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33岁的陈钊,参加工作10年来,先后在深圳河二期改造、深圳地铁等项国家重点工程从事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2002年他亲自参与和组织了世界最长、国内首例重叠隧道——深圳地铁老街至大剧院区间隧道的科技攻关和施工,为最终填补我国在该项施工领域的空白做出了积极贡献。2003年10月,作为公司最年轻的项目总工程师之一,他参加了通往革命老区井冈山的快速通道——泰(和)井(冈山)高速公路建设。从此,红土地上多了一名智勇双全的青年筑路精英。
泰井高速公路是通往井冈山的第一条快速通道,它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同步建设,其政治和经济意义重大,被江西省列为当时的“一号”工程。而该公司担负施工的A7标段长虽4.6公里,但由于江西第一公路长隧——左右线长4010米的津洞隧道和全线最长的高架桥——500余米的津洞大桥都在其中,因此该标段成为名副其实的重中之重。朝气蓬勃的陈钊是以对老区建设和企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走马上任的。
面对从未见过的半软半硬特殊地质,陈钊果敢地拿出了施工方案:隧道掘进中,他采取“管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方法施工,并把掌子面分成左右幅开展“九步超短台阶流水作业”,开挖点越分散施工就越安全,从而达到了快速施工的目的。日单口掘进3米、5米、9米,最高时达到11米,多次创造全线隧道施工的高产纪录。
在大桥施工中,他一改全部用机械强攻硬上的做法,适宜人工开挖的地方就人工去干,人机协作、水陆并进,施工被动局面很快就被扭转。巨笔绘就丰收图。2004年3月业主进行首次综合大检查,该公司指挥部以较大优势胜出,之后他们便再没有让流动红旗旁落,成为井泰路乃至江西公路建设“比学赶超”的目标。2004年8月,金洞隧道仅用10个月时间就提前贯通,给了江西人民一大惊喜。
2005年初,二公司在有“中国最美丽乡村”之称的景德镇市晓起村附近承担景婺黄高速公路A1标段施工任务。青山秀水让游人陶醉,但对第一次担任项目经理的陈钊和他的伙伴来说却是一道难题。A1标段其主要工程任务是“挂”在半山腰的3936双线米的塔岭头隧道。而要完成任务就必须要开辟必要的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当时有两套方案供陈钊选择:一种是翻越一座山、直接新修一条6公里多道路到工地,运距短、安全风险小、干扰少、方便施工,但对自然美景的破坏是有目共睹的;另一种是拓宽原来的乡村小道、绕行20多公里进工地,虽然运输距离长、沿线干扰大、施工成本有所增加,但对环境的保护却做到了最大化。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企业不能只图自己赚钱,更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宣传教育,全体职工形成以上共识后,陈钊果断拍板:采取拓宽乡村小道的方法抢修施工便道。于是,经过40多天紧张拓展,一条长达24.8公里的、具有省级二级公路标准的施工便道像玉带一样“飘”在了青山秀水间,和山上硕大的古松、山下青白分明的徽派建筑融为一体,既满足了施工需要,又方便了附近群众交通,同时还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隧道施工中,陈钊始终把环保放在心上。为了保护洞顶的古松和植被,隧道进洞时他几易其稿修改施工方案,最后用创新技术套拱法取代传统的刷坡法,成功地实现了对洞门周围植被的零破坏。去年5月,考察塔岭头“环保生态工程”的国际环保组织高级官员卡洛斯先生在隧道口发出“太美妙了,太神奇了,这个隧道是从山上‘生’出来的!”的感叹,并对陈钊竖起大拇指:“陈,了不起!”
去年上半年,该公司中标了江西武吉高速公路A19标段施工任务,陈钊一肩双担同时担任了该项目的经理。2240米的何市隧道左右线入口处各400多米是从埋层很浅的稻田、林地、堆积体底下通过,真可谓寸步难行。开工之初,一个由院士、教授组成的专家组曾穿着雨衣、高腰水鞋进洞里进行特殊地质科学考察,当看到洞顶流水如注、洞内稀泥没足时都惊呆了,专家认为:如此地质打隧道无异于刀尖上跳舞。但陈钊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结合现场实际,很快就拿出了“破敌”之策:在破碎区,运用导管注浆进行超前支护;在涌水带,采取堵、排兼顾的方法治理,并快衬砌等,“岩变我变、科学运作”,从而使施工步入了良性之路。把难点变亮点体现了单位的实力和陈钊的能力,为此他被业主聘请为不拿报酬的隧道专家,参与了全线隧道施工难题的科技攻关活动。
本报记者 樊晋铁 通讯员 周广宽
TAG: 山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