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高速集团武隆抢险纪实
为了让更多重型救援器械到达现场,首先得铺路。
去年汶川大地震中,由我市高速集团组织的交通抢险突击一支队出兵神迅,并克服重重困难,以七天时间打通了耿达公路。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山体垮塌事故发生后,正在渝湘高速公路上紧张施工的高速集团交通勇士再次出征,携带设备和人员直奔事故点。他们在建高速、营运高速上开起“生命救援通道”,修起临时机场,展开了一场“不计成本”的生命大救援。
十万火急集队伍
重型设备打首场
“武隆县铁矿乡发生了山体垮塌事故,有80余人被掩埋,请你们立即集合队伍开赴现场,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6月5日下午,正在渝湘高速公路上组织施工的高速集团南方建设分公司、东南分公司领导相继接到集团董事长李祖伟、总经理许仁安的紧急指示,要求以“生命高于一切”的态度,不惜代价、不计成本,火速组织人员和设备开赴事故点,协助开展抢险救援。
时间就是生命!两分公司领导王文广、谢世平等来不及多想,立即上车,边奔赴现场,边通过电话向离灾害现场最近的各施工单位发布命令:不讲条件,立即停工,集合全部人员和大型机械设备,马上奔赴武隆抢险。
各施工标段积极响应,紧急行动。当天傍晚,430人的抢险队伍、15台挖掘机、28台装载机、43台运输车、3皮卡车饮用水和食物,以及一台油罐车全部集结到位。在东南分公司和南方分公司相关领导带领下,风风火火开赴救援现场。高速集团南方分公司总经理王文广说,“我们高速集团派出的挖掘机是首台最先抵达现场的大型抢险设备。”
6日上午,李祖伟、许仁安紧急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传达市委市政府、市交委关于抢险救灾及安全紧急会议的精神,再次就协助抢险救灾工作和近期安全工作进行研究布置。高速集团领导全部进入紧急状态,24小时轮流值班,随时等候调遣。
6日中午,市交委副主任章勇武、高速集团副总经理杜国平抵达武隆,立即组织市公路局、高速集团及下属建设分公司、重庆渝信公司以及渝湘部分施工单位,召开抢险救援紧急会议,要求无论如何要确保所有救援道路畅通。高速集团3名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专家也火速抵达事故现场,协助制定抢险救援方案。
昼夜不休抢通道
两条烂路变通畅
从重庆经武隆到铁矿乡,以前有两条通道,一条是从水江到罗村到铁矿乡,但该路已因山体垮塌阻断,无法到达现场。另一条则是经在建高速红线到白云隧道,再走6公里施工便道到长坝,再沿319线走9公里,最后接22公里乡村道路到铁矿乡。此道路多处不通,特别是已遗弃的施工便道和进铁矿乡的公路,路基垮塌严重,路面坑洼很深,而且异常狭窄。
6日晚,高速公路抢险救援队接到“保障道路畅通”任务后,立即和市公路局共同组建交通抢险队,展开工作。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运输车辆一齐上路,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的大量优质沙石被一车车往救援通道上拉,泥浆被清理,积水被排除,路基被夯实,坑洼被填平。
7日上午,市交委滕宏伟主任赶赴武隆,现场连夜指挥抢险保畅。经过一整夜突击,高速路白云隧道—长坝—铁矿乡的道路终于全面打通、压实、拓宽,同时,30多块安全标识牌也竖在了路边。道路基本达到安全抢险要求。长坝至铁矿乡道路打通后,高速集团道路抢险队伍又转向罗村至铁矿乡公路……
因为连日暴雨冲刷,大量车辆设备昼夜碾压,道路的维护一天不能停止。交通抢险队就如“救火”,一会儿跑这边,一会儿守那边,昼夜奔忙不息。王文广说,渝湘高速年底要通车,工期非常紧,但所有施工单位在救灾面前没讲任何价钱,义无反顾。公司派往现场的几位工程师,也完全变身为了“技术员”,所有事情亲自动手,几天下来,熬得声音嘶哑,眼睛都睁不开,令人十分感动。
据市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至灾害发生以来,交通系统共有400多名施工人员,在24小时不间断地开展施工,到目前已铺碎石1000多方。两条救援通道较为通畅,救援设备和物资运送顺畅。7日下午,市长王鸿举在组织现场救灾时,对市交委领导的救援通道保畅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迎接米-26直升机
临时机场一天建成
用于事故救援的米-26大型运输直升机将飞抵事故现场参与抢险,飞机停哪最合适?8日上午,专家将飞机的临时停机坪选定在水江服务区。因为这里距南川24公里,路平、直,四周山脉不高。同时,有符合飞机起降的近80亩起降坪。
高速集团救援队伍接到在水江服务区修建临时停机坪紧急任务后,李祖伟、许仁安亲临现场指挥。100余施工人员、2台挖掘机、4台装载机、1台汽车吊对场地展开紧急平整。为保证停机坪的宽度,施工人员对水江服务区的中间分隔带进行了填平压实,对高出路基的土石方进行开挖下沉,以避免飞机螺旋桨旋转时带起泥渣,产生不安全隐患。
拆除塔吊和护栏、拔除绿化树木、填平中分带……经过一整天的忙碌,当晚12点,400米的中央隔离带被拆除压实,临时机场基本成型。
6月9日上午,专业人员在验收临时机场时,又称场地右侧14米高的塔吊必须拆除,方能保证直升机起降安全。这意味着堆放在现场的设备、钢筋、水泥、临时工棚、搅拌机等全部要转移。大家又开始动手,一直忙到当晚6点,塔吊等设备才得以拆完。次日,大家用白色塑料膜覆盖浮土,停机坪上涂上白色油漆标志,临时机场建设任务顺利完成,米-26直升机得以进场。第三条救援通道打通。与此同时服务区周边的树木必须进行移栽。由于服务区正在建设中,工地现场堆放有许多机具设备、材料,如钢筋、水泥、临时工棚、搅拌机等,这些全部都得转移“阵地”。
一切为了抢险
“生命通道”开启
汶川大地震中,高速集团第一时间开启“生命通道”,让所有救援车辆安全、快捷通行,为地震救援赢得了时间。武隆地质灾害发生后,高速集团同时第一时间,开启“生命通道”,保障了救援车辆优先通行。
高速集团相关营运、养护人员取消休假、昼夜值班巡逻,确保水武、水界、渝黔三条高速公路畅通。据高速集团中渝营运分公司徐兴兵介绍,公司在人和、北环、四公里、水江、杨公桥、凤中等收费站,开启了抢险救灾专用通道,设置了明显标志,加派了收费人员,实行通道全开。所有抢险救灾车辆免费快速通行。
主城至南川水江是此次“救援主动脉”,该路员工全部停止休假,站长顶到一线。公司在沿线增设标志牌36块,追标96块,路网电子显示牌也打出“注意行车安全”、“禁止超限车上道”等提示内容。8台巡逻车、4台救援车全部上道,24小时巡逻,随时准备排险。从灾害发生至今,“大动脉”一直安全畅通。共免费放行救灾车辆2331车次,免收费5万余元。
在保畅的同时,中渝公司还临时开启水江服务区,向过往救援人员提供食品、药品、矿泉水、休息室、会议室、修车工具等,截至昨日,已向救援人员提供矿泉水2300瓶,方便面75件,提供便民服务1600余次。
记者 冉启虎 摄影报道
网络编辑:甘健
TAG: 华龙网-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