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视频| 路桥隧交流论坛| 站点地图|
首页| 文库| 博客| 图库| 视频| 网摘| 路桥隧交流|
  • 行业资讯
  • 路基路面
  • 桥梁涵洞
  • 隧道工程
  • 测量绘图
  • 学术论文
  • 施组方案
  • 试验质检
  • 内业资料
  • 安全环保
网站公告: 网站新建QQ交流群 路桥吾爱第五版更新. 把QQ空间或其他博客.

您的位置: 路桥吾爱 >> 文库 >> 行业资讯 >> 查看资讯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温州的交通之变 60年看温州出行发展变化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09-9-23 09:16  作者: 网友搜集  来源: 温州新闻网  查看: 591次 评论: 0条 好评: 0分

  温州网讯 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通车在即。人们可以通过“动车组”的速度,去体会城市与城市在时空间距上的“缩短”。

  而就在20多年前,“温州到,车子跳”成为各地驾驶员的嘲喻,我们可以把这段历史看成是“车动组”。

  从“车动组”到“动车组”,温州走过的是坎坎坷坷的历史。如今我们站在这片同样的土地上,已经很难想象那段历史留给温州人从身体到心灵的颠簸。机场、铁路、高速公路,一个个从陌生到熟悉的名字,在温州大地划出轨迹,而温州人,正是依托这些便捷的交通手段通往世界。

  当1994年交通部将温州确定为全国45个公路枢纽城市之一时,从此温州人切身体会到了,温州,不再是受交通制约的闭塞之地!

  温州的“孤屿”记忆

  温州对外公路通道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3年,这一年,温丽青公路建成,金温公路至此全线通车。然而瓯江阻隔,这条公路对温州来说,可望难及因而变得有名无实。

  出路不多的状况延续了数十年,温州人到更远的地方去,就只能靠海轮到上海,这是唯一的一条可以让温州直接连接世界的出路,温州的“死(水)路一条”因此成为了还不遥远的典故。但是,通往上海的客轮毕竟有限,三四天一个班次,再遭遇台风等自然灾害,温州人的出行就更加艰难。一位公路部门的老同志回忆说,他出差上海,竟在轮船售票处排了三天两夜的队,最后买到了两张五等舱(散席)的票还如获至宝。

  至于火车、飞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温州人就更加不敢奢望。1981年的交通档案上有这样一组数字令人不堪回首:当年全市载客汽车37辆,包括三轮汽车和简易机动车在内的其他机动车为38辆,运输用拖拉机为97辆;公路建设全年竣工里程3.4公里,竣工公路桥为5座……

  与这些历史数据相链接的,还有就是温州跨不过的江河。十几甚至几十公里长的待渡客货车,在瓯江、飞云江、鳌江两岸排成长龙陷入一种看不到尽头的等待中。“走出温州,飞机已经绕地球转了一圈。”这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车子一到飞云渡停下来,脊梁骨就感到一阵阴冷”,这是当时驾驶员对过境温州的真心体会。

  对于“穷途末路”现状的改变,温州已经变得迫不及待,因为交通的落后,已经严重阻碍了温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铁公机”改写温州出路

  1984年,温州被国家列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对于温州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但现有的交通落后,却制约了温州的对外交流。温州市委、市政府在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出:“砸锅卖铁也要建机场”。在市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经国务院、民航总局批准,温州永强机场终于在1987年开始动工兴建,一期工程由市政府和民航总局共同投资1.32亿元,占地1900亩。1990年7月12日,温州永强机场正式通航。

  从无“机”之谈到有“机”可乘,温州从此开始新一轮的飞跃。

  此后的1992年12月,作为国内首条公私合营的铁路——金温铁路正式开工建设,铁路催生者、温州乡贤南怀瑾先生曾经把铁路的建成,看成是一块“敲门砖”,他说:“我的理想,是铁路公司化。铁路一百多年来的体制,从金温铁路开出一个缺口。”虽然由于等级太低,在现在看来金温铁路有它的缺憾,但是,百年梦想成真,温州终于可以靠多条腿走出家门。

  在铁路、机场相继建成投用之后,温州的高速公路也正式启动,温州大桥作为甬台温高速公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和湖雾岭隧道于1995年相继开工,并于1999年建成通车。尤其是作为高速公路二期的乐清段高速公路在2002年10月通车之后,温州就此进入浙江省的“四小时交通圈”。如今,金丽温高速建成,诸永高速即将完成。加上即将通车的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温州的交通枢纽城市正逐渐成型。

  20多年的时间里,温州从“死(水)路一条”到“铁公机”健全之后呈现出来的四位一体,彻底改变了温州的交通格局,温州人也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开始昂首阔步走向世界。

  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通道

  温州人多地少,“百工之乡”的温州人靠远走他乡讨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交通成为百姓解决生活需求的最基本前提。然而,温州人的“走出去”一度受交通环境影响,出现“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的困局。

  随着改革开放给温州带来的全新机遇,温州人的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可以这么说,是温州交通环境的改善,形成了一只助推的手,激发温州人闯荡天下的激情,同时也激发了温州人的创新热情。

  1984年,出于当时温州10万供销大军的出现,温州人商贸活动增多可运力有限的这个实际,在夜间不得行驶客车的禁令仍在实施时,温州市交通局在省厅没有回复的情况下作出了惊人之举,发文允许客车24小时发车。1984年底,在中国公路交通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夜班车终于成行,最先开通了杭州、金华班车,后来又增设了福州班车,此举在得到了媒体关注并予以肯定后,各地纷纷效仿,夜班车在增加了近一倍的运力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出行难。

  除了夜间行车,温州交通的通达路线,还伴随温州人的足迹不断延伸,1992年2月,6辆当时国内最高级的豪华客车——北方牌旅游车被投放到了乐清至北京的线路上,这条线路也成为当时全国最长的公路客运线,除此之外,温州的客车通达到了全国半数以上的省、市、自治区。200多万温州人,就是依托着包括飞机、铁路和公路在内的交通方式开辟出一个又一个温州市场,并把温州人的名声传播到了各地。

  温州人走出去开疆辟土,同时伴随温州民营经济崛起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又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劳动力走进温州。200万人口的“互换”,靠的就是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到去年,温州火车站的年客运量达到了1200万人次,货运量达1100万吨,1998年6月开站以来,旅客列车开行对数仅4对,现在增加到16对,最高时日开行旅客列车达23对。温州机场从通航后到去年5月,累计安全起降航班37.74万架次,运送旅客3294万人次,货运吞吐量达31.73万吨,旅客吞吐量在全国148个机场中排名第26位。

  而汽车的运量更是无法统计,但可以肯定一点,温州人出行难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60年的今天,基本宣告终结。

  交通只是林林总总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方面,但窥一斑而见全豹。风云60年,无数的精彩,在交通的变化中让我们看得清清楚楚。

  记者 陆剑于 张睿


Google


TAG: 温州新闻网
 
-5 -3 -1 - +1 +3 +5

评分:0

发表评论

【声明】 路桥吾爱刊载的资讯及其他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分享 并且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路桥吾爱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马上进行重新整理!

信息搜索 便民服务

  • 标题:
  • 分类:

最近更新

  • 世界级的京台高铁,啥时候可以通车(图)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
  •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今日全线贯通 能抗16级台风(图)
  • 中铁建老总向总理倒苦水:有国企200多空壳公司就为1事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
  • 李克强剑指中国“地下”问题 力推综合管廊
  •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
  • 粤赣高速河源段匝道断裂 多辆大卡车坠落(图)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
  • 25号联合令: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doc

本月热点

相关阅读

  • 60年温州打通“奇经八脉” 形成2小时交通圈
  • 回顾:从公路不足百公里 到“铁公机”一应俱全
  • 瓯海大道公跨铁工程北辅道已通车
  • 受贿百万 洞头交通局前总工被公诉
  • 我市大门大桥公路计划预计年底开工
  • 城西“南北主干道”有望年内贯通
  • 温州过江通道控制性工程力争年底动工
  • 代表在线:试通车道路缘何事故频发?
  • 温州到丽水将建航道
  • 方隆桥为什么会坍塌 拆桥梁不可仅凭“老经验”

赞 助 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加入【路桥吾爱-lq52.com】QQ群 | 交流论坛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空间列表 | 站点存档 | 手机访问 |

路桥吾爱 2001-2012 湘ICP备160189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