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习少颖
两江交汇,三镇鼎立。雄踞中部“天元”位置的大武汉,经风沐雨,积淀了“九省通衢”、“内陆商都”、“近代工商业摇篮”的美誉。
新中国60年间,武汉走过的历程,正如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所评价的:充满了成功、曲折和探索,但始终不变的,是它紧跟时代潮流、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
步履坚实的武汉变迁,堪称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变迁的缩影。
商埠码头一跃为工业重镇
拥有3500多年历史的武汉,解放之初政府金库仅有1000多块银元,汗衫、胶鞋、水杯、扣子等近九成日用品要从外地调入,一座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道路大多由碎石、煤渣、条石铺就。
满目疮痍中,武汉迈开了建设经济重镇的步伐。
1958年7月,新中国首家重型机床专业制造厂——武汉重型机床厂建成投产。两个月后,武钢炼出第一炉铁水。此后,武锅、武船等一批“武字头”相继建成,“武汉制造”闻名全国。
此时,武汉人血脉中的商业基因也在顽强生长。1952年,武汉一家商行将1.05吨东北产芝麻输往荷兰鹿特丹港,成为新中国首批在欧洲市场投放的货物,轰动国际社会。从1961年起,武汉市政府在坚持以计划经济和平价商品为主的前提下,开放自由市场和自行车、手表、猪肉、针棉织品等近千种高价商品,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增加了财政收入。
大武汉的见识与胆量一次次闪耀在历史的星空。
旧时的“九省通衢”,受阻于长江天堑。1957年10月15日,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困扰数千年的天堑变通途,中国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由此贯通。在市内,1958年建成的汉口解放大道,全长23公里,幅宽60米,与当时的北京长安街相同,居全国大城市之冠。
勇于创新的武汉人,还在1958年4月完成了东西湖围垦工程,这成为日后武汉的副食品基地。毛泽东称赞:“全国大城市中有如此大的农场,武汉要算第一了。”
当新中国的第一个30年结束时,武汉已由一个商业比重很大的城市,转变为中国内地重要的工业城市。发电量、钢铁、水泥、棉纱等产量成十倍、百倍增长,汽车、自行车、手表、电视机等产品从无到有。城市道路与水运、铁路交通衔接,城乡居民储蓄和收入不断增长。
商业流通中心再显雄风
改革开放,为“敢为天下先”的武汉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1979年7月,在一片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武汉市政府果断决定,在全国率先重新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由此拉开了探索市场经济之路。
此后的20年间,武汉在企业体制、市场体系、住房制度、社会保障等改革中,屡出惊人之举:
成立了新中国首家科技交易服务机构,首家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在全国率先全面开放农副产品市场,鄂武商成为新中国首家上市商业企业。
它还是全国首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省会城市,是18个全国单项改革试点城市,包括首批“菜篮子”工程试点,首批金融体制改革试点,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试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武汉提出以工业为主体,以交通、流通为两翼,成为中部地区多功能经济中心的构想。这是武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这个战略的意义在于:冲破了当时中国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打破了地域封锁,促进了对内改革,扩大了对外开放,促进了工业、商业的共同发展。“荷花牌洗衣机”、“莺歌牌电视机”、“茂记牌皮鞋”等应运而生,汉正街很快成为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辐射全国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武汉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大城市中一直名列前茅;拥有5家商业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之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居全国前6名,年增幅超过20%。
工业重镇武汉,再次成为万商云集的商业流通中心。
“两型”试点,科学发展谱新篇
进入21世纪,新技术与新产业迅猛发展,曾经引以为傲的传统产业面临生存困境。武汉,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上世纪90年代末,武汉已经建立了钢铁、汽车、机械制造和高新技术四大产业。2001年,武汉确定重点建设光电子信息、汽车及现代制造业、钢材及新材料等五大产业基地。2004年,武汉市委市政府再作决策: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2006年,目标扩大,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教育基地、交通通信枢纽、中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
2008年,武汉刚跻身“3000亿俱乐部”,就把眼光投向长远,提出培植钢铁、汽车、石化、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环保、创意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等8大千亿产业,经过7年到8年的努力,进军“万亿GDP”俱乐部。
持之以恒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武汉形成了汽车及机械、钢铁、烟草及食品、石油化工等一批支柱产业,相继建成了年产整车12万辆的东风本田、年发电量120万千瓦的阳逻电厂三期、年产整车15万辆的神龙二期以及武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
武汉再次成功“变脸”,初步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当之无愧的“车都”、钢铁重镇和光电子产业中心。
自助者天助之。顺应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2002年起,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开始构建武汉城市圈。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在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历史进程中,开始肩负其核心增长极作用,“跳出武汉谋发展”。
2007年12月14日,武汉城市圈正式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此时,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大武汉再次肩负起为全国探索新路的重任。
是机遇也是挑战。武汉在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等体制机制上,获得先行先试的权利。为此,武汉紧锣密鼓地制定新兴产业振兴规划,大力发展半导体及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新一代移动通信、生物医药等15个新兴产业,保增长和改变增长方式同步进行。
未来更加灿烂
沧桑一甲子,江城越千年。2008年,武汉GDP达3960亿元,财政收入791.3亿元,成为中部地区首家进入全国“3000亿俱乐部”的城市。比1949年增长了数百倍,比1978年增长了几十倍。
它不仅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铁路、航空、公路的重要枢纽,而且形成了半径1000公里、覆盖国内主要城市的5小时经济圈。
市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困到温饱再进入小康,商品极大丰富,轿车进入家庭,旅游已成为生活的必要部分。
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指出:“回首武汉改革开放发展的历程,但凡重大战略和重大决策的提出,重大转折和重大胜利的实现,都与思想解放相伴随,都是思想解放的成果。”
展望未来,武汉一定更加灿烂。
TAG: 荆楚网-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