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盐津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造性地走出一条灾后重建与推进当地小城镇建设、旅游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社区建设“五个结合”的新路。其中,因为灾后重建与旅游发展结合,人们直观地看到,其境内历尽沧桑,连接滇川的雄关古道正日益成为旅游热地,在恢复重建中再生的千年豆沙古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盐津旅游业正高起点崛起。
地动山摇带来的是灾难,也迎来再求发展的机遇;既损毁了家园,也抖落了深厚文化遗产的尘埃,激活了独有而厚重的旅游资源——
地震,仍是人类目前无法抗拒的破坏性最强的灾难。然而,蒙受地震灾难后的盐津县,并未躺着“疗伤”,而是积极主动谋求“发展”。县委、县政府一开始便树立起“变灾难为机遇”的理念,把灾后重建与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思考,想到了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社区建设、改善民生问题,也谋划着如何抓住机遇盘活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高起点打造特色旅游业的大计。
当记者登上高高的石门关,便蓦然感悟到盐津县决策者们的决策依据之厚。先不言盐津整体山川地貌有多奇,历史文化有多厚,就眼前一幅“古今五道”的天下交通奇观便呈现出其旅游资源的独有性:在不足800米的高差之间,但见朱提水路、先秦古道、内昆铁路、国道213线和昆水高速公路五道并行之奇观。今古交通形态的并存,描绘出人类跨越数千年的文明步履,也书写出盐津发展的断代史。由此感受到,地处滇川交界之地的盐津,拥有得天独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自古以来,盐津便是中原入滇的要隘之地,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早在公元前4世纪,南方丝绸之路就从此地经过,先秦开僰道,秦开五尺道,汉建南夷道,唐筑石门道,千百年来,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夜郎文化及古滇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朱提文化。位于古道上的豆沙古镇,曾商贾云集,马帮往来,积淀了风韵十足的通道文化。再有,那就是关河上突兀高耸、刀削斧砍的偏崖上高搁的僰人悬棺,以及著名的唐袁滋题记摩崖、古城堡等历史文化古迹,并有观音阁、三官楼、僰人回音、天外飞泉、老君祝福等自然、人文景观。这一切,均为盐津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深厚基础。
然而,盐津过去却因区位封闭,开发实力不足,秀美山川以及所承载着的古老文化并未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全县旅游业发展缓慢。而放眼望去,仅距盐津县两个多小时车程的宜宾“蜀南竹海”早已游人如织,就是相邻的水富县大峡谷、大关县黄莲河等景区也热闹起来。相比之下,盐津却只是冷清地守着一份古老文化。更令人担忧的是,历尽沧桑的千年豆沙古镇,秦五尺道、石门关、观音阁等一批文物已走向破败,原有的不少历史文化遗迹也更多地只留在老人们的口上和史卷里了。因此,盐津人对于拯救当地古文化,并借此发展旅游业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愿望,所缺的就是实力和开发契机。
如果说“地震灾难催生盐津旅游业”这话有些不当的话,那么,盐津县变灾难为机遇,把旅游业发展与灾后恢复重建有机结合起来的做法,那绝对是一大可学的经验。因为,谁都意料不了灾难,谁都不愿意蒙受灾难,但能变灾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体现的则是一种勇气与智慧。正是这样,盐津县在恢复重建中认真审视、评估和盘活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把地震中受损最重的豆沙古镇的民居建设与打造旅游小镇有机结合,并抓往机遇招商引资,利用独有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由此迈开了全县旅游业发展大步。
重建资金与产业资本结合,濒临消失的千年古镇再度复活,尘封的历史文化不再寂寞;政府与旅游投资集团牵手,上亿资金铸就古道旅游景区——
从旅游视角看,盐津县豆沙古镇是昭通仅有的省级历史文化古镇,是开辟滇东北黄金旅游线的重要节点。不幸的是,2006年的那3次地震,使这个古镇蒙受重创,古镇居民房舍严重受损。为搞好古镇的恢复重建,盐津县抓住机遇,把民居建设与打造旅游小镇结合起来同体实施。
为把恢复重建工作落到实处,时任昭通市委书记邓先培、市长罗应光和现任市委书记夜礼斌、市长王敏正等领导都多次亲临盐津视察慰问和指导重建工作。
2007年12月18日,昭通市政府领导率市政府办、水利、民政、农业、建设、发改委等部门负责人在盐津县豆沙镇与盐津县委、县政府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豆沙古镇恢复建设工作,为推进豆沙古镇文化旅游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昭通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盐津县在3个月内便完成了全县4510户民房的恢复重建任务。同时,盐津抓住机遇开发当地旅游业,千方百计助推豆沙古镇的重生并长大。古镇规划建设项目共45个,规划投资1.5亿元。其中,省政府支持并配套资金的项目22个,总投资4997万元;市县自筹和招商引资项目23个,总投资1个亿。整个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益管理,充分发挥灾后重建资金和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引领导作用,采取政府投入、市场运作、招商引资、群众参与等多种形式。
盐津县政府还不惜举债1000万元推进古镇的基础设施、旅游景区景点及服务设施的建设,搞好特色民居的重建和改造,最大限度彰显古镇的丰富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至今,政府已投资完成古镇东西两座牌楼、袁滋题记保护亭、观景台、五尺道护栏、旅游服务中心等6个项目的建设。在政府资金推动古镇重建的同时,盐津县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效引进了实力雄厚、并在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上经验丰富的四川万泰集团。该集团将投入上亿资金依托豆沙古镇打造内涵丰富的旅游园区,项目建设包括古镇三官楼、僰人悬棺、人马驿站、僰人山寨、六大牌坊、古戏台,以及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安微、福建、湖南、湖北等省的8大会馆。与此同时,县里加大古镇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参与生态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以及“农家乐”等项目的开发。依托古镇形成融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旅游格局,拉动吃住行游娱等相关行业发展。在整个豆沙古镇的震后重建中,政府财政投入不到6000万元,却撬动了总盘子1.5亿元的大开发、大建设。
曾日益走向破败并在地震灾难中遇重创的豆沙古镇,如今又带着浓浓的秦风汉韵呈现在世人面前。古街上540多户重建的民居一色的灰瓦白墙,雕花门窗;林立的茶楼酒肆,商业店铺,挂出了风雅的古色招牌。夜间望去,1.8公里长的青石板路两旁灯笼高照,旗幡飘摇,行人信步,仿佛又见千百年前的驿道风情。
抓住全省旅游二次创业的有利时机,创新思路,树立大旅游观念,发挥优势塑造关隘特色旅游品牌,使千年的古道雄关牵手滇川黄金旅游线——
如何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拉动盐津旅游业发展,这是一个现实而又意义深远的命题。对此,盐津县按照省委、省政府指示和要求,抓住全省旅游二次创业的有利时机,努力再现千年豆沙古镇风貌,把古镇建设成为滇东北地区的精品旅游小镇和4A级旅游景区。并树立大旅游观念,把盐津的旅游资源和发展定位放到全省乃至滇川大旅游格局中进行审视,力求做强境内的古道关隘旅游,让千年雄关古道连通断隔的滇川旅游线。
盐津县委、县政府站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在如何依托豆沙古镇做精做活旅游业文章上认真谋划。盐津县委书记成联远说:抗震救灾,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应对危机能力的严峻考验;而灾后重建,更是对盐津能否把握机遇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考验。盐津的灾后恢复重建,要抓住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机遇,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大胆筹资,实现豆沙古镇在重建中跨越式发展的重大突破。盐津县县长李疆也谈到,盐津把灾后重建和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目的就是不仅要让受灾群众有新房子住,更多的还要考虑怎样的恢复重建更有利于今后的经济发展。
事实上,随着今年昆明到昭通水富高速公路最后一段“水麻高速公路”的开通,使制约昭通旅游业发展的交通“瓶颈”得到突破,在昭通境内全长200余公里的昆水高速公路上,集聚着昭通全市一半以上的景区景点,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昭通将迎来发展旅游业的春天。整个昆水线的开通,使昆明到水富,再进四川的黄金旅游线路呼之欲出。在此背景下,盐津豆沙镇的雄关古道,无疑是牵连这条滇川旅游线最出彩的地域。正是从全局和长远思考,盐津带着强烈的精品意识实施对豆沙古镇的恢复重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秉承“修旧如旧、还其以真”的基本思路,制定了《盐津豆沙古镇维护建设修建详细规划》,县里成立了豆沙古镇维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了建设现场指挥部,抽调一批精干得力人员负责建设项目的协调指挥、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和资金管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至少每月到建设现场办公一次,了解工程项目进展状况,现场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正是一系列过硬措施,推动着豆沙旅游小镇的建设速度,使一个曾走向破败的千年古镇再度生辉。
在灾难中崛起,在崛起中腾飞,盐津编织着宏大梦想;盐津旅游远不只让游人“梦回秦关”,这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旅游天堂——
盐津抓住了灾后重建的机遇,也抓住了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大好机遇,不仅快速打造出一个特色鲜明的旅游小镇,同时也在加速编织旅游业发展的更大梦想。因为,随着水麻高速公路的开通,整个昭通市的旅游业都在提速,并力求打造一条昆水旅游黄金线。即:沿昆水线,从昆明出发,经鲁甸、昭阳、大关、盐津,到达水富等县区,把一路特色各异的景点串接起来。而盐津正是这条旅游线上最具优势和出彩的地方。
盐津地处“三川半”,山川秀美,有着迷人的风土人情,县里已按照“高起点、大落差、超常规、全方位”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确立建设“关隘生态旅游县”的发展定位,并根据境内资源布局情况,制定了“一点一线三载体三片区”的旅游空间布局,并确立了沿昆水公路发展“文化旅游长廊”的主攻目标。从区域的资源结构和对整个旅游业发展思路、目标和措施的筹谋看,盐津将是一个内容丰富,魅力无限的旅游天堂。
眼下的盐津,正脚踏实地打造一个以山川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的“1133”旅游空间,即“一点一线三载体三片区”的旅游格局:一点,就是已重建的豆沙古镇;一线,就是昆水公路旅游长廊;三个载体,包括的是峡谷岩城(特色县城)、休闲度假区(电站库区)和豆沙古镇;三个片区,就是以古镇为中心的文化旅游区,以县城和普洱、中和等集镇为重点的游购休闲区,以柿子、牛寨、落雁等特色乡镇为主的风情体验旅游区。目前,诸多项目都在不同程度启动,特别是以古镇为龙头,把豆沙文化旅游圈零散的文明碎片捏成团、连成线、织成网,促使历史与文化、现实与未来的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旅游景区。同时,采取政府搭台、传媒唱戏、社会参与等方式,加大对盐津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正在实施包括编一套画册、出一本书、拍一部风光片、推出一台高品质文艺演出等在内的“十个一”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工程。现已在川滇两省旅游推介会上成功展示盐津旅游形象,成功举办了“情暖乌蒙”演出活动。与此同时,县里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旅游拉动优势明显的乌骨鸡、特色水果等产业的发展。全力挖掘当地独特的僰人舞、打鼓草、傩戏、牛灯、关河号子等民间民俗歌舞等。挖掘盐津特有的“三川半”饮食文化,不断推出在烹饪、营养、制作上均独具特色的产品。为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县里还通过发现一批、引进一批、培训一批等措施,充实壮大旅游人才队伍。据悉,今年“十一”大假,在灾难中重生,并充满诱惑力的豆沙古镇便将以旅游产品的面貌正式推进市场。到时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们走近古镇,追梦秦关。
盐津,一个蒙受灾难却又迅速站立起来的小县,以其特有的勇气和智慧为云南旅游发展注入了一份新的活力。同时,也贡献了一条“灾后重建与旅游业发展结合”的可贵经验。
记者杨剑锋张天春徐晓梅蔡侯友(云南日报)·记者手记·美丽的嬗变
对盐津灾后重建的采访,记者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那就是,盐津人不仅没有被灾难压垮,而且把灾后重建变成了一次谋求旅游发展的机遇。于是,一座洋溢古色古韵的旅游小镇在灾后新生;于是,盐津实现着从地震废墟向旅游天堂的美丽嬗变。
“灾难”与“旅游”本是毫不相干以至相悖的事物,然而却在盐津灾后重建的实践中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因为盐津勇于战胜灾难,善于在思辨中化解灾难,从而超越常规的“一救了之”,智慧地把恢复重建与发展当地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好一个“变”字了得!灾难变发展机遇的“变”绝非戏法之变,相伴的是盐津发展思路的变和实践行为的变,是盐津发展理念的变和发展方式的变。盐津县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整个恢复重建工作,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去审视和拯救受损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开放快捷的行动去打造优质的旅游天地。这一切,助推着盐津从旅游的尘封之地浮出水面,并以独特的品质跨进了滇川旅游圈。
踏上高卧的古道雄关,放眼流光溢彩的豆沙古镇,人们会很自然地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按照传统的“受灾群众自建、政府补助”的救灾模式,盐津深厚的旅游文化资源便得不到有效开发;如果还是采取“一救了之”的一贯之举,盐津地震废墟上重现的很可能只是普通的民房。
事实上,在整个豆沙古镇的灾后重建中,政府财政投入不到6000万元,却撬动了总盘子1.5亿元的大开发、大建设。盐津以市场手段成功引进外来投资者的结果,不仅使救灾资金短缺的困难得到解决,同时使恢复重建与发展旅游业结合的决策得以很快实践。继而,因为有了豆沙古镇这一核心平台,又有效盘活了更多零散的历史文化资源,拉动了全县旅游业的崛起。
盐津迎来了旅游业发展的春天。身临其境,记者深深感悟到,地震灾难损毁了人们的家园,也在抖落人们观念中的尘埃,激活着谋求发展的新思路。盐津县变灾难为机遇,并紧紧抓住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有利时机,有效实施重建资金与产业资本结合,政府与企业联手打造旅游精品的做法,无疑是值得借鉴的经验。
记者 剑 锋(云南日报)
TAG: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