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随着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一声令下,东莞轨道交通R2线起点站暨石龙火车站新站同时破土动工。同一天,位于常平镇的东莞火车东站站前广场改扩建工程也正式动工。这是东莞铁路史上的两件大事,意味着东莞铁路运输的格局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
按照规划,石龙新火车站将主要承担解决广、莞、深三城之间的短途旅客,而常平镇的东莞火车东站将继续承担着大京九方向跨省的长途客流。
按照“广深铁路的城际铁路为主、兼顾部分长途旅客列车,预留开行始发、终到长途旅客列车”的功能定位,石龙新火车站将主要承担东莞往广州、深圳、香港方向的短途客运,并将会在站内设置口岸,届时将可以由石龙直接乘车去香港。
石龙新火车站:
下火车后不在“东莞”,书记很尴尬
“我第一次坐火车在东莞火车东站下车后,以为常平就是东莞的城区,但足足坐了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才赶到公司报到……当时我还在电话上怪老乡不讲情面,不来火车站接我,害我被公交车卖‘猪仔’了……”来自江西吉安的新莞人涂明,谈起自己对东莞的第一印象时,总忘不了最初误把常平当东莞的尴尬。
“很多人在东莞站下火车都以为来到了东莞(市区),谁知道却还在常平。还要再坐很久的车才能来到东莞(市区)”,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日前向记者讲述了这样的尴尬事,“在市区附近建一座新的、交通方便的火车站势在必行”。刘志庚说,大家都希望火车站能离市区近一点,因此为了改变大家对东莞的印象,有必要建立新的火车站。”
将建广深线上的城际快速车站
刘志庚说,石龙老火车站有上百年的历史,对石龙乃至东莞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年代太长,站台太小,也要进行改造。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最终决定在石龙建立新的火车站。
据了解,石龙新火车站位于石龙镇与茶山镇交界处,按照规划,新站同时也作为东莞轻轨R2线的起点站,新站占地14万平方米,预算总投资8亿元。新站地表层用作火车站,地下设R2线首站,两条线上的客人可以在石龙新火车站实现零换乘,将建成广深铁路、轻轨、公路互通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按照“广深铁路的城际铁路为主、兼顾部分长途旅客列车,预留开行始发、终到长途旅客列车”的功能定位,石龙新火车站将主要承担东莞往广州、深圳、香港方向的短途客运,并将会在站内设置口岸,届时将可以由石龙直接乘车去往香港。
穗莞深三地“半小时生活圈”
据介绍,石龙新火车站预计在2011年,也就是旧石龙火车站100周年时建成投入使用。届时,东莞市民从石龙换乘广深线的和谐号列车,20分钟就可以抵达广州天河,30分钟便可直达深圳罗湖。而在东莞轻轨R2线建成后,从东莞市区的会展中心站到石龙新火车站只要12分钟,再换乘广深线城际列车,这样从东莞城区中心到广州天河整个过程只需40分钟,50分钟便可直达深圳,非常方便,这吸引很大一部分东莞市区的市民前往石龙换乘广深列车到广州、深圳。
这也将成为东莞中心城区与广州中心区、深圳中心区之间的快速通道,真正形成穗莞深三地“半小时生活圈”。
新站日客流量将达20万人次
目前,石龙火车站平均每天发送旅客8000人次,高峰时可达15000人次。新站建成后,石龙站发送旅客的能力将大幅度提高,近期规模设计为每年1000万人次,相当于每日3万人次,远期设计规模为2000万人次。
据介绍,新建成的石龙新火车站,站台长度最多可容许16节车厢的旅客同时上落站台。 石龙镇委书记冼周恩透露,以后根据需要,将进一步扩建新站的站台长度,入站的车厢数量能加到18节,届时石龙新火车站的客流量可以再增加10万,也就是每日客流量将会达到20万人次。
市民:
一天来回三趟广州没问题
刘先生是石龙镇一家广告公司的员工,因为业务关系经常要在广州、深圳之间来回跑,自从广深铁路和谐号投入使用后,他说:“以前坐车要一个多小时,现在20分钟就可以到广州天河,一天来回三趟都没问题。”
严叔是东莞中学的一名退休老教师,在莞城老街居住了近50年,他说,以前去广州都是坐汽车过去的,因为石龙火车站、常平火车离东莞市区太远,坐个公交车都要一个小时,“R2线建成后,去石龙坐火车只要10多分钟,再加上去广州20分钟左右,最快40分钟就可以到广州,如果身体好,一定会带老伴坐火车到广州去逛街……”
常平火车站:
和谐号五分钟一趟往广深
石龙新火车站的定位是“以广深铁路的城际铁路为主”,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广深线东莞境内功能最完善、客车对数最多、旅客发送量最大、能够直接服务于东莞中心城区的车站,它主要承担了东莞往广州、深圳、香港和惠州方向的短途客运。
有了这样的定位,石龙新火车站建成后,常平火车站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对于这一问题,刘志庚日前明确表示,将来坐火车来东莞的大部分客流会转到石龙新火车站,但常平火车站也会保留前往山区片的客源,以及大京九方向的客流,“将来更多的人会集中在石龙出行,但不会关闭常平火车站。”刘志庚说。
“从5月1日起,东莞站每五分钟就会有一列和谐号开往广州或者深圳。”东莞火车站客运主任余君辉说,目前到发该站的和谐号列车已达到196趟,平均每五分钟一趟,广深线上基本实现了“站站停”的公交化交通,市民从常平乘坐“和谐号”,20分钟可到深圳,30分钟可到广州,有时比到东莞的其他镇区还方便了。
余君辉表示,由于石龙新火车站还要两年才能建好,只有到时才能真正看出变化,所以目前很难预计以后对常平这边客流的影响,“石龙周边以及东莞市区附近的市民肯定会就近选择在那里坐车,但是常平周边镇的市民去广州、深圳自然也会到这边坐车。” 余君辉说,东莞站目前还有少量发往湖南方向的长途车,因此客流也不会少。
常平火车站近期目标是要打造国内一流的等候式大站,远期目标是打造以交通换乘为主导,集铁路客货运、地铁、公交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
常平火车站:
客流承载极限将大大缓解
东莞火车东站地处常平镇东部,位于京九线和广深线的交汇处,是大京九铁路唯一在东莞经停的车站,目前始发和途经的长途旅客列车54对,年进出旅客近千万人次,春运最高峰期间日发送量达到9万人次。
在东莞这样一个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地区,这么大的客流量也是东莞东火车站当初的设计者们所始料未及的。事实上,早在3年前,东站站前广场接送客流量已突破极限。
据铁路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在2006年春运期间,东站共接送旅客209.4万人次,而广场面积仅是两个足球场大小,这一场地狭小的“瓶颈”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广场拥挤不堪,春运压力骤增。
“市委市政府在当年春节过后的第一次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上,专门作出了对东站进行升级改造的决定,并将东站升级工程列为市级重大建设项目。”常平镇委书记梁海卫介绍说。
整整运作了三年,这一项目终于在本月正式动工了。据悉,经过这次改扩建后,东莞火车东站将建成珠三角出省重要通道,仅站前广场面积就会增加3倍,春运整体运能可以提升到百万人次,比以前足足增加了一倍。
是交通枢纽还是商贸中心
据梁海卫介绍,东莞东站站前广场改扩建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促成莞惠城际铁路、市内轨道R3线、东莞东部汽车枢纽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在东站区域的无缝对接,“最终形成一个以东莞东站为核心的完善的交通换乘接驳系统,即东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区。” 预计整个站前广场改造工程将于2010年春运开始前完工。
“近期目标是要打造国内一流的等候式大站,远期目标是打造以交通换乘为主导,集铁路客货运、地铁、公交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梁海卫介绍说。
而莞惠城际铁路和市内轻轨R3站点的聚焦落实,辐射全城的经济引擎将全面启动,广深1小时生活圈,也会吸引珠三角地区更多的消费人群。“东莞东商贸物流中心的形成已经指日可待!”一位商界人士信心满怀。
据有关人士介绍,已经有很多投资者看好改造扩建后东站周边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这一块商贸区注定会成为一块大家争相蚕食的肥肉。”
东站变脸旅客大呼过瘾
常平镇委书记梁海卫透露,东站未来瞄准的是国内一流的等候式大站,改扩建工程全部完成后,将形成城市的新门户,规划年客流量为1500万人次,解决春运运力百万人次,相比现在的运力将增加一倍,将大大缓解新莞人的“回家难”问题。
得知东莞火车东站在改造扩建后,安徽籍新莞人刘起胜心情十分激动,“如果真像设计图上那样,广场有那么大,候车室有那么宽敞,我们回家真的不用像以前那么遭罪了。”
而一些旅客在了解到东莞要投资20亿元改造站场内外,还要建设广场对面的公共汽车站场、莞惠城际铁路轨道站点、东莞市内轨道R3线站点和周边商贸区时,竟然大呼:“太厉害了,太过瘾了,东站终于要大‘变脸’了!”
轻轨开通
旅客坐火车更方便
据了解,2010年春运开始前,火车东站站前广场改扩建工程完工后,东站广场区域内将实现铁路、轻轨、公交各类交通 “零换乘”。记者在站前广场示意图上看到,改扩建时会在站场北侧增设站前架空平台,上层作为客流进站区连接站房,下层设置公共的营运区,实现以平台换空间,一方面增加人流疏散区和出租车、私家汽车停放区域,另一方面简化客流、车流进出站。“这样设计施工,就不会轻易造成站场交通拥堵。”东莞东站有关负责人解释说。
“在站场地下,还预留有城际轨道站点和市内轻轨站点及出口,可以接驳未来的轨道交通。”梁海卫表示,莞惠城际铁路目前已经率先在常平动工建设,届时旅客乘坐轻轨,不用担心塞车,可以很方便地进入火车站场,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拥挤,或者要排长长的队,一步一步往候车室里挪动了。
梁海卫还透露说,结合东站广场改造,该镇已计划投资超过2亿元在东站站场附近,同步规划建设新的长途汽车总站,并设置空中走廊,实现火车站与汽车站无缝接驳。“以后上下火车,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个空中走廊,前往汽车站或者进火车站坐车了。”新莞人王新忠对东站改造方案中人性化的细节感到很舒心。
TAG: 大洋网-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