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主创新?为什么要自主创新?……这些已被广泛谈论的话题,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前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看来,仍是需要不断讨论、不断明晰的创新“原命题”,并因此发起浦江创新论坛。今天,2008浦江创新论坛在沪举行,本报记者提前对徐冠华进行了专访。
自主创新也需辨证观
“有的人以为,提倡自主创新就不要引进技术了,这和闭关自守又有什么区别?”徐冠华说,2006年以来,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举国上下统一的认识。可是,客观上仍存在一些片面、错误的看法。就拿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来讲,提倡前者并不等于完全放弃后者,而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
技术和技术能力是两个有本质区别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技术可以引进,但技术创新能力不可能引进。徐冠华认为,我国长期以来在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方面严重脱节,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相比日本、韩国,他们在很多领域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投入之比达到了1∶5到1∶8,这使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升;相比之下,我国2004年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投入之比仅仅为1∶0.15。我们所提倡的自主创新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在消化吸收上多做文章、做足文章,否则将很难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被动局面。
企业创新不能光靠“喂”
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而企业熟悉市场需求,有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可以为持续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证,能够形成创新与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迅速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一些多年未能解决的体制和政策问题也有可能理顺、并得到解决。
为了帮助企业迅速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少地方政府把项目“喂”给企业,或是把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拉郎配”般凑在一起,组成产学研联盟。这些做法固然“用心良苦”,但在徐冠华看来,恐怕并非上佳选择。他认为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多种措施中,关键是政策。依靠项目支持企业固然非常重要,但范围毕竟有限。对于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来讲,包括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在内的各项激励政策是长时间、普遍起作用的因素。这次《国家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60条配套政策中,约有40条与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有关,在税收扶持、政府采购、加强引进消化吸收等方面均有重要突破。目前,如何把这些政策细化好、应用好,最为关键。
突出重点,满怀自信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科技资源相对匮乏,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总量只相当于美国的4%左右;人均科研经费只相当于日本的1/12和韩国的1/8。这决定了我国科技发展不可能在所有领域进入世界前沿,必须突出重点。上世纪50年代,我国实施“两弹一星”工程,动员和组织了近千家单位、上万名科技工作者参与,取得重大成功。近年来的载人航天工程是又一个跨部门、跨学科的重大科技项目的成功典范,使我们跻身世界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徐冠华认为,这些成功实践至少给我们两个启示:首先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组织实施重大战略产品和工程专项计划,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以及科技自身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或影响。其次,创新离不开自信。只要举全国之力,世界上其他国家能完成的大项目中国也一定能完成。他也希望浦江创新论坛能成为宣传自主创新的“品牌”,为走在创新之路上的人们加油呐喊。
本报记者 傅贤伟 章迪思
TAG: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