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视频| 路桥隧交流论坛| 站点地图|
首页| 文库| 博客| 图库| 视频| 网摘| 路桥隧交流|
  • 行业资讯
  • 路基路面
  • 桥梁涵洞
  • 隧道工程
  • 测量绘图
  • 学术论文
  • 施组方案
  • 试验质检
  • 内业资料
  • 安全环保
网站公告: 网站新建QQ交流群 路桥吾爱第五版更新. 把QQ空间或其他博客.

您的位置: 路桥吾爱 >> 文库 >> 行业资讯 >> 交通新闻 >> 查看资讯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次生灾害十年才能停”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08-5-23 07:40  作者: 网友搜集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查看: 595次 评论: 0条 好评: 0分

  

“次生灾害十年才能停”
18日下午,青川关庄镇,地震将该镇红光乡的5个村民小组摧毁,并形成高悬的堰塞湖,形势严峻,村民已紧急转运撤离。本报记者徐文阁摄
“次生灾害十年才能停”
青川附近山上的河流被山泥压住形成多个围堰,随时有坍塌的危险,不断流下的泥水令河流变得越来越湍急浑浊。本报记者钟锐钧摄

   危险区密密麻麻

  5月14日,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称山地所)向四川省政府请示赴灾区调查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同时向四川省政府救灾办公室建议:启用飞机对大地震形成的堰塞湖监测,随时准备对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堰塞湖进行爆破。

  两天后,山地所向中科院和四川省提出了《北川县震后遥感解释及滑坡堵江分析报告》。第二天,6位专家飞赴北京,参加科技部的会议,商讨治理次生地质灾害的对策。

  16日,成都地调中心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室主任郑万模等专家从成都出发,在绕过雅安、泸定、丹巴、马尔康,一路艰险于三天后赶到茂县。“一路上经过了多处滑坡地区,道路非常难走。”在茂县,郑万模等专家察看了4处泥石流沟。“一旦发生泥石流,茂县县城将被毁掉一半。”

  “这个地区本来就是地质脆弱、危险地区。”山地所博导、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滑坡专委会主任乔建平认为,像郑万模见到的滑坡、泥石流地带,在茂县至映秀一带有超过两亿立方米的危险区域。“我判断四川省内地震影响区域可能有2万-3万处危险区域,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都江堰-汶川的公路两侧已经是密密麻麻了。”在以往的记录中,造成灾害的泥石流沟已达501条。

  山地所派往震区的专家在经过考察后,形成了一份考察报告。该报告认为,据不完全统计,地震诱发了千余处大型滑坡崩塌,阻碍了交通、砸毁车辆、掩埋城镇和村庄、阻断河流等。

  更危险的雨季即将到来

  21日,郑万模等地调专家前往1933年大地震形成的叠溪海子进行了考察。“我们担心海子下泻影响到茂县县城安全。”他们在那里看到有一些崩塌,但还算完好,暂不会构成危险。

  但是,雨季即将来临,这是乔建平最为担心的。“当年叠溪海子就是在震后45天,降水量增大,突然形成百多米高的水龙下冲到都江堰。”他对此不无忧心。

  乔建平担心的是滑坡、山体崩塌堵塞水道形成的堰塞湖。“22日公布了34个堰塞湖,一个湖就是一次滑坡的结果。”他的办公室里放了许多张1:35万的汶川大地震震中区域地图,每一天都要更新一张,上面的泥石流、滑坡、堰塞湖标注的红点一天天增加着。

  山地所的专家正在对多处堰塞湖进行评价分析,每天都有人跟踪。5月21日,山地所做出一份报告,对当时已经发现的24个堰塞湖进行了初步分析后认为,至少有6个湖处于高度危险的状态。

  该报告认为,处于危险状态的堰塞湖是具有中等流域面积(300-5000平方公里)的滑坡堆积体,河流流域面积较大,但目前水量并不大。6个高危险的堰塞湖分别是北川县境内的唐家山、苦竹坝、新街村、白果村、县城下游2.5公里处共5个,还有青川县境内靠近前进乡的一个。

  17日,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的堰塞湖已经溢流。16日,山地所通过遥感影像与震前影像对比,发现茂县凤仪镇以北4公里处和6公里处出现异常,类似山体滑移堵塞岷江。

  山地所认为,北川县城11.5公里处漩坪和唐家山两个堰塞湖是最危险的灾害点,溃坝后将直接冲毁下游几个堰塞湖,应准备人工爆破。

  随着堰塞湖数量的增加,处于高危险状态的湖也在增加中。“如果在一场暴雨后,形成的洪水峰高量大,连续几次洪水就可能超出堰塞湖的库容,发生漫坝溃决,需要尽早采取监控和排险措施。”乔建平担心,一旦雨季到来,不但会使堰塞湖处于高危状态,也将使地震造成的脆弱地段形成滑坡和泥石流。

  山地所的考察报告也分析了雨季到来后可能发生的次生地质灾害。“由于地震荷载的多次往复作用,部分山体后缘出现裂缝。这些不稳定边坡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失稳,形成更多的滑坡崩塌。”同时,泥石流也将因雨季的到来而频仍。

   恢复到震前可能要数十年

  研究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年的乔建平感慨于这次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这次地震把中国数十年来发生的地质灾害囊括了,这是最厉害的一次。”

  “那里生态和地质环境非常脆弱,我估计要恢复到震前的道路水平,至少要5年。”乔建平说。郑万模的观点与其有相似之处。“公路可能不太好修复了,因为经过的路段多是千枚岩,易破碎、滑动。”郑在亲身穿越了地震毁坏后的道路后感言。

  山地所已经在着手为震后重建向四川省提出作为研究机构的看法,他们正在做包括北川县城在内的震区乡村和城镇的重建设想。

  他们提出了把公路作为防灾持久使用列为首位,力避潜在的灾害危险区,对靠山切坡脚走沿河线或长隧洞穿越,吸收瑞士阿尔卑斯山公路经验。

  “大致以摩托车半小时通达乡以上等级公路为准(15公里),将地震灾害山区分为就地重建和地震移民区。对于无法重建的城镇,可以考虑在其他低山地区异地重建,采取平山造地工程,人工开发出山区小平原。这样的工程可以根本消除未来山地灾害的危险。”山地所在5月19日的一份建议中认为,国家可收回震区的农民耕地,进行自然修复生态植被。

  “即使进行评估后,在可以重新安置灾民的地区,也要对建筑按照烈度11度修建房屋,原来的房屋烈度级别都太低了。”乔建平说。

  已经、正在或将要发生的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乔建平认为至少要十年才能逐步停止下来。“山体要垮到自然休止为止,一直到自己能够撑稳,山体才能稳定下来。”

  只有在山体稳定后,生态环境才能逐步恢复。“这个过程将更长,可能要数十年后才能恢复到震前水平。”乔建平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岷江河谷原本属于干旱河谷,“日本和中国都在那里种过树,可有些树在数十年后还是一点点高。”

  他不乐观的另一个原因是,现在还无法评估地震对这一区域的气候条件是否带来影响。借助人的力量恢复起来也很难,加之以后灾民重新进入将更难。“封山,不要开挖,任何力量都不要对已经严重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进行干预。”

  乔建平说,现在还没有详细对震区的地质条件考察,只有在深入调查研究后,才能做出详细的治理方案。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鲍小东 喻尘 卢斌 贺信 杨传敏 钟跃东 周皓 周筱赟


Google


TAG: 南方都市报
 
-5 -3 -1 - +1 +3 +5

评分:0

发表评论

【声明】 路桥吾爱刊载的资讯及其他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分享 并且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路桥吾爱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马上进行重新整理!

信息搜索 便民服务

  • 标题:
  • 分类:

最近更新

  •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
  • 粤赣高速河源段匝道断裂 多辆大卡车坠落(图)
  • 成都隧道发生疑似瓦斯爆炸 致22人受伤 一人死亡(图)
  • 【重磅】2014年度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市政合格标准降为88
  • 湖南路桥“变身”国有独资企业 开启发展新篇章
  • 揭秘“有证一族”:屌丝5年拿3职业证 8年买2套房
  • 晋济高速山西段隧道燃爆事故共致31死9失踪(图)
  • 公安部公布十大危险路段 建设设计单位也应吸取教训
  • 名扬松花江--记中铁十三局集团四公司优秀项目经理常亮
  •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通车不足一年垮塌(图)

本月热点

相关阅读

  • 高考两大类考生分开考
  • 滇商首投五亿建玉器街
  • 珠海“命运工程”复工
  • 固话升“8”有容乃大
  • 沙船一撞 九江桥塌
  • 地铁通 广佛同城
  • 一环伟业黄金走廊
  • 广佛新干线是否收费未定
  • 东部路网拓宽计划启动
  • “改革风险处处有 但是我义无反顾”

赞 助 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加入【路桥吾爱-lq52.com】QQ群 | 交流论坛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空间列表 | 站点存档 | 手机访问 |

路桥吾爱 2001-2012 湘ICP备14001154号