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20日讯(记者 梁建东 实习生 王锐)一条原本出现裂缝、坑槽明显的路面,一夜间就能焕然一新。近期,太原市建管委将对滨河西路(柴村桥—胜利桥)、长风街、并州路等路段实施微表处工程,使用这种新技术,施工1小时后便可开放交通,而成本是常用沥青路面养护方法的一半。
太原市建管委相关人士表示,微表处道路养护技术是去年太原市在城市道路养护中引入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是高速公路在养护中普遍采用的一项技术,目前在国内城市道路养护中还较为罕见。根据以往的经验,高速公路的路面经过“微表处”技术维修后,寿命可以延长3年。
微表处工程的显著特点是封层效果良,有效防止路表水的下渗;能一定程度上修复路面车辙;施工后1小时便可开放交通,施工温度要求不高,也可进行夜间施工;有利于环境保护。
今年,太原市将微表处工程列为年度十大城建目标之一。目的在于推迟路面大修改造,最大限度恢复路面使用功能和延长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同时节省建设资金。
相关链接:微表处
微表处是采用专用的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设计配合比拌,合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上,并很快开放交通的、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能的薄层罩面技术。
TAG: 山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