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是国家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对开发沿线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地区交流,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国防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将建设“五纵七横”由12条国道主干线组成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36032公里,贯通北京至直辖市及各省的省会,连接所有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和93%的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2000年初,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决策,公路建设也将向西部倾斜。今后几年,交通部将把高速公路的投资重点向西部转移。
福建省从1994年开始高速公路的建设,提出“一纵两横”的高速公路建设计划,与国家高速公路网接轨。福建省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同多数西部省份一样,属典型的山岭重丘区域。与平原地区相比,在这样的山岭重丘区域建高速公路,除工程难度大外,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也不同。漳(州)龙(岩)高速公路龙岩段是典型的山岭区高速公路,文章通过分析该工程的主要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提出山区建设高速公路的环评重点及主要环保措施。
2 高速公路工程特征
高速公路是具有四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全部控制出入口、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通常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确定行车时速,划分不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在不同的地形区域修建高速公路,其工程特征和环境影响有明显的差别,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也有明显不同。
在平原区修建高速公路,因地形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地面自然坡度较小,土石方开挖、填筑、废弃的量少,桥涵构造物及防护工程很少,隧道工程几乎没有,但折迁房屋、折迁电力通讯设施、占用农田或有商业价值的土地较多,影响较大。
在山岭区修建高速公路,因地形起伏较大,地面自然坡度陡,相对高差很大,导致路基土石方大挖、大填,桥涵、隧道、防护工程量多,废弃土石方量大,但占用的土地主要是价值较低的山坡地,居民搬迁及其它设施的迁移量较少。
漳龙高速公路龙岩段地处福建闽西山区,是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中工程地形、地质、环境最复杂、施工条件最艰巨、每公里平均造价最高的路段,全长38.64km,共分三期建设,一、二期工程设计行车时速为60km/h,三期工程设计行车时速为80km/h。全线共有9座双线隧道,总长度为7135m,其中超过1000m的长隧道二座;桥梁共有24座,总长度为6848m,其中5座是沿高山峡谷修建的高架桥。隧道和桥梁占路线总长的36.2%。全线主要工程量详见“表1”。
表1 漳龙高速公路龙岩段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该工程原建设标准为山岭区一级汽车专用公路,后变更为高速公路。标准变更后,建设项目应补充、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当时,一、二期工程已全面施工即将建成,三期工程刚开工,环评大纲审查时专家认为对一、二期的现状和施工期评价从简,重点应通过回顾调查对施工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补救措施,并对运营期的噪声进行预测评价,提出切实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对三期工程的评价应从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重点,突出路基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桥隧施工对溪柄水库的影响,提出可操作性强、能有效缓解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的对策以及植被恢复的措施。
3 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公路建设是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属非污染生态影响,它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噪声、大气和水环境影响,同时对社会经济、自然景观等也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同时期主要影响因素也不同。
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由于工程占用沿线土地或临时用地,改变沿线生态环境,路线经过的居民住房需搬迁,供电、通讯设备及水利、灌溉等设施必需迁移,势必引起沿线动植物及自然、文物等环境的变化。同时因工程施工破坏沿线森林、土壤、植被,使得土地裸露和松散,容易产生边坡失稳和坍塌。施工期的开山爆破作业及工程机械的巨声将使动物远离工程沿线,改变原来的栖息地。
三期高速公路由于地形限制,路线两侧尽是悬崖峭壁,基本上是隧道连高架桥、高架桥接隧道。隧道挖出的大量洞渣除了部分用于填方外,其余必须废弃。这些弃渣堆放在山沟、山坡等弃土场,造成新的植被破坏,如处理不妥容易引起水土流失,还存在滑坡或泥石流的隐患。沿线的高架桥只能在沟谷中布设,墩台挖基的土石方如果随意废弃,除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外,还将影响河道的泄洪能力。在沿线山沟中还发现数棵国家二类保护物种一桫椤,必须移到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方种植和保护。
由此可见,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而施工期的噪声、水、空气环境影响仅仅是局部的、暂时的。
3.2 营运期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营运期高速公路对沿线附近村庄的噪声环境和空气质量产生影响,主要是汽车噪声和尾气,一般以噪声为重点,需对其影响进行预测。
对于1000m以上的长隧道,由于洞内汽车排放的尾气不易扩散,为了保证洞内空气质量和行车安全,需在洞内设置通风设备进行机械通风。
公路经过水源保护区,必须考虑保护水环境、防止事故污染水系的措施,特别是服务区的生活污水、清洗维修汽车的废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才能排放。
4 环境保护对策
4.1 施工期环境保护
4.1.1 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
⑴ 挖方及上边坡防护
路基挖方必须按设计坡率控制开挖面,废弃的土石方必须运到指定的弃土场堆放。在坡顶边线以外设置截水沟和急流槽,将雨水归入地面排水系统,防止坡面遭雨水冲刷破坏。根据开挖的地质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边坡防护措施。对于高陡石质边坡采用锚杆、钢筋网、喷射砼的结构进行防护;对于土质结构稳定的边坡,可采用喷播草籽、种植草皮进行防护;对土质较差的路堑边坡采用砌石挡土墙或砌石边坡进行防护。
⑵ 填方及下边坡防护
填方路段应根据填方的高度分别采取相应的边坡防护措施。对高填方路段,为保证路基稳定、减少占用土地、保护农田水利及其它设施,可设置砌石挡土墙、砌石边坡或拱形骨架砌石护坡进行防护;对低填方路段,可种植草皮、喷播草籽,绿化和防护边坡。
⑶ 取土场防护
取土场尽可能选在沿线附近,减少运输便道和工程费用。取土后应整修边坡,建立排水系统,采用喷草籽、植草皮或植树等措施恢复取土场的植被,绿化、美化环境。
⑷ 弃土场防护
弃土场最好选在便于弃土又不易被水冲走的封闭沟、谷中,尽量避免设在山坡上。根据弃方量和堆放坡度,在弃土场的下方修建合适的拦土坝或砌石护墙,弃土必须层层压实,坡面不应太陡。弃土完成后必须整平场地,弃土场周围设置排水沟,场地及坡面必须植草、灌木或植树,以绿化环境,保护水土。
⑸ 其它用地的防护
因工程建设临时占用的场地和便道,工程结束后必须完善排水系统、平整场地,种草、植树,做好环境保护和植被恢复工作。
4.1.2 水环境防护
工程沿线经过水系时,施工中必须预防土石堆入河道,造成河道堵塞或水源污染。当工程影响不可避免时,必须改移河道、改移水渠以及其它水利设施,以保证水系通畅。
工地施工、机械及生活废水不能直接排入附近水系,必须设立临时蓄水池,将废水引入临时水池,通过过滤、净化等措施处理后才能排放。
溪柄水库是该工程重点保护目标。施工便道、路基土石方开挖、桥梁挖基坑以及隧道弃渣均对水库造成影响。施工中严禁在库区周围和公路沿线随意弃土,防止弃土落入水库。水库边的弃土场,必须砌筑好临水一侧的挡土墙,并随弃土填筑的升高及时防护坡面。
4.1.3 噪声环境影响防治
一、二期工程沿线村庄较多,三期工程较少,施工期对周围居民的噪声影响主要来自工程机械及汽车噪声。为了尽可能减少对沿线周围居民的影响,在居民点附近施工的机械应控制工作时间,每日施工时间为6点至20点,夜间禁止机械施工,以保证工程附近居民夜间休息。
4.1.4 空气环境影响防治
施工期影响沿线附近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是粉尘(TSP)。为了减少扬尘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根据天气情况及施工特点,适时在工地洒水,以减少粉尘污染。
水泥混凝土搅拌站及材料堆场必须设在周围附近及主要风向下方100米内无居民点的地方。沥青路面拌和场必须设在离开居民点300m以外的地方,并且采用封闭式搅拌设备,减少沥青烟雾及材料粉尘对工地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
4.2 营运期环境保护高速公路建成后,营运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噪声,其次是空气和水。
4.2.1 噪声环境污染防治受公路噪声影响较大的路边居民点,需采取如下防护措施:
⑴ 近路基边缘10m范围内的散户居民,建议以搬迁为好。
⑵ 近公路近处村庄居民较集中的路段应修建隔声墙。隔声墙的高度和长度根据影响居民区的范围,通过噪声影响预测结果决定。
⑶ 靠近公路附近居民集中区,居民区与公路之间有空地并且有条件种树的路段,可种隔声树带,或建设非噪声敏感的建筑物。
⑷ 加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禁止超载运输车及噪声不符合规定的车辆上路,噪声敏感的路段禁止鸣喇叭,要求上路车辆安装减声器等。
4.2.2 空气环境污染防治
保护公路沿线的空气环境质量必须加强公路运营管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⑴ 车尾气排放要达标,禁止燃柴油超载的运输车上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空气。
⑵ 高速公路的车辆必须干净,以减少公路扬尘。
⑶ 运输含尘量大的物质(如石灰、水泥)必须有蓬遮盖,减少粉尘飞扬。
⑷ 隧道长度超过1000m的长隧道(乌石山隧道、后祠隧道),必须有通风装置,根据车流量大小决定开启通风机台数。
4.2.3 水环境污染防治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生活废水、车辆冲洗废水以及汽车维修的油污对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水系。
为防止交通事故,特别是危险品事故对水系的影响,各路段必须有专人负责公路运营环境管理,且备有应急处理措施。对装运有毒或危险品物质的车辆实行许可证制度,加强对危险品车辆的管理。
5 环境管理措施
高速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组建高速公路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机构,专人负责处理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高速公路一般事故较少,但若发生则多是恶性事故,因此,营运管理机构必须加强对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定处理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建立与有关部门快速反应的事故联动网。当遇不利的气象条件(如浓雾、下雪)时,应采取限速行驶或暂时关闭高速公路的控制措施,保证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平时应经常检查和维护公路沿线防护工程、绿化及水土保持情况,雨季期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 结语
高速公路的环境保护工作必须遵循国家环保、交通等有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经审查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是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运营各个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山区高速公路应将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运营期的声环境影响作为环评工作的重点,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切实保证各项措施的实施,以利于环保验收的顺利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