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佛山如何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林元和点题———
前提解放思想
核心产业转型升级
亮点粤港澳合作
重点广佛同城
本报讯“深化《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佛山定位的认识,需要更宽阔的视野。”昨日上午,在市政府大礼堂举行的佛山市学习贯彻《纲要》动员大会上,佛山市委书记林元和建议在座的1000多名全市副处以上干部以及大型企业代表“要不断地提高认识水平”。在昨天的大会上,五区区委书记也就各区落实《纲要》精神,推动区域发展作了报告,佛山市市长陈云贤也就《纲要》精神发表看法。
“落实《纲要》精神,前提是解放思想,核心是产业转型升级,亮点是粤港澳合作,重点是广佛同城,关键是领导干部。”林元和说。他认为“首先要弄清楚《纲要》对佛山定位的认识”,《纲要》提出“强化广佛同城效应,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对此,林元和提醒与会者广佛先有“同城效应”,才能“携领珠江三角洲”。
而对于《纲要》到底哪些内容与佛山相关,林元和指示,凡是《纲要》提到的佛山的事,都是佛山的事;凡是《纲要》里提到珠三角发展方向的能涉及到佛山的事,也都是佛山的事。他举例,《纲要》里提出珠三角要打造世界制造业基地,服务业产业积聚地,尽管都没有直接点名佛山,但这就都与佛山密切相关。
“《纲要》9次对佛山直接点题,这将促进佛山经济社会发展。”陈云贤表示。他认为《纲要》带来“5个有利于”: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加快广佛同城化进程,全力打造广佛都市圈;有利于全面融入珠三角地区发展,主动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继续解放思想,为改革开放探索更多新鲜经验;有利于营造更为和谐的发展环境,夯实发展基础和提升城市“软实力”。
那么《纲要》将为佛山五区带来哪些契机?在动员会上,各区负责人畅谈了各自发展方向,禅城将努力建设独具特色、富有魅力、颇有实力的“广佛都市圈第二核心”;地处广佛之间的南海将努力成为广佛同城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受益者;顺德区将主动对接广佛同城化与珠三角基础设施与经济一体化的布局,将于今年上半年全面实施一城三片区的战略部署;三水以新产业、大产业、龙头产业带动发展;而高明也将由此前的珠三角边缘地区,转而成为珠三角的中心地区之一。
●禅城
市委常委、禅城区委书记梁毅民:
打造
“广佛都市圈第二核心”
“佛山历来是改革发展出成果的地方,更应以创新为突破口,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佛山市委常委、禅城区委书记梁毅民认为,贯彻落实《纲要》,要以解决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的问题为切入点。
“充分发挥禅城在广佛同城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突出自身优势,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硬对接’的同时,更加注重产业、文化、环境发展合作‘软对接’,以发展促融合,以特色增优势,以实力谋地位,努力建设独具特色、富有魅力、颇有实力的‘广佛都市圈第二核心’。”梁毅民说。
科学发展是贯穿《纲要》的基本要求,也是禅城近年来实施“精品发展”的方向指针。据悉,禅城将对照《纲要》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产业集聚、内涵提升、和谐发展的科学新路,着力做到“四个不动摇”:一是坚持精品发展不动摇,依托“精品团队”,打造“精品服务”,发展“精品经济、精神城市、精品文化”,全方位建设“精品禅城”。二是坚持优化结构不动摇,加强陶瓷、整染、童服等传统低端污染环节整治,以“专、精、特、优、新”为切入点,推动产业实现高端化发展。三是坚持项目引领不动摇,加快推进“岭南天地”、汾江河整治、南庄生态改造、佛山陶瓷文化公园等项目,带动区域全面协调发展。四是坚持环境再造不动摇,以生态、交通、文化、民生为突破口,努力打造与“广佛都市圈第二核心”地位相匹配的人文与经济环境。
●南海
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李贻伟:
《纲要》给南海“壮胆”
鼓励先行探索
“对于《纲要》的实施,我深深地感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你不尊重机会,机会也不会尊重你。”在昨日的会议上,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李贻伟表示,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特别是广佛同城化,将给南海带来许多机遇,而《纲要》实际上是给南海“壮胆”,鼓励先行探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珠三角的一体化发展肯定了佛山乃至南海这几年所走的路子”。对于如何在南海落实《纲要》,李贻伟显得信心满满。他表示,从前几年佛山提出行政区划调整、一环成功通车以来,佛山的资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化整合,各方面取得长远的发展,以南海为例,目前已经超过了《纲要》所提出的人均GDP达到3.5万元的标准,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对于落实《纲要》的思想,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了充分的基础。
对于即将迎来的“机遇”,李贻伟概括为三个方面:行政、经济、民生。他指出,《纲要》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和竞争平台,一方面是给了珠三角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先行先试的特权,另一方面也最大程度地消除了珠三角内部的发展阻力。
据李贻伟介绍,在行政上,南海将进一步探索包括城乡一体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产业提升的改革等问题。而在经济上,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有利于鼓励经济要素更加充分地流动、集中,减少了阻力。他举例说,目前在广东省内有好几个地方准备发展金融产业,而在《纲要》之后,广东省里明确表态将支持南海的发展。据悉,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南海金融高新区目前发展态势顺利,下一步还有数个新项目准备入驻。
可以预见的是,地处广佛之间的南海,必将是广佛同城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受益者。事实上这也是南海人对此次《纲要》中最关心的内容。李贻伟表示,同城化带来交流,交流带来的是双赢,两地的老百姓和企业都可以从资源共享中受惠。
●顺德
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刘海:
“一城三片区”
提升城市竞争力
“《纲要》的颁布是对广东新一轮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强大的引擎动力,将引领广东走向一个新的台阶。”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刘海表示,而顺德将首先要明确自身的作为,要根据自身情况抢占先机,将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谋划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真正把顺德的发展融入到珠三角一体化和广佛同城化的规划中。
“在落实纲要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在重要领域与关键环节中率先取得突破。”刘海表示,顺德要参与珠三角地区的改革与发展,在干部群众中进一步学习纲要,领会纲要所提出的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精神,通过在发展中的定向思维,要跳出顺德看顺德,跳出顺德讲顺德。在具体做法中,刘海表示,将根据发展的客观环境与珠三角一体化的实质目标,重新修订与制定顺德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主动对接广佛同城化与珠三角基础设施与经济一体化的布局,将于今年上半年全部实施一城三片区的战略部署。
据介绍,一城三片区首先将顺德外围中心城区,东部、北部、南部三块功能片区,加快以大良、容桂、伦教为核心的中心城区与多个创新发展区的建设,形成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东部片区主要是陈村、北胺、伦教、大良为片区,面向广州、番禺,以太澳高速公路,广珠轻轨、广州新火车站为依托,主动接受广州的辐射,与广州错位发展,实行优二进三,打造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地,培养新兴产业的高端发展核心区,建设宜居宜商的岭南水乡城市;北部片区主要是龙江、乐从为基地,融入禅桂中心组团,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商务物流,使之成为佛山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南部片区主要指勒流、杏坛、均安,将依托佛山一环南沿线,打通江门的交通道路,依托杏坛打造优良制造业与新兴产业的制造基地,使之形成顺德经济增长的新区域。
同时,顺德将全面整治、提升顺德的内外交通网络,打造与珠三角一体化目标吻合的、四通八达区内交通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另外,制定社会事业发展的目标体系,争取率先建立和谐一致的行政管理体系。
●高明
高明区委副书记黄坚:
高明变成
珠三角中心地区
在昨日会上,代表高明区发言的该区区委副书记黄坚表示,《纲要》的实施将为高明带来重大发展机遇,该区将由此前的珠三角边缘地区,转而成为珠三角的中心地区之一,区位优势凸显。下阶段,全区将以优化提升环境为根本,以项目引进落实为核心,完善该区综合发展环境不够完善的问题。
高明要落实好《纲要》,关键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找准主攻方向,解决好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的问题。他说,当前高明最紧迫需要解决的是综合发展环境不够完善,并由此而导致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的问题。综合发展环境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交通基础建设较为滞后,尤其是连接广佛都市圈的路网建设远落后于市内其它各区;城市配套设施较为滞后,包括供水供电、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基础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同时,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效率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为明显,亟待进一步提升。
针对这些问题,该区在贯彻落实《纲要》的过程中,将以优化提升环境为根本,以项目引进落实为核心,集中精力和资源进行攻关,力争在若干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下阶段,高明将抓住《纲要》大力推进珠三角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机遇,强化交通建设。包括确保广明高速高明段在今年上半年通车,加快启动其西延线工程;确保江肇高速高明段加快推进;等等。
同时,强化城市建设,全力推进西江新城开发建设;推进沿江路以东区域、三洲旧区和旧汽车客运站改造三项工程;加快推进不开发区规划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分级控制和区域统筹的生态补偿机制。
●三水
三水区委书记宋德平:
以新产业、大产业、
龙头产业带动发展
继全省加快珠三角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珠三角首个万亩大湖云东海湖北湖蓄水后,三水将继续用好《纲要》这把“尚方宝剑”,做好“新产业、新面貌”两篇文章,打好“生态三水、时尚三水,饮料之乡、长寿之乡”四张牌。这是记者从昨日全市学习贯彻《纲要》动员大会上上获悉的。
宋德平介绍,当前,三水的产业构成仍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当前制约三水科学发展“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的深层次问题是: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发展滞后。
怎样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宋德平认为《纲要》为三水指明了方向。他分析,“比如,《纲要》提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这些都是三水今后的方向。”
“最主要的,三水必须以新产业、大产业、龙头产业带动发展,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脱颖而出,展现新面貌。”他强调。
如何发展“新产业”?宋德平提出,将积极抓好融资,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将突出产业招商,继续抓好招商选资和项目落实;将切实加强服务,进一步构建政府、企业、商业银行、担保机构、保险公司多方合作机制、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在城市新面貌上,宋德平提出,将抓住广佛同城化机遇,抓好节约集约用地,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加快推进白金三期、西乐公路、塘西一二期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绿地三水”为载体,今年将投入1.5亿元,新增绿地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力争创建成为省林业生态区。
编辑统筹郭其龙
采写统筹本报记者黄琪晨
撰稿本报记者黄琪晨龚晶黄文钰陈芷伊喻淑琴林焕辉
通讯员王鹰黄猛高
TAG: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