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公路由忻州进入吕梁开始分成两条公路并肩南下,沿黄干线公路因为要靠近所经县(市)政府所在地而离开黄河岸边;沿黄扶贫旅游公路则继续沿黄河左侧蜿蜒前行。4月3日至4日,记者领略了全长358公里、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之为“扶贫开发之路”的沿黄扶贫旅游公路吕梁段。
沿黄扶贫旅游公路在吕梁境内经过了兴县、临县、柳林和石楼4个县。这4个县沿黄而居,祖祖辈辈依靠农业生活,除有名的红枣外,玉米、高粱、谷子、小豆、土豆、蓖麻等农副产品和中药材都极为丰富,是西部山区的小杂粮基地。但由于交通不便,这么多农副产品“藏在深闺人未识”,也运不出大山变现,当地群众守着金饭碗讨饭吃。
陪同采访的吕梁市交通局局长贾永岩指着公路两边望不到边际的枣树林,向记者介绍道:“沿黄扶贫旅游公路穿越了主要的红枣林带,成了一条红枣外运通道,枣商也可以直接进入枣区收购,红枣的收购价格比以前提高了至少20%。”
据了解,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直接增加该区域农民收入3亿元,人年均增加收入达500元以上。
“还有越来越多的小杂粮也走出大山,走向集贸市场和超市,真正成了农民脱贫致富之路。”兴县交通局局长激动地说,等再过上两年我们这里通了高速,那我们的农副产品在三个小时之内就可以摆在太原和北京的超市了。
路通了,产品出去了,外界的信息和思维方式进来了,沿黄公路沿线农民的思路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在自家门口对当地的土特产品进行加工,发展中小企业,不仅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而且带动了农村就业。
经过临县时记者看到,公路上到处是拉石子、水泥的车辆,而黄河上淘沙的船只三三两两,也不时从车窗里闪过。记者了解到,除沿黄干线公路和沿黄扶贫旅游公路外,吕梁境内还正在修太中银铁路和太原至佳县的高速公路,这些工程建设直接拉动了当地建材和运输业的发展。而刚刚建成通车的扶贫旅游公路正好给沿线群众加入到运输致富行列提供了条件。
吕梁沿黄扶贫旅游公路跨21个乡镇、105个行政村、224个自然村,涉及人口39万。进入柳林境内,当地群众大干快上的气氛更浓,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可真是路通百业兴啊。1000多公里的沿黄公路,贯通了我省西部的连片贫困山区,为这片广袤的土地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报记者辛义生
TAG: 山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