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上海解放60周年。6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上海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正日益呈现在世界面前。在隆重纪念上海解放60周年的日子里,市委宣传部组织理论工作者撰写文章,回顾上海60年走过的历程,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上海解放和发展付出的心血,总结上海改革发展的成就与经验,为上海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改革发展献计献策。今天《解放日报》、《文汇报》分别编发专版,以纪念上海解放60周年。
党的组织与上海这个城市的关系,不仅仅源于制度的安排,更源于上海这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党的组织已与这个城市融为一体。这决定了上海发展的基本逻辑:上海的转型、发展与稳定系于党建,有效的党建必能创造上海有效的进步与发展。
党的建设与上海发展的基本逻辑
■林尚立
城市是现代化的主角
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中,上海是中国城市的主角。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上海的城市发展中,党的组织则是这个城市的重要主角,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上海两次大转型中,党的组织都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从半殖民地城市解放为人民的城市的第一次历史大转型中,党的组织成为荡涤旧社会,建立新政权,建构大城市,推动快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从计划经济下的经济中心向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沿海中心城市转型中,党的组织成为化解矛盾、稳定社会、保障改革、促进发展的坚强核心。所以,党的组织与上海这个城市的关系,不仅仅源于制度的安排,更源于上海这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党的组织已与这个城市融为一体:党的组织网络已成为这个城市社会的基本骨架,而党组织的领导与动员则成为这个城市的心脏。这决定了上海发展的基本逻辑:上海的转型、发展与稳定系于党建,有效的党建必能创造上海有效的进步与发展。
城市是高度组织化和制度化的现代空间
城市要让生活更美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组织质量与制度水平。虽然新中国成立前上海是远东最大、最现代的城市,但由于租界的分隔,其治理并非是一体化的,其发展也是畸形的。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上海城市的组织、制度与治理走向一体化,而推动和支撑这个一体化的就是党的领导与党的组织。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城市发展中,上海城市社会先后通过两大组织形态而获得组织化和一体化:一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组织;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城市社区,而这两个组织形态都是以党组织为核心形成的。在计划经济时代,作为中国经济中心,上海以企业的单位组织为主体,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单位社会结构,而在单位组织中,以产业工人为基础的党组织是企业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是社会治理的主力军。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企业中党的组织及其所凝聚的产业工人,依然是保障这个城市稳定与秩序的根本力量。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之后,上海率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市。对于具有深厚计划经济基础的上海来说,这种转型与变革无疑是革命性的。为了实现快速、平稳、有效的转型,实现上海在体制转型之后的大发展,上海在全面启动城市经济体制大转型的同时,也启动了城市社会组织的大转型,其战略就是积极主动地开发城市社区,使城市社区坚强地承担起消解转型所溢出的社会问题与社会风险的使命。为此,上海将社区建设确立在强化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党的工作体系基础之上。上世纪90年代,在争取“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上海大转型、大发展实践中,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形成的城市社区,以特有的韧劲和坚强的肩膀,将中国这个最大的城市从计划经济形态的城市平稳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的城市,在推动城市大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城市平稳转型。这个历史功绩无论如何都应该记在上海一大批党的基层组织和一大批踏实能干、默默无闻的基层党务干部身上。
党的基础在社会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也是党领导人民,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点,真可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党在城市的执政与治理,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联系政党与社会的基本纽带,不仅要服务于政党,而且要服务于社会,这决定了城市基层党建不是简单的党内建设,其实质是党的基层组织优化组织,拓展功能,提升能力,聚合社会的政治建设,其效应是双重的:一是强化党的机体,二是优化社会的整合。上海的基层党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区党建,就是在这样的战略高度展开的,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上海的实践表明,党的基层组织,不仅是党的执政得以巩固的重要基础,更重要的是党组织和治理社会的重要政治资源和组织资源。只有把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领导社会,实现有效执政的重要战略资源来开发,党的基层组织才能常建常新,才能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城市是有生命的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城市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因而,有不同的城市发展形态。党的基层组织已融化在上海这个城市的机体与血液之中,所以,上海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和开发党的基层组织的资源,不仅过去如此,未来也是如此。上海正进入新一轮的大发展时期,其基础和关键依然在党的基层组织的创新与发展,抓住了基层党建,也就把握住了上海发展的大格局。这是上海发展的基本逻辑。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上海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正在向科学、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上海人的社会化水平在提高。一个全方位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正在上海蓬勃展开。
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
■邓伟志
上海解放60年来,在社会建设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从社会的细胞——家庭说起。新中国成立前,穷人娶不起妻子,很多富人是一夫多妻。新中国成立以后,废除一夫多妻制。可是,已经一夫多妻的,只要本人不提出离婚,容许继续维持,有的一维持就维持到70年代。可现在是一点也看不到一夫多妻的痕迹了。即使有个别人包二奶,那也只能是偷偷摸摸地“在笼子里养金丝鸟”。一旦发现,立即取缔。新中国成立前,男尊女卑。现在男女平权已成为基本国策。近年有人说上海男性是“小男人”,这自然是不准确的,可它折射出了上海实现了男女平等,同大男子主义的从前相比,男人是相对小了点。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老人在上海特别受尊敬。敬老院拥有的床位数近年在直线上升。有些敬老院的设施与服务档次很高,可同发达国家相媲美。上海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正在向科学、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二,再从社会组织看,改革前社团屈指可数,现在市一级的社会组织数以千计,社区的团队遍地开花。很多学会是人才库、智囊团。长期以来被视为禁区的慈善机构15年前在上海率先成立,把慈与善洒满浦江两岸。去年汶川地震时,上海的各类社会组织蜂拥而至,被灾民称为救命恩人。社会组织自立自强,正在成为政府得心应手的助手,成为治理国家的第三部门。
第三,上海的社会秩序受到兄弟省市的赞颂。我们上海人尽管对上海的社会秩序不完全满意,可是外省市认为上海的社会秩序还是好的,犯罪率低,越轨行为少。这要归功于国家制定的社会政策、社会规范比较健全。合情合理的社会规范把上海丰富的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向着和谐社会的目标迅跑。尤其是世博会在即,更加促使上海人努力落实“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既要让上海人的生活更美好,更要让七八千万参加世博会的“地球村”里的人在上海生活更美好。
第四,上海人的社会化水平在提高。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社会化,可是,“人猿相揖别”以后的二三百万年间,人类的社会化水平是不一样的。社会学把青少年的社会化称作“初始社会化”。这个“初始”的年限在提前。过去讲“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时候,多少还有点夸张。如今是“少年不出门,早知天下事”。有的少年早就在互联网上做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年人的社会化更不用说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市里经常下通知,要求市民不要围观外国人。原因是:物以稀为“奇”。来上海的外国人少,人们自然要看稀奇。现在呢?多少万外国人在上海,外国人住进了社区。有的社区住着三十多个国家的人。随时随地能看到黑人和白人,还要看什么稀奇呢?社会接触多了,社会互动也就多了,社会凝聚力也就大了。按照恩格斯的观点来推论,那就是人的社会化水平越高,人的动物性越少。人,才是大写的人。
第五,上海社会流动的流速快、流量大。上世纪50年代,上海只有五六百万人口。大家知道,上海的出生率是国内最低的,可是人口增长率又是很高的。户籍的开放,就是为社会流动开闸。社会的水平流动奔腾向前,社会的垂直流动胜过电梯。现在上海人口已达两千多万。人口多,社会的分层也多。分层多,拉大了社会距离,增强了社会张力,这既是好事,可也带来了社会矛盾的高发期。不过,现代人的社会管理水平在提高,会把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激化之前,从而推动社会流动的有序、均衡。
第六,上海的社会建设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互动。自上世纪50年代初社会学教学与研究停办以后,上海于1979年率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学系。现在上海的高校、科研、党校、军校里,已有十多个社会学院、系,市级党、政、人大、政协以及工青妇的研究室都设有社会处、室、组。社会学运用在社会建设的实践中,社会建设的实践又丰富了社会学理论,政学同堂,成果累累,良性互动。一个全方位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正在上海蓬勃展开。
(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会长)
上海的发展有赖于中央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和有效部署,有赖于全国兄弟省市的大力协作和支持,反过来,上海更应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科学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服务功能,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改革开放与上海的历史使命
■夏禹龙
旧上海是中国的多功能经济中心,集航运、外贸、金融、工业、信息中心于一体,也是东亚经济中心之一。它的兴起,以开放为前提,开埠通商是其迅速发展的契机。但是,它的发展又是畸形的,缺乏独立自主性而成为资本主义列强抽取中国脂膏的一个泵口。
解放以后,上海回到中国人民手里。前30年,上海在独立自主的条件下,为中国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成为中国财政的重要支柱。但是,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封锁,上海不再是东亚的国际大都市,而在国内的诸项经济中心功能中,除了工业一项外,其他功能均趋于衰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政策,为上海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提供了决定性的前提条件。在这个阶段,上海既保持了解放后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优越性,又吸取了旧上海对外开放和发挥市场功能的合理之处,实现了前两阶段优势点的综合,进入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更高层次。
后30年的发展,又可分为两段:
第一阶段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上世纪80年代末。
中国的改革开放根据自身的国土大、人口多、底子薄而又发展很不平衡以及缺乏经验、具有较大风险等特点,采取了渐进的战略,在内容和范围上是逐步深化的,在地域上是逐步推进的。出于减少风险等的考虑,尽管1985年2月国务院已批转《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肯定了上海应“成为全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但实际上却发挥了“后卫”的作用:一是在改革开放先试地区,国家需要在一定时期放权让利,而上海作为中央财政的一个重要来源,分担了财政减收的风险;二是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消费品的供应是中国改革开放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上海的工业消费品生产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担负起供应全国的重任。但正因为如此,上海在全国经济地位下降,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率在多数年份低于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在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等方面也多不尽如人意的表现。
第二阶段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迄今。
在确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目标的宏观条件下,以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上海开始从改革开放的“后卫”走向“前锋”。1990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并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由此,开始了以建设“四个中心”(后增加了国际航运中心)为长期目标的上海经济新的腾飞。从1992年起,上海连续16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产业结构朝优化方向调整,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持续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进出口贸易和外商投资快速增长,服务全国水平明显提高……所有这些,都说明上海正处在全国改革开放前沿,向着既定目标阔步前进。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对上海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困难,使之面临严峻的考验,但如果应对得当,又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技术进步和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有利时机。不久前,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意见》,近日又批复同意上海南汇区划入浦东新区。这些重大举措的出台,表明中央对促进上海经济转型和长远发展的坚定决心。上海的发展有赖于中央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和有效部署,有赖于全国兄弟省市的大力协作和支持,反过来,上海更应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科学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服务功能,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从1984年起就已开始酝酿和着手前期准备的中国上海世博会明年即将举行了。这次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对改进中国和上海的国际形象、提升软实力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可能对增强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国际合作也有裨益。让这次世博会成为继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后,上海向“四个中心”的宏伟目标加速行进的又一个重要契机吧!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浦东开发开放,关键在于开放。浦东开发开放,始终是在统筹安排与协调平衡中进行的。未来的浦东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地。
浦东开发开放进入发展新高地
■袁恩桢
浦东,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城乡结合部,一跃而成为当代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区,成为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主要支撑点,这是浦东开发开放的成果。浦东20年来的巨大变化,也充分展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1990年的浦东开发开放,得力于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果断决策。这是为了摆脱20世纪80年代上海因改革滞后而造成的严重停滞局面。浦东开发,意味着把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上海置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这充分显示了中央对上海的重视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巨大决心。
浦东开发,不仅起到了振兴上海的作用,而且带动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从而出现了“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上海”这样振奋人心的局面。
浦东的开发与开放,有哪些经验值得人们注意呢?
狠抓发展机遇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上海,由于充当了改革“后卫”的角色,导致厂房设备破旧、产品落后、交通拥挤、住房紧缺、三废污染、疾病丛生,整个城市经济已经矛盾重重。浦东开发开放并作为国家战略而提出,对上海无疑是久经大旱而逢甘霖,上海当然是全力以赴去把握这个难得的机遇。不仅是上海,而且全国各地都显现出参与浦东开发的强烈愿望与信心,都希望通过上海这个国际化都市的渠道来发展自己。安徽是最早决策参与支撑浦东开发的第一批省部级大厦建设的,当其在东方路张杨路口上的安徽大厦刚建一半,本省就碰到严重水灾,参与浦东建设是进是退?当年的省委书记明确表态:财政再困难,也要把浦东项目建成。这表示了抓住机遇的何等决心。
关键在于开放
浦东开发开放,关键在于开放。上海在历史上就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城市,原因是1842年开埠后的华洋杂陈、充分开放,成了远东最大的金融与贸易中心。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中,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滞后,不管主客观因素如何,原因还是在于不开放,或者说游离于生动活泼的世界经济变化之外。浦东开发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中国开放推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开发开放,还只是开放的牛刀初试,主要还是停留在生产领域,那么,浦东开发开放就在国内率先引进金融、保险、贸易、商业、房地产、电信、中介服务、教育、医疗等服务业项目,形成了以服务贸易开放为特征的、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正是全方位的、高层次的开放,推动了浦东经济的高速成长。
规划先行起点高
浦东开发是作为20世纪80年代制定的上海城市发展规划的一部分而提出来的。浦东开发成为上世纪90年代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确立以后,一直注意规划的领先与先进性问题,以一流的规划打造一流的城市。比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浦东开发开放的核心,其规划是邀请了中外多家著名设计机构竞标而成,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小陆家嘴地区规划的3幢4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两幢已成,第三幢也即将完成。其中第一幢由经贸部属下公司建成的金茂大厦,是金色的塔形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体,堪称经典之作。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也是浦东规划先行起点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在陆家嘴、张江、外高桥与金桥等4个开发小区中,所集聚起来的金融、信息、物流等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如今成了浦东经济发展的中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典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浦东开发及其成就,充分体现了政府与市场互动的巨大力量。浦东开发近20年来,从开发的决策、规划的制订及其实施,可以说每一步都有政府的巨大推力,但开放本身却又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外资愿不愿意进来,企业如何运行,绝不是政府的意志所能左右的。政府意志与市场行为的有机结合,是浦东开发运作中的一大艺术。最典型的是陆家嘴地区为什么能成为证券、期货、黄金、钻石、产权等要素市场的集聚地?当年的一纸命令要求证券等市场搬迁至浦东陆家嘴,确是政府之力,这是有益的催生功能,促成了有关要素市场的大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政府的助推力相当重要。即使是在市场已相当完善与发展之后,政府的服务与保障功能也相当重要。
科学发展观的合理运用
浦东开发开放,始终是在统筹安排与协调平衡中进行的。浦东不仅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累累,精神文明建设也堪称一流,特别是其社区建设与居民服务中心工作,都为国内外所称道。浦东的城乡发展比较协调,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也都上品。浦东改革与开放关系也相当协调,特别是“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体制改革,起到了服务开放与发展的有力保障作用。
最近,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南汇并入浦东新区,意味着浦东将进一步成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与航运中心的主要着力点。未来的浦东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地。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新上海,是新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更是日新月异,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上海的建设史上出现了许多“第一”。
新上海60年中的“第一”
■李锐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同年8月3日至5日,上海市第一届第一次各界代表会议在逸园饭店举行。会议号召全市人民团结起来,为建设新上海而奋斗。
新上海,很快成为新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尽管国家对上海的基本建设投资仅占全国总量的3.6%,但上海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并且收入的87%上交了国库。1970年代末,上海一天的钢产量相当于解放前3年的总和,一年的造船量超过解放前80年的总和。上海的日用工业品调拨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占了全国埠际调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我国第一辆无轨电车、第一架大型电子计算机、第一艘万吨轮、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台高倍显微镜、第一架国产客机等都诞生于上海。
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更是日新月异,发生了巨大变化。自1980年代中期始,上海人民迎来了开埠以来第二个城市建设高潮。在上海的建设史上出现了许多“第一”:
1988年8月8日,上海解放后的第一块批租地块,即位于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26号地块正式签约。从此拉开了通过土地批租等方式加快旧区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幕。
1991年11月19日,上海市区第一座黄浦江越江大桥——南浦大桥建成;1993年10月23日,杨浦大桥建成;1993年12月29日,我国沿海城市第一个特大型的污水治理工程——苏州河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基本完成;1994年10月,亚洲第一高度的电视塔——东方明珠电视塔建成;同年12月,上海第一条内环高架道路建成;1995年4月,上海第一条地铁——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由此开启了大规模建设轨道交通的新篇章;2003年6月28日,有“世界第一拱”美誉的卢浦大桥建成;2004年9月29日,世界第一条双管双层公路隧道——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建成;2005年12月10日,上海第一座跨海大桥——东海大桥建成。
1996年至2001年,一批代表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的新的文化设施第一次“亮相”:1996年,上海博物馆新馆开馆,上海图书馆新馆开放,我国第一家地区性信息交互网——上海信息交互网开通;1997年,上海八万人体育场竣工;1998年,大剧院试演,上海卫星电视开播;2001年,集科技馆、天文馆、自然博物馆“三馆合一”的上海科技馆落成。
1998年8月,中国第一高楼(420.5米)金茂大厦落成。当然,“第一高楼”在不断演化。待2014年高632米、121层的“上海中心”大厦建成后,“金茂”将成为陆家嘴的老三。
30年来,上海还是中国改革开放重大举措的策源地之一。
上海最早对企业股份制进行探索。1984年9月20日,上海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上海华宁实业公司问世;同年11月4日,上海飞乐电声总厂率先以发行股票的形式集资60万元,成立了上海飞乐音响公司。
1985年12月30日,全国第一家地方民用航空企业——上海航空公司成立。
1986年7月,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第二年4月该行正式营业,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
1986年8月,国务院同意上海间接利用外资32亿美元用于城市改造和企业技术进步,开启了地方政府到海外筹资的先河。
上海人民率先在市场体系的建设中迈出重要步伐:1990年12月19日,中国内地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成立;1992年5月,我国第一家国家级的期货交易所——上海金属交易所(后与粮油、化工、建材等交易所合并为上海商品交易所)成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上海出现了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百货店——“上海第一八佰伴”、第一批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等。
(作者为上海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TAG: 东方网-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