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亿元打造省会第一迎宾大道
●裕华路拓宽为双向八车道快速路 ●外侧增设公交专用道
●立交桥飞跨中华大街、体育大街 ●沿线人行天桥全部改建地下通道
裕华路改造方案日前确定,工程总投资6.01亿元,3月初整体动工,七一前主体完工。作为我市为建国六十周年献礼的重要工程之一,裕华路将改造成什么样?改造工程都有哪些亮点?道路两边景观有何改变?又将如何成为省会第一迎宾大道?昨日,记者就此采访到了市城乡规划局市政处处长戎华奎,以及裕华路道路改造工程规划设计的负责人之一——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朱江。
两座立交桥分跨中华大街体育大街
据介绍,裕华路与中华大街、体育大街城市快速路相交节点均存在车流量、人流量较大、人车干扰严重的交通问题。相关节点将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的立交方式。针对各路口主要存在的人、车矛盾突出的问题,为提高这些路口通行能力,提出立交方案。裕华路道路改造工程规划设计的负责人之一——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朱江表示,在此次裕华路道路改造工程中,将主要在中华大街、体育大街交口分别设置一座立交桥。相对而言,这两座立交桥都属于简单立交桥,主要是为了解决人车分行的问题,减少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的相互干扰,提高通行速度。
记者了解到,体育大街立交桥将建设成一座三层立交桥,道路方案采用体育大街下穿裕华路,布置在立交最下层,两条相交路的非机动车和行人系统与机动车分离,布置在立交中间层,将路口抬高至最上层,形成机动车转换层。体育大街下挖9米,主路上抬2米。朱江表示,体育大街作为城市东一环路,是城市南北向沟通的重要道路。立交设计首先满足路口主要通行方向的需求。体育大街主路下穿裕华路,南北方向交通快速通过节点。体育大街两侧设置辅路,车辆通过辅路与裕华路主路形成灯控路口。行人、非机动车路口转向空间设置在体育大街下穿结构和裕华路平交路口之间。
中华大街立交桥为上下两层,互通式立交桥。中华大街口下挖3.5米,主路上抬1.5米。路口处中华大街机动车道南侧29米(含1米中央分隔带),北侧37米(含5米中央分隔带)。在路口设置立交,主路机动车交通组织为灯控十字路口。将现况路口高度抬高2米左右,非机动车、行人在机动车道系统外侧下穿机动车道系统,形成人车分行,中华大街路口处红线东西宽210米,南北长480米,人行、非机动车空间可结合城市景观做成下沉花园形式,为行人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
裕华路外侧增加公交专用道
据市城乡规划局市政处戎华奎介绍,此次裕华路道路改造,将维持现状三块板路面格局,全路段机动车道由双向六车道拓宽改造为双向八车道,增设公交专用车道,提高公交车辆运行速度。
公交车道布置于道路最外侧,车道宽3.5米。从交通工程方面做到全线公交车道连贯;从交通管理方面保证公交专用车道为公交运营时段公交车专用,禁止其它车辆驶入。公交站设置于路口出口道的隔离带上,公交站台长度40~60米,宽度大于等于2.5米,站台将做无障碍设计。方案设计公交站的间距平均为350米。
“在道路改造过程中,非机动车道路宽度将保持5米不变。”据戎华奎介绍,根据我市非机动车数量大的特点,设置非机动车专用道。非机动车道全线连续,设置于机动车道外侧,与主路机动车道间设置隔离带。非机动车道宽度为5米。非机动车在路口处一般采用平面通过形式。在西二环路、东二环路、中华大街、体育大街路口设置立交,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通过。
16处次要路口机动车“右进右出”
“为使机动车行驶更加通畅,此次裕华路改造过程中共有16处次要路口将进行封闭,机动车行驶采取右进右出。”朱江表示,现在与裕华路相交的现况道路共38条。其中包括次干路和支路25条。这很容易造成来往车辆的相互干扰,为提高道路的通行速度,方案提出对部分次要路口进行封闭。
此次全线封闭16处次要路口分别为金竹街、西里街、草场街、前进街、东菜园中街、南长街、保晋南街、裕光街、兴纺街、大经街、休门街、西大街、富强大街、育才街、华清街、煤机街,改造后的裕华路路口间距由464米增加至758米,一环内达到816米。
人行天桥全部改建地下通道
“在裕华路改造过程中,原有的所有人行过街天桥将全部拆除,改建成地下通道。”戎华奎表示,在裕华路改造过程中,整条路段将新建或改建7个地下通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行人通行问题,同时,行驶在裕华路上人们的视野会很开阔。
目前裕华路人行过街多为人行横道地面过街和自助式灯控地面过街,另有4处人行天桥和两处地下通道。根据方案,裕华路将规划18处人行过街设施,其中一环内地下通道共9处、一环外9处。近期将实施8处,包括原来的6处:省艺术中心、南长街、站前街、西大街、河北师大、长安区政府;新增大经街、高速公路收费站两处。其中保留站前街现有的地下通道,对省艺术中心附近的地下通道进行改造,其他原有的人行过街天桥也都改建为地下通道。
71%沿线单位出入口将被封闭
“裕华路沿线许多单位进出口直接开在主路,数量多间距小,这极大地影响了主路通行速度和安全。为改变这一现状,在改造过程中将封闭一些沿街单位开在裕华路上的出入口。”戎华奎告诉记者,在改造方案中,裕华路沿线将减少71%出入口,由83处减少至34处,路口间距由200-300米,增加至900米左右。为提高主路通行能力,需尽量减少沿线建筑直接在裕华路上的开口。有条件的建筑可将开口开于裕华路相交路上,条件不好、开口又较密集地段可将多个相临开口整合在一起,从一个开口进出主路。
沿线占道停车场全部取缔
戎华奎告诉记者,裕华路道路整改工程实施后,沿线占用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的停车位都将取消。全线将取消机动车停车位约72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约1841个。不过,结合本次裕华路改造工程进行道路两侧拆迁整治,沿线将设置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完善支路网和停车设施,从而达到裕华路的建设目标。
另外,中华大街立交和体育大街立交,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或其他设施带存在高差处设置挡土墙。工程范围内人行道上设置盲道;人行通道进出口均设置无障碍坡道;公交站台还将做满足肢体残疾和视力残疾人士使用的无障碍处理。
裕华路沿线将四季常绿
“裕华路的景观整治将重点体现迎宾特色。”在谈到景观整治时,朱江对记者表示道,裕华路的行道树树种,采用大叶女贞、国槐、元宝枫三种,以形成四季常绿的景色。
据介绍,绿化、隔离带绿化将以低矮的绿篱和地被植物为主,种植形成一种序列感,为行车提供良好的视线。平面布置以规整坡型大叶女贞与地被植物,形态上犹如张开的双手,欢迎四海宾客,有很强的序列感和统一感,地被可以种植一些多年生的草花,花团锦簇,体现“迎宾”的主题,更能展现出裕华路这一迎宾大道的行政、迎宾特色。●本报记者许跃彬
TAG: 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