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创举 一跨惊世
□本版撰稿 郑巍
本版摄影 戚颢 梁臻杨晓轩
2003年6月8日,SARS还没过去,700多名警察,从早上八九点开始奔赴通往现场的15个路口,当天下午两点半,将举行杭州湾跨海大桥奠基仪式。
没想到,当天清晨5点钟,5公里长的海边,已经聚集了10万人,一位87岁的老奶奶硬是走了20里的路,来到海边。
作为嘉宾,74岁的卢军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是一代又一代人都在做的梦,在我们手中,终于梦圆了。”
1992年,正是他最早撰文提出在杭州湾上造大桥,在当时却被不少人嘲笑为天方夜谭。
大桥通车前夕,当记者找到这位老人时,他谦虚地说:“感谢这个时代,是历史的机缘巧合让我做了一些工作。”
人物名片
林同炎 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加州伯克莱大学土木系教授。他创建的T.YLIN国际公司设计了许多重大工程结构,如台湾的102层大楼、美国著名的Ruck-A-Chuchy大桥等。曾获美国总统颁发的国家科学奖,2003年去世。
李国豪 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桥梁专家。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和宝山钢铁总厂的首席顾问,是我国近代桥梁事业奠基人,曾任上海市政协主席、全国政协常委。2005年去世。
吃小灶的宁波发展为何慢
虽然已经退休,卢军每天上午都会到宁波市发改委的办公室上班,在这里,他依旧从事宁波发展战略的研究。
几年前,卢军提出了“宁波-舟山港”合并方案后被采纳,被誉为两港合并上书“第一人”,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杭州湾大桥的最早提议者之一。
“其实,这个灵感来自于我的经历。” 卢军介绍说,他是慈溪人,上世纪60年代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就回到老家,一直从事宏观经济研究。1982年,国务院成立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后,他是宁波方面的联络员。因此使卢军得以跳出宁波,从长三角的视野审视宁波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1990年、1991年,宁波的发展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卢军说,为此他夜不成寐,一直在苦苦思索。上世纪80年代,国家和省里给了宁波很多优惠政策——综合试点城市、较大的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还成立了宁波建设开发领导小组。“可在吃着‘小灶’的宁波,无论是对资本,还是人才,相比苏州、无锡等长三角其他城市,却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通过对各个城市的研究比较,卢军发现了宁波发展的最大问题——有天时人和却没有地利。宁波只有打破交通制约,主动接受上海辐射,不仅与上海相连,而且要与苏州、嘉兴都连接起来,改变长三角的格局。
于是,一个近乎天方夜谭的想法在卢军脑海里冒了出来:在杭州湾上建一座连接宁波和上海的大通道。
谋划跨越杭州湾的“天方夜谭”
卢军花了两个多月时间,考察了杭州湾沿岸,还对比了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的发展现状,几易其稿,最后写就了一篇题为《建设宁波——上海杭州湾交通通道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论文。
1992年4月,当时的国家计委在南京召开了一次经济发展座谈会,参加对象是长三角和长江沿岸地区8省(市)和计划单列市代表。座谈会上,卢军上交了这篇学术论文。
两个月后,国务院再次在北京召开发展规划会议,会后,《90年代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岸地区发展总体思路》等规划文件出炉。卢军兴奋地发现,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南北沿海公路主干线的思路,其中南线为上海—宁波—福州—汕头—深圳。
不过,当时甬沪通道考虑的还只是“滚装轮渡”的方案,卢军立即在学术论文的基础上,起草了相对详细的方案,讨论建设大桥的可行性。
此后曾任上海市副市长的庄晓天向宁波市政府力荐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引起宁波市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1993年6月,杭州湾跨海大桥终于被列入宁波市决策者的议事日程。1994年4月,宁波委托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工程咨询公司,编制杭州湾交通通道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5年3月到4月,李国豪和林同炎等相继考察杭州湾海域和慈溪滩涂,当年年底,林李公司拿出了预可行性方案,提出了四个桥位方案,经过杭州、北京三地共250多位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深入研究论证,其中1号桥位方案 (乍浦方案)胜出。
一波三折后终于开工兴建
1998年,交通部重做杭州湾大桥方案,后来的参与者借鉴和吸取了林李两人方案的内容。
根据多数专家的意见,省政府一锤定音:宁波先建杭州湾跨海大桥。
据不完全统计,围绕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先后组织了国内外600多位经济、社会、自然、工程、环境等多学科专家,对杭州湾大桥的《预可报告》、《工可报告》及50多项专题研究报告,进行了60多次研讨、论证和评估,前期花费一亿多元。
2003年,大桥开工了,卢军参加了开工典礼。他回忆,那天10万人站在大海边,虽然海风一吹,工地上的灰土让人睁不开眼,可每个人都像过节一样高兴,他们有序地站着,又有序地撤走,走的时候,有人用矿泉水瓶装走了工地上的黄泥,好象把大桥装进了矿泉水瓶带回了家。
TAG: 今日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