29日,在武汉长江大桥通车11年后,我国自行设计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公铁两用桥南京长江大桥,被列入当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长江迎来了建桥高潮。仅据中铁大桥局统计,目前,我国已在长江上修桥逾百座,其中四川宜宾以下长江干流上已建和在建的各种桥梁近70座。长江干流沿线各大城市都有了不止一座跨江大桥。

  专家认为,随着国力的增长,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武汉长江隧道建设中日渐成熟的“穿江越城”隧道施工技术,将加速中国城市交通大发展时代的来临。

  武汉市交管局负责人介绍,武汉长江隧道从28日起到明年3月为长江隧道调试运营期,明年4月至2010年3月底为试运营期。经全面验收后再投入正式运行。

  在3个月的调试运营期间,隧道将实行限时、限车、限车牌号“三限”开放:每日6时至24时开放交通,仅限9座以下车辆通过,车辆分单双号。负荷大的货车、大中型客车(含公交车)、行人禁止通行。但在此期间客运出租车不受单双号的限制。

  ■解读长江第一隧

  保证百年不漏水

  据武汉长江隧道总设计师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高工肖明清介绍,武汉长江隧道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双道管片(防水圈)防水,虽处于长江水位57米之下,但可保证隧道100年不漏水。同时隧道按可抗6级地震设计,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设计,最高可抵御300年一遇的洪水,设计使用年限也为100年。同时,隧道两端的竖井还设有宽14米、高5.4米、厚0.34米的防淹门,万一遇到不可抗的外力(如战争)而遭到破坏,防淹门可拦截江水,防止江水经隧道“倒灌”城市。

  4900多个喷头灭火

  据武汉长江隧道建设指挥部指挥长万姜林介绍,隧道暗埋段及顶部装备了水雾喷淋灭火系统,每25米设一个喷淋阀,每个喷阀控制16个自动喷阀,其4944个自动喷头,几乎覆盖了隧道车道板每一处空间。发生火警时,这些喷头就会自动喷水,每个喷头每分钟可喷水120升。

  但并不是隧道内一发生火灾4900多个喷头同时喷水,而只是着火点周边小范围的喷头一起喷水。一般来说,隧道内的火灾有三种发现途径:最主要的是感温电缆,当洞内温度超过限值时,电脑控制系统会自动开启喷头;另外两个途径就是报警按钮和电视监控,隧道监控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报警后可手动开启喷头。

  此外,隧道内每隔50米装有一个消火栓箱和水成膜灭火系统,每个箱内设消火栓2个,水带2盘,水枪2支,报警、启泵按钮各1个,可有效防止火警火灾。

  安全逃生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据长江隧道建设指挥部负责人杨楠介绍,逃生通道设在左右两条隧道的中间,在每条隧道的左侧地面上,每隔80米就可看到一个长方形黑盖,那便是逃生通道口。一旦隧道遭遇失火等紧急情况,中央控制系统就自动开启通道口,同时,通道口旁边的墙体上也设置了通道口的电动开关,只要轻轻一按,这扇门便能自动开启。

  停电时,这扇重达200多千克的防压门,也可单人徒手拉开,因为拉手上安设了手动助力装置。

  记者在通道口的下方看到,紧接通道口的是一个长约3米的橙色滑梯,人只要一跳进通道口,几秒钟内就能滑到隧道下约2米高的逃生通道,沿着这一通道,便可直接撤离到长江两岸。

  按隧道距岸边最远距离1.8公里计算,行人按每小时5公里速度计,一般20分钟就可撤至岸边。

  通风排气模式世界领先

  武汉长江公路隧道总设计师肖明清介绍说,传统的隧道废气(如汽车尾气、火灾引发的烟尘等)的排放,都通过从隧道两端的出入口外排,对周边环境影响大,通排效果也差。特别是遭遇火警时,烟雾往出入口排放,会对人群疏散造成影响。

  武汉长江隧道在建成的过程中,同时建有两座高达40米的风塔。两座风塔直接与隧道顶部的数台大功率抽流风机相连,隧道内产生的废气将通过抽流风机向上输向风塔,再由风塔排向40米的高空,经过稀释后扩散,噪声及空气污染均可大幅下降。

  据介绍,因为长江隧道长度较长,在排气、通风的环节,设计采用了“射流风机纵向诱导通风模式”加“重点排烟”的举措,以确保隧道内良好的通风环境。即通过风机“接力”的方式,将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通过一台台射流风机的传接,快速、及时地输送到隧道各个角落。

  同时,考虑到隧道内的废气在排放的过程会产生热量,空气在流通、清污的过程中必然招致“温升”,即靠近隧道出口处的温度会急剧升高,甚至可达到40摄氏度至50摄氏度。为此,长江隧道的设计,除确保良好的通风环境外,还特别采取了在隧道内部喷洒“细水雾”的方法,并在多个断面形成“雾帘”,让雾滴在挥发过程中把热量带走,对隧道内部进行适度降温,以保证其环境质量。

  (新华社武汉12月28日电)


Google


TAG: 石家庄日报
 
-5 -3 -1 - +1 +3 +5

评分:0

发表评论

【声明】 路桥吾爱刊载的资讯及其他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分享 并且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路桥吾爱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马上进行重新整理!

信息搜索 便民服务

  • 标题:
  • 分类:

最近更新

  •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
  • 粤赣高速河源段匝道断裂 多辆大卡车坠落(图)
  • 成都隧道发生疑似瓦斯爆炸 致22人受伤 一人死亡(图)
  • 【重磅】2014年度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市政合格标准降为88
  • 湖南路桥“变身”国有独资企业 开启发展新篇章
  • 揭秘“有证一族”:屌丝5年拿3职业证 8年买2套房
  • 晋济高速山西段隧道燃爆事故共致31死9失踪(图)
  • 公安部公布十大危险路段 建设设计单位也应吸取教训
  • 名扬松花江--记中铁十三局集团四公司优秀项目经理常亮
  •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通车不足一年垮塌(图)

本月热点

相关阅读

  • 灵寿全民植绿2200多万元打造绿色生态县
  • 我省投资5889亿元建设559个重点项目
  • 国务院出台十大举措改善民生百姓生活将更美好
  • 各项工作强力推进"大变样"凸现诸多亮点
  • 省会交通网络建设日臻完善编织城市美景
  • 河北省通过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意见
  • 至2020年前国家将推动六大土地整理工程
  • 省会将建6大投融资平台 艾文礼督导调研
  • 石武客运专线今日开工2011年底投入运营
  • 举全市之力圆百年梦想——奥运工作综述

赞 助 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加入【路桥吾爱-lq52.com】QQ群 | 交流论坛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空间列表 | 站点存档 | 手机访问 |

路桥吾爱 2001-2012 湘ICP备160189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