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昆明城轨首期工程示意图
昆明轨道交通建设一直是市民瞩目的焦点,受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日前,中铁公示《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征求意见,昆明轨道交通的神秘面纱也被渐渐揭开——共设31个车站、乘客日流量数十万,采用大型折板式声屏障,吸声型直立式声屏障等设施,最大程度减少噪音污染等。
线路:
客运北站—广电大学
《报告》显示,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由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组成。2号线一期由北向南,贯穿昆明主城,1号线一期连接昆明主城与呈贡新城方向新开发区。线路由主城区北部客运站出发,经7204公路向西,再向南转入北京路延长线,之后一路向南,经过北市区,穿过昆明北站后,沿北京路一直向南延伸,直达昆明火车站后线路向东南方向转入春城路,经会展中心、巫家坝国际机场和规划的奥体中心,然后向南转入新昆洛路,经世纪城居住中心、体育城文娱中心、呈贡新行政中心、呈贡新市区和南部的大学,在广电大学站后设置终点。这其中涵盖了北市区—商务区—老城商业区—现状省级行政区—大型居住新区—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地区—规划的市级行政中心区—大学新区。
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缓解北市区进入主城的交通压力;合理引导居住用地布局,以健康、宜居、便利的居住和交通模式吸引、疏解主城中心区人口分布。首期工程北市区段的建设将促使主城人口继续向北边方向疏解,引导相应的配套设施规划及时跟进,支持新的就业空间从主城区向北部城区方向发展,形成新的次级就业中心。
首期工程连接昆明北市区、主城中心区、主城南部城区与呈贡新区,具有担负主城内大量的客运出行量,和担负主城与呈贡方向的客流交换量的双重功能。
措施:
着力减小噪音和振动
对于市民普遍关心的噪音和振动问题,《报告》指出,从工程开始,主要有两大噪音来源——一是施工期机械设备噪声;二是运营期噪声源——高架线、地面线(含试车线)噪声源,地下区段噪声源以及固定设备噪声。
振动源也分两类,一是施工期间的车辆与综合基地,二是运营期振动源;地下线路区段振动源,地面段振源,高架区段振源。此外,还存在着大气污染源、水污染源 、电磁污染源和固体废物等。
针对存在的污染状况和隐患,《报告》列举了各种应对措施和方式,比如采用Vanguard减振扣件和钢弹簧浮置板道床以减轻运营期振动影响;对高架线工程沿线和车辆段、停车场内全面实行绿化;优先选用超低噪声类型机车和机器设备;各类固体废物由环卫工人收集后,统一交由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置等等。同时,将在一些学校、医院等附近,使用大型折板式声屏障,吸声型直立式声屏障等最大程度地减少噪音污染。
车站:31站点20地下11高架
轨道全长约42.1km,设置车站31个,有地下站20座,高架车站11座,途经盘龙区和官渡区、呈贡县。31座车站分别为汽车北站、龙头村站、羊肠村站、司家营站(图中未标示)、金安小区站、北辰小区站、金星站 、白云路站、昆明北站 、圆通街站、人民路站 、 文化宫站、 塘子巷站、 环城南路站 、 昆明站 、 展览中心站、 日新环岛站(图中未标示)、 巫家坝站 、奥体中心站 、晓东村站、世纪城站、体育城站 、体育城南站 、五腊村站、小王家营站、呈贡北站、行政中心站、呈贡火车站、呈贡南站、下庄村站 、广电大学站。其中汽车北站、龙头村站、羊肠村站、司家营站、世纪城站、体育城站 、体育城南站、五腊村站、小王家营站、下庄村站 、广电大学站为高架站,其他为地下站。首期工程设严家山车辆基地、五腊村车辆基地和大黎园车辆基地共3座。
工程分别三期,分别为2017年、2024年和2039年。列车编组,初期、近、远期均为6辆;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00km/h,平均旅行速度40km/h。项目总投资为202.21亿元。初期全日开行列车163对,近期全日开行列车218对,远期全日开行列车267对。
初期(2017年),日客运量为456993人次,早高峰时的最大单向断面流量为每小时19467人次,晚高峰时则为每小时18086人次;近期(2024年),日客运量为891710人次,早高峰时的最大单向断面流量为每小时31168人次,晚高峰时则为每小时28339人次;远期(2039年),日客运量为1339251人次,早高峰时的最大单向断面流量为每小时39956人次,晚高峰时则为每小时36210人次。
TAG: 生活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