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以来刚满一个月,苏、浙、沪两省一市及其周边地区之间的政务往来和经济互动已经有了质的变化。记者在采访中深切感受到,而今的长三角,不再是“有问题,找上级”,也不复“比不过,怪政策”。务实,务实,还是务实。随着《指导意见》打开全新视野,长三角开始历练出真正的自主完善与内部协调能力。
新成员:欣然担起责任
“我们终于加入长三角了。”10月10日,江苏省副省长徐鸣在上海紫金山大酒店举行的第四届苏北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们呵呵一笑。
前几年,为了争取长三角城市群的新席位,苏北5个市(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轮番推介,奈何“列席旁听”的身份始终没有改变。直到今年9月《指导意见》下发,开宗明义“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才将“长三角”的扩容落了实。
然而,在这个时候成为长三角的一员,首先意味着在全球经济严寒中共患难,共担“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区域”的责任,而非享受便利。对此,“新成员”们想得很明白,也早已做好了准备。
“现在的苏北,不是过去的概念了。”徐鸣侃侃而谈: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苏北已经具备了加快崛起、全面振兴的条件和基础。今年5月正式通车的苏通大桥,将苏北地区的盐城、连云港与苏南及上海的空间距离缩短到5个小时之内。2007年,苏北地区生产总值达4976.23亿元,人均GDP为16263元,分别是2002年的3.5倍和3.38倍。
苏北,特别是苏北沿海地区,闪耀着长三角的新希望。《指导意见》中专门指出,“加快连云港、温州等发展潜力较大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江苏沿海、东陇海沿线、浙江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发展。”9月28日,连云港市代市长徐一平在上海接受了记者采访,表现出了机遇当前的欣喜与冷静:“国务院的‘点名’要求,对连云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连云港进入长三角的‘大门’,获得行政上的划分,这固然可喜,但是更需要市场的认可。长三角一体化是基于市场经济原则的一体化,是激励各地加快发展的一体化。”
新“人格”:自主解决问题
《指导意见》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要坚持率先发展,加强周边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强化服务和辐射功能,并且明确,“尽快建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和浙江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目前,长江港口集装箱总量中的60%左右需要通过上海港中转,然而,航行于“黄金水道”的江船不能从长江的各个港口直接到达洋山港,导致洋山港的货物基本都要走陆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内河航运联动发展,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推动江海直达联运,大力发展水水中转,显得十分迫切。”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张维竞提出。
9月26日,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公室组织上海市建交委、上海市港口局、上海市经委和上海市口岸办有关处室,以及港务集团、长发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举办了“长江黄金水道开发与长江流域产业合作研讨会”。这是一场让人坐不住的研讨会,参会人员从工作实际出发,提出了当前长江物流遇到的主要问题,为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出切实乃至于紧迫的建议。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沈晓苏提出,要加强与长三角和长江沿线省市政府部门在规划、市场、安全、信息等方面的合作,大力推动建立高效快捷、结构优化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水水中转”、“江轮进海”、“江海直达”。
上海市港口局副局长朱建华进一步提出:研究制订针对长江干线集装箱班轮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与长江沿线城市和港口共同合作,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推进长江流域的大通关进程。
不需要行政指令,完全出于一体化的责任使然,长三角的未来发展呈现出自主推动和协调合作的成熟之路。本报记者吴越
TAG: 东方网-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