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军万马”汇集的大型建设工地,上海建工以“工地政委”有效凝聚起“多兵团”的战斗力。上海正在建设的世博园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A15高速公路等8个特大型工程项目工地上,都活跃着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工地政委”的党建工作指导员。
近年来,上海建工集团党委已向19个重大工程项目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这些项目在市重点工程立功竞赛中都取得了佳绩,有的还捧回了“金杯”奖。“工地政委”如今十分抢手,有的在一个工程竣工前,就已被新项目“预订”;有的项目部负责人为要到“工地政委”,几次三番跑集团党委。
大型工地党建“总集成”
“工地政委”,是新形势下工地党建工作的新尝试。近年来上海建工集团承建的大型、特大型工程明显增多,加上引进和推行国际通行的总承包方式,原先的“支部建在项目”已难以适应工地党建需要。特大型总承包项目的“兵团式”作战,迫切需要能够担当工地党建“总集成”的“工地政委”。
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从2001年起探索在特大型总承包工程项目中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当年开工的卢浦大桥工程,“工地政委”首次走马上任,负责工地队伍建设、立功竞赛、文明共建、综合治理等工作。
软实力转化为战斗力
“工地政委”抓的是软实力,关键时刻就能化为强大战斗力。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规模亚洲第一,参建人员最多时达1.5万人。去年4月新航站楼12.7米平台施工出现“瓶颈”,预计将耽误工期1个月。“工地政委”丁和建及时发动各参建单位开展“擂台赛”,近3000名农民工全力奋战,提前3天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工地政委”平时做好服务,努力帮助农民工提升素质。虹桥枢纽工程刚开工时配套措施没跟上,许多农民工业余时间无事可做,一些表演低俗节目的江湖团队乘虚而入。丁和建立即联系有关部门赶走“草台班子”,并组织了“四个引进”:万卷图书进工地、百部电影进工地、科普知识进工地、群众文艺进工地。
辰山植物园的“工地政委”马一鸣倡导农民工“少喝一瓶酒、多看一本书”。项目部在工地建起“职工书屋”,筹集了2000余册书籍和1500余本杂志,并订阅了13份报纸。
“大工地”实现“大和谐”
“大工地”如何实现“大和谐”?“工地政委”以党建联建为载体,“用真诚换人心,用行动换民心”,交出了一份份漂亮答卷。
轨道交通10号线邮电新村站基坑与居民楼最近处只有3.5米,开工前居民与工地之间矛盾较为突出。“工地政委”朱志喜携手街道、居民区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活动,探索出“分析在先、预防在先、化解在先”的工作机制,不仅有效缓解了矛盾,而且提前完成节点目标。
辰山植物园项目部实行“三国四方”共建。“三国”是项目部、工地附近的大众国际会议中心和松江消防中队,加上业主即成“四方”。项目部尽力为共建单位解决具体困难,而松江消防中队不仅上门培训消防知识,台风季节还及时为工地排涝;碰到工地断电,大众国际会议中心主动为建设者蒸饭烧菜。
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还带动了团建和工会建设。世博工程项目部青年突击队解决了超大规模基坑、超大土方量施工难题;轨道交通项目部在每个工地成立“工会联席会议”,切实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
本报记者何连弟通讯员章华平
TAG: 东方网-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