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日,沪宁铁路庆祝了自己的百年生日。但很少有人知道,1908年沪宁铁路的通车同时也标志着国内另一条铁路干线的诞生:沪宁铁路线加上南京至天津的津浦铁路段、天津至北京的京山铁路段,中国第一次有了一条连通北京与上海的完整铁路线——京沪线。100年后的今天,京沪线迎来了生命中的一页新篇章,京沪高速铁路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京沪高铁建成后,北京与上海之间的行程将从现有最快的10小时缩短为5小时。同时,京沪两地间长期存在的运输能力紧张状况,也将得到彻底解决。
京沪“陆海空”交通将重新梳理
从京杭大运河到京沪铁路、京沪空中快线,我国的南北交通干道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但由于运量不足,京沪之间的水、陆、空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长期处于“混运”状态,彼此没有明确的功能定位。而高铁将是京沪之间所有交通运输方式重新梳理、整合的契机。“理论上说,水运适合低成本、低时效的运输方式,比如沙石、粮食等;而空运则主要针对高端的运输对象,比如商务客;公路则强调时间性和灵活性,但是运量较小。”同济大学交通管理学专家孙章教授告诉记者,铁路则主要提供大运能的运输功能,例如高峰时段的客运和平时的工业品、原料运输。
但由于京沪之间的总运能有限,这条干线上的各种运输工具经常“客串”,“例如春运时只要能走,不管飞机还是公路还是轮船,农民工都会选择;而同时,货运则不得不让路给客运。”孙章教授表示,超大运能的京沪高铁将为此带来最终解决方案,届时京沪间的“陆海空”将“各就其位”扮演运输角色。
根据规划,京沪高铁线路的设计时速350公里,规划每年单向运送旅客8000万人,是目前京沪线年旅客运力的两倍以上。
释放京沪线货运能力
“除了方便旅客往返京沪外,释放京沪既有线的运能也是京沪高铁投建的一个重要因素。”孙章教授告诉记者,投运后的京沪高铁将把既有线上的客运量全部转移过来,届时既有线将只负责货运,运能将从现有的每年7000多万吨提升至1.3亿吨。而且,在完全分流掉客运压力后,京沪铁路既有线的平均时速也有望从现在的130公里提升至250公里。
货运的提升也将大大带动京沪两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届时,不仅铁路的相关产业链将得到机会,一些比较依赖铁路大运能的重工业也将获得更有保障的运输途径。孙教授表示,京沪线运能的释放不仅将刺激北方煤炭等原材料产业的发展,上海的钢铁、石化等大规模工业成品也将得到更大的出港运量。
【新闻背景】京沪高铁的前世今生
1908年,沪宁铁路正式通车,同时京沪线基本成型。既有京沪铁路线占全国铁路线长度的2%,但却承担全国10.2%的客运量和7.2%的货运量,运输密度是全国铁路平均水平的4倍。长期以来的超负荷,使京沪铁路存在着严重的运力上的供需失衡。
因此,经过10余年的前期研究和筹备,京沪高速铁路计划被明确列入了2004年出台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高铁全长1318公里,总投资2209.4亿元,将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共设置21个客运车站,计划于2010年基本建成。该线路也由此成为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也是新中国一次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
根据年初铁道部公布的信息,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土建工程由中铁十七局、中铁一局、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中国交通建设股份等6家公司负责。
TAG: 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